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理概念不是采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是 A.速度 B.平均速度 C.瞬时速度 D.加速度
|
2. 难度:简单 | |
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下面的哪位科学家首先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 A.亚里士多德 B.伽利略 C.牛顿 D.胡克
|
3. 难度:中等 | |
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不存在 B.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的点是一样的 C.体积小的物体,皆可以看成质点;体积大的物体,均不能看成质点 D.只有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于所研究的问题无影响时,才可把物体看成质点
|
4. 难度:中等 | |
关于做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必为零 B.物体的速度增大,加速度必为正值 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必然大 D.物体的速度变化率大,加速度必然大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生活现象中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拳击手一拳击出,没有击中对方,这时只有施力物体,没有受力物体 B. 向上抛出后的小球能够向上运动旧因为小球受到向上的作用力 C. 磁铁不需要与铁钉接触就可对钉子有吸引力,说明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有 力的作用 D. 质量分布均匀的圆形薄板,若从其正中央挖掉一个小圆板,则余下圆环薄板的重力和重心相对原薄板均改变
|
6. 难度:中等 | |
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B.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C. 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不动的 D. 由公式可知摩擦力的大小总是与物体间的正压力成正比
|
7. 难度:困难 | |
某直线运动物体的图象如图所示,其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1 s内和第2 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 B. 第2 s内和第3 s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 第4 s末物体的位移最大 D. 第2 s末物体的位移最大 .
|
8.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块在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 运动,经过了 3 s后,去掉力F,物块在水平地面上做勻减速直线运动,又经9 s停止运动.在此过程中,物块匀加速运动与匀减速运动的位移之比是 A.1:3 B.3:1 C.1:9 D.9:1
|
9. 难度:中等 | |
同时作用在质点P上的三个共点力F1、F2、F3,已知2F1=2F2=F3=8N,它们的方向分别沿着正六边形两条边和一条对角线,如图所示,则这三个力的合力大小 等于 A.8N B.12N C.16N D.24N
|
10. 难度:中等 | |
某人用来锻炼身体的拉力器并列装有三根相同的弹簧,每根弹 簧的自然长度都是40 cm, 一次锻炼时,他用600N的力把弹簧拉长至1.4 m,如图所示,则 A.人的每只手受到拉力器的拉力为300 N B.每根弹簧生的弹力为200 N C.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0 N/m D.每根弹簧的劲度系黎为600 N/m
|
11. 难度:困难 | |
从楼顶由静止开始下落的物体落地用时为2.0 s,若要让物体在1.0 s末落地,应该从哪儿开始自由下落(取g=10 m/s2) A.从离地高度为楼高处 B.从离地高度为楼高处 C.从离地高度为5 m处 D.从离地髙度为20 m处
|
12. 难度:中等 | ||||||||||||||||
为了交通安全,在汽车行驶途中,车与车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安全距离包括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从驾驶员看见某一情况到采取制动动作的时间里,汽车通过的距离称为反应距离,而从制动到车完全停止的时间里,汽车通过的距离称为制动距离.下表给出了某驾驶员驾驶的汽车在不同速度下的反应距离和制动 距离的部分数据,某同学分析这些数据,算出了表格中未给出的数据X、Y,该同学的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X=22 B.X=24 C.Y=40 D.Y=45
|
13. 难度:困难 | |
一位同学设计了一个小实验,他将细绳的一端系在手指上,绳印另一端系在直杆的A端,杆的左端垂直顶在掌心上,组成一个“三角支架”,如图所示.在杆的A端悬挂不同重物,并保持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绳子AD有拉伸绳子和压缩杆AC的作用效果 B. 绳子AD的拉力可能大于小于绳子AB的拉力 C. 杆AC受到的压力一定小于绳子AB受到的拉力 D. 所挂重物质量越大,绳和杆对手的作用力也越大
|
14. 难度:困难 | |
如图所示,A、B、C、D、E是光滑斜面上等间距的5个点.一个小球由A点静止释放,沿光滑斜面做匀加速运动.下面对小球的运动叙述正确的是 A.小球到达各点的速度 B.小球到达各点所经历的时间 C.小球从A到B的时间等于小球从B到E的时间 D.小球从B到D的平均速度万等于小球经过C点的速度
|
15. 难度:中等 | |
关于“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使用的两细绳必须等长 B.每次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 C.弹黉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D.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拉力夹角越大越好 E.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适当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稍远些
|
16. 难度:困难 | |||||||||||||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其中0、1、2、3、4、5、6都为计数点,且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4 个点。已知实验时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频率为50 Hz,现测得相邻计数点的间距分别 为: =7.05 cm、= 7.68 cm、 =8.33 cm、 =8.95 cm、=9.61 cm、= 10.26 cm. (1)下表列出了打点计时器打下1、2、3、4、5计数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请在表中填入打点计时器打下3、5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
(2)以0点为计时起点,下图的坐标纸上画出小车 的速度-时间关系图线。 (3)根据你画出的小车的关系图线计算出的小 车的加速度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17. 难度:中等 | |
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T1、T2,当它们之间的夹角为90°时,合力F1的大小为.求当它们之间夹角为60°时的合力F2的大小。
|
18. 难度:困难 | |
在水平桌面上,用一弹簧沿水平方向拉木板,木板做勻速直线运动,测出 该情况下弹簧的长度为12 cm.若在木板上放一质量为m= 5kg的物体,仍用原弹簧 沿水平方向勻速拉动木板,弹簧的长度变为.两次拉动时,弹簧的型变量均未超 过弹簧的弹性限度。已知木板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试求该弹簧的劲度系 数。(g取9.8 N/kg)
|
19. 难度:困难 | |
如图所示,某同学利用滑块沿倾斜的气垫导轨下滑,研究匀加速直线运动。该同学测得滑块上的遮光条宽度为d,光电门1、光电门2的间距为s.实验时光电计时器记录下遮光条通过光电门1、光电门2的时间分别为和。请你利用以上数据求出: (1)滑块沿倾斜气垫导轨下滑的加速度大小. (2)滑块从光电门1运动到光电门2的时间.
|
20. 难度:困难 | |
行驶速度为甲、乙两辆汽车在高速公路同一车道通向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两车相距,t=0时刻甲车遇紧急情况开始制动后,甲、乙两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如图10中甲、乙所示,取运动方向为正方向。请判断两车在0~9s内会不会相撞;若两车不相撞,求出两车在0~9s内何时相距最近?最近距离是多少?若两车相撞,求出从t=0时刻到两车相撞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