1. 难度:简单 | |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不间断文明的古国,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曾一度领先与世界,在物理方面更是取得了不少令人称道的成就,下列记载反映的物理现象或规律错误的是( ) A. 王充《论衡》曰:“盖望远物者,动若不动,行若不行,何以验之?”反映处运动的性对性原理。 B. 东汉科学家张衡提出了“近天则迟,远天则速。”(所谓天,是指设想中的天球壁)的行星运动规律的思想,定性地描述行星运动的快慢和行星到运转中心的距离的关系。这一发现比开普勒提出的行星运动三定律早1500年。 C. 《墨经》中说:“力,形之所以奋也。”这里“形”指物体,“奋”值运动快慢,这句话反映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一想法比伽利略早1800之久。 D. 东汉的王充在《论衡》中阐述了“顿牟辍芥”的现象(即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轻小物体)这个现象即物理学上的摩擦起电,这是世界上最早关于电知识的记载。
|
2. 难度:中等 | |
质量均为m的两物块A和B之间连接着一个轻质弹簧,其劲度系数为k,现将物块A、B放在水平地面上一斜面的等高处,如图所示,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且物体与斜面均能保持静止,已知斜面的倾角为,两物块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面和水平地面间一定有静摩擦力 B、斜面对A、B组成的系统的静摩擦了大于 C、若将弹簧拿掉,物块有可能发生滑动 D、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
|
3. 难度:简单 | |
在水平面上静止地放一足够长的长木板N,将一铁块M放在长木板上,在长木板的右端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拉力的大小由零逐渐增大。已知铁块的质量为、长木板的质量为m,铁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长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且满足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则( ) A. 如果外力,则铁块与长木板静止在水平面上不动 B. 如果外力,则铁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C. 如果外力,则铁块与长木板之间有相对运动 D. 在逐渐增大外力F的过程中,铁块加速度的最大值大于
|
4. 难度:简单 | |
有一静电场,其电势随x坐标的改变而改变,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若将一带负电粒子(重力不计)从坐标原点O由静止释放,电场中P、Q两点的坐标分别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粒子将沿x轴正方向一直向前运动 B、粒子在P点与Q点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粒子经过P点与Q点时,动能相等 D、粒子经过P点与Q点时,电场力做功的功率相等
|
5.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为一交流发电机的原理示意图,其中矩形线圈abcd的边长,,匝数为n,线圈的总电阻为,线圈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匀速转动,角速度为。线圈两端通过电刷e、f与阻值为R的定值电阻连接,从线圈经过中性面开始计时,则( ) A、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为 B、线圈值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函数表达式为 C、经过周期时间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为 D、此发动机在上述工作状态下的输出功率为
|
6. 难度:中等 | |
某次军事演习中,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调动海洋、风云、高分、遥感4个型号近10颗卫星,为地面军事演习提供技术支持。特别是“高分一号”突破了空间分辨率、、多光谱与大覆盖面积相结合的大量关键技术。如图为“高分一号”与北斗导航系统两颗卫星在空中某一面内运动的示意图。“北斗”系统中两颗卫星“”和“”以及“高分一号”均可认为绕地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和“”为同步卫星,某时刻两颗同步卫星分别位于轨道上的A、B两位置,“高分一号”在C位置。若卫星均顺时针运行,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同步卫星“”和“”的轨道半径大小相等,均为36000千米 B、如果有3颗同步卫星均匀分布,其通讯范围就可以覆盖地球南北纬55度的区域 C、卫星“”由位置A运动到位置B所需要的时间为6小时 D、“高分一号”卫星所在高度有稀薄气体,其运行后,高度会降低,机械能回减小
|
7.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B为半径为R的竖直光滑圆轨道的左端点,它和圆心O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在圆轨道左侧的A点以水平速度被抛出,恰好沿B点的切线方向进入圆轨道,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从A运动到B的时间 B、A、B之间的距离 C、小球运动到B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 D、小球运动到竖直圆轨道的最低点时,圆轨道对它的支持力
|
8. 难度:困难 | |
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向abcd,它是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横截面的边界线。一带电粒子从ad边的中点O垂直于磁场方向射入其速度方向与ad边成角,如图,已知该带电粒子所带电荷量为质量为m,重力不计,则( ) A、粒子恰好不从cd边射出,轨道半径最大值为 B、粒子从ab边射出区域的最大长度为 C、粒子恰好没有从ab边射出,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飞行的时间为 D、带电粒子从ad边射出,粒子入射时的最大速度为
|
9. 难度:简单 | |||||
