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B.根据速度定义式,当趋于无穷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D.“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
2.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小车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二人用力向相反方向拉小车,不计小车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拉小车的力和乙拉小车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小车静止时甲拉小车的力和乙拉小车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C.若小车加速向右运动表明小车拉甲的力大于甲拉小车的力 D.若小车加速向右运动表明乙拉小车的力大于小车拉乙的力
|
3. 难度:中等 | |
在如图所示的 x-t图象和v-t图象中,给出的四条图线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做曲线运动,乙车作直线运动 B.t1 时刻,甲、乙两车相遇 C.0~t2 时间内,丙车通过的路程等于丁车通过的路程 D.0~t2 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
4. 难度:中等 | |
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2s与5s时汽车的位移之比为( ) A. 5∶4 B. 4∶5 C. 3∶4 D. 4∶3
|
5.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一物体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受斜向上的恒定拉力F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可能不受弹力作用 B. 物体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C. 物体可能不受摩擦力作用 D. 物体一定受四个力作用
|
6.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放置A、B、C、D四个小物块,各小物块之间由四根完全相同的轻橡皮筋相互连接,正好组成一个菱形,∠BAD=120°,整个系统保持静止状态.已知A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f, 则D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 ) A. f B. f C. f D. 2f
|
7.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水平杆上套有两个相同的质量均为m的环,两细线等长,下端系着质量为M的物体,系统静止,现在增大两环间距而系统仍静止,则杆对环的支持力FN和细线对环的拉力F的变化情况是( ) A. 都不变 B. 都增大 C. 支持力FN增大,拉力F不变 D. 支持力FN不变,拉力F增大
|
8. 难度:简单 | |
关于曲线运动,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一定具有加速度 B.速度变化的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C.物体在恒力作用下有可能做曲线运动 D.物体在变力作用下,可能做直线运动,也可能做曲线运动
|
9. 难度:中等 | |
“蹦极”是一项非常刺激的体育运动,如图所示,某人身系弹性绳自高空P点自由下落, 图中的a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c点是人所能到达的最低位置,b点是人静止悬吊着时的平衡位置。人在从P点下落到最低位置c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a点时,人的速度最大 B.经过b点时,人的速度最大 C.从a点到b点,人的加速度在增大 D.从b点到c点,人的加速度在增大
|
10.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1=2kg、m2=3kg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轻质弹簧秤连接。两个大小分别为F1=30N、F2=20N的水平拉力分别作用在m1、m2上,则( ) A.弹簧秤的示数是26N B.弹簧秤的示数是50N C.在突然撤去F2的瞬间,m1的加速度大小为15m/s2 D.在突然撤去F1的瞬间,m1的加速度大小为13m/s2
|
11.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物体A、B经无摩擦的定滑轮用细线连在一起,A物体受水平向右的力F的作用,此时B匀速上升,A水平向右运动,可知( ) A.物体A做减速运动 B.物体A做加速运动 C.物体A所受摩擦力逐渐增大 D.物体A所受摩擦力不变
|
12.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恒定速度v向右运动。将质量为m的木块轻轻放在水平传送带的左端A处,经过t秒后,木块的速度也变为v,再经t秒木块到达传送带的右端B处,则( ) A. 前t秒内木块做匀加速运动,后t秒内木块做匀减速运动 B. 后t秒内木块与传送带之间无摩擦力 C. 前t秒内木块的位移与后t秒内木块的位移大小之比为1∶2 D. 木块由传送带左端运动到右端的平均速度为v
|
13. 难度:简单 | |
为了探究弹簧弹力F和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某同学选了A、B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从图象上看,该同学没能完全按实验要求做,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弹簧B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N/c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若要制作一个精确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_______(选填“A”或“B”).
|
14. 难度:中等 | |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物体的加速度跟力的关系”的实验。实验时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力,用打点计时器和小车后端拖动的纸带测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1)实验时先不挂钩码,反复调整垫木的左右位置,直到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图乙为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比较清晰的点迹起,在纸带上标出了连续的5个计数点A、B、C、D、E,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点迹没有标出,测出各计数点到A点之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两端,则此次实验中小车运动的加速度的测量值a=____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实验时改变所挂钩码的质量,分别测量小车在不同外力作用下的加速度。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试分析: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O的原因是____________;曲线上部弯曲的原因___________。
|
15. 难度:中等 | |
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待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a=3m/s2的加速度开始行驶,恰在这时一辆电动车以v0=6m/s的速度匀速驶来,从后边超过汽车,试问: (1)汽车从路口开动后,在追上电动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最远距离是多大? (2)当汽车与电动车再次相遇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大?
|
16. 难度:中等 | |
在风洞实验室中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在倾角为37°的固定粗糙斜面 上,有一个质量为1kg的物块,在风洞施加的水平恒力F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1.2s到达B点时立即关闭风洞,撤去恒力F,物块到达C点时速度变为零。通过速度传感器测得这一过程中物块每隔0.2s的瞬时速度,下表给出了部分数据: 已知sin37=0. 6,cos37=0.8,g取10m/s2。求: (1)A、C两点间的距离 (2)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水平恒力F的大小
|
17.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质量M=8kg的小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小车左端加一水平推力F=8 N。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3 m/s时,在小车右端轻轻地放一个大小不计、质量m=2 kg的小物块。小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小车足够长。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 (1)放上小物块后,小物块及小车的加速度各为多大? (2)从小物块放上小车开始,经过t=3 s小物块通过的位移大小为多少?
|
18. 难度:中等 | |
E.从t时刻起,在一个周期的时间内,a、b、c、d四个质点沿x轴通过的路程均为一个波长 A. 在时,质点c的速度达到最大值 B. 在t+2T时,质点d的加速度达到最大值 C. 从t到t+2T的时间间隔内,质点d通过的路程为6cm D. t时刻后,质点b比质点a先回到平衡位置
|
19. 难度:中等 | |
有一玻璃半球,右侧面镀银,光源S在其对称轴PO上(O为球心),且PO水平,如图所示。从光源S发出的一束细光射到半球面上,其中一部分光经球面反射后恰能竖直向上传播,另一部分光经过折射进入玻璃半球内,经右侧镀银面反射恰能沿原路返回。若球面半径为R,玻璃折射率为,求光源S与球心O之间的距离为多大?
|
20. 难度:简单 | |
一单色光照到某金属表面时,有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无论增大入射光的频率还是增加入射光的强度,金属的逸出功都不变 B.只延长入射光照射时间,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增加 C.只增大入射光的频率,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增大 D.只增大入射光的频率,光电子逸出所经历的时间将缩短 E.只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将增多
|
21.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木块质量m=0.4kg,它以速度v=20 m/s水平地滑上一辆静止的平板小车,已知小车质量M=1.6kg,木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木块没有滑离小车,地面光滑,g取10m/s2,求: ①木块相对小车静止时小车的速度; ②从木块滑上小车到木块相对于小车刚静止时,小车移动的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