(1)为探究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形变在弹性限度之内),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图如下: 第一步,调节弹簧与力传感器和滑块连接点位置,使弹簧与气垫导轨平行。 第二步,调节气垫导轨处于水平。调节气垫导轨的螺钉,若 ,则表示气垫导轨已经调整水平。并记录此时滑块的位置。 第三步,把沙桶和滑块通过快过定滑轮的细线链接起来,调节滑轮高低使得细线与导轨平行。 第四步,往沙桶里加入适量的细沙,记录滑块静止时的位置及力传感器的示数。 第五步,重复第四步实验多次,依次记录滑块的位置、……及相应的力传感器的示数、……。 第六步,在坐标纸上作出F与图像,如上图,则可得结论: 。 图像不过原点的可能原因是: ;若纵截距值很小可忽略,则有图像知滑块从位置运动到位置过程中滑块对弹簧做的功: (用、、表示)。 (2)在上述基础之上,乙同学也想用上述装置研究弹簧、滑块、沙桶和沙组成的系统机械能是否守恒,他进行了如下操作。在沙桶中加入适量的沙子,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然后用手托住沙桶沿竖直方向运动,使滑块恰好回到(已知)位置,放手后,沙桶下落。该同学为了完成本实验,下列必需的操作是:
|
10. 难度:简单 | |
某同学为了准确的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进行了如下探究: Ⅰ、误差分析:课本上设计电路图如下图所示,事实上电表为非理想表,上述的 测量值存在着一定误差,此误差属于 (填“系统误差”或“偶然误差”) Ⅱ、该同学分析上述误差是电压表有分流作用引起,且无法通过更换电表来消除这种误差。该同学通过实验原理的改进,设计如上图所示实验电路图,步骤如下: (1)闭合开关S,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可以使电流表G的示数为0,则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则流过电源的电流为 ,电源的路端电压为 。 (2)再次调节、,使电流表G的示数为0,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流过电源的电流为,电源的路端电压为。 (3)由上述测量的物理量,可以得出电动势 内阻 ;(用、、、表示)由于本实验不必考虑电表带来的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是相等的。
|
11. 难度:简单 | |
如图甲所示,倾角的粗糙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斜面足够长。一根轻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的底端,另一端与质量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接触,滑块与弹簧不相连,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时释放滑块。在时间内,滑块的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当时,滑块的速度,,,。求: (1)滑块和斜面间动摩擦因数的大小; (2)时滑块与出发点间的距离d; (3)在时间内,摩擦力做的功W。
|
12.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型光滑长轨道固定在水平面内,电阻不计。轨道中间存在垂直水平面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一根质量m、单位长度电阻为的金属杆,与轨道成位置放置在轨道上,从静止起在水平拉力作用下从轨道的左端O点出发,向右做加速度大小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位移L,求: (1)金属杆前进L过程中流过金属杆的电量; (2)已知金属杆前进L过程中水平拉力做功W,若改变水平拉力的大小,以2a大小的加速度重复上述前进L的过程,水平拉力做功多少? (3)若改用水平恒力F由静止起从轨道的左端O点拉动金属杆,到金属杆速度达到最大值时产生热量。(F与已知量)
|
13.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热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切自然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无序性减小的方向进行 B、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实际宏观过程是不可逆过程 C、气体可以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全部用来对外做功 D、第二类永动机没有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但违反了热力学第一定律 E、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但是不可能不引起其它变化
|
14.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两个可导热的气缸竖直放置,它们的底部都由一细管连通(忽略细管的容积)。两气缸各有一个活塞,质量分别为和,活塞与气缸无摩擦。活塞的下方为理想气体,上方为真空。当气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两活塞位于同一高度h(已知,) ①在两活塞上同时各放一质量为m的物块,求气体再次达到平衡后两活塞的高度差(假定环境温度始终保持为)。 ②在达到上一问的终态后,环境温度由缓慢上升到,试问在这个过程中,气体对活塞做了多少功?(假定在气体状态变化过程中,两物块均不会碰到气缸顶部)。
|
15. 难度:中等 | |
如图,实线是一列正弦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经过后,其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设该波的周期T满足:,则关于该波向右传播时周期为 、波速为 ,波向左传播频率为 。
|
16. 难度:困难 | |
某三棱镜的横截面为一直角三角形,如图所示,,,,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n,底面BC涂黑,入射光沿平行与底面BC的方向射向AB面,经AB面和AC面折射后出射。 ①求出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延长线的夹角。 ②为使上述入射光线能从AC面出射,折射率n的最大值为多少?
|
17. 难度:困难 | |
关于原子结构和核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卢瑟福在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是 C、200万个的原子核经过两个半衰期后剩下50万个 D、据图可知,原子核D和E聚变成原子核F要吸收能量 E、据图可知,原子核A裂变成原子核B和C要放出核能
|
18. 难度:困难 | |
如图所示,质量为、半径为的质量分布均匀的圆环静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一质量为的光滑小球以水平速度通过环上的小孔正对环心射入环内,与环发生第一次碰撞后到第二次碰撞前小球恰好不会从小孔中穿出。假设小球与环内壁的碰撞为弹性碰撞,只考虑圆环与桌面之间的摩擦,求: ①第一次碰撞后圆环的速度; ②圆环通过的总位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