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物理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西省上饶市四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联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篮球运动员通常要伸出两臂迎接传来的篮球,接球时,两臂随球迅速收缩至胸前。这样做可以(    )

A. 减小球对手的冲量

B. 减小球对人的冲击力

C. 减小球的动量变化量

D. 减小球的能量变化量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Q1Q2是两个电荷量大小相等的点电荷,MN是两电荷的连线,HG是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O是垂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两电荷是异种电荷,则OM的中点与ON的中点电势一定相等

B. 若两电荷是异种电荷,则O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与MN上各点相比是最小的,而与HG上各点相比是最大的

C. 若两电荷是同种电荷,则OM中点与ON中点处的电场强度一定相同

D. 若两电荷是同种电荷,则O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与MN上各点相比是最小的,与HG上各点相比是最大的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内阻不可忽略,开关S闭合后,在变阻器R0的滑动端向下滑动的过程中( )

A. 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减小

B. 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增大

C. 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D. 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一个带电粒子(重力可忽略不计),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一匀强磁场,粒子的一段径迹如图所示,径迹上的每一小段都可近似看成圆弧。由于带电粒子使沿途的空气电离,粒子的动能逐渐减小(带电量不变)从图中情况可以确定(    )

A. 粒子从ab,带正电

B. 粒子从ab,带负电

C. 粒子从ba,带正电

D. 粒子从ba,带负电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如图甲所示,一闭合线圈固定在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中,且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设垂直纸面向里为磁感应强度B的正方向,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图甲中线圈上的箭头的方向为感应电流的正方向。则图中给出的线圈中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接在电压为220V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D.

 

二、多选题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内阻不可忽略,两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1和P2都置于正中间位置时,闭合开关S,电容器C中的油滴恰能处于静止状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油滴带负电

B. 将滑片P2向左移动时油滴向上加速运动

C. 将滑片P1向下移动时油滴向上加速运动

D. 将电容器C的两极板错开一些,电流表中的电流是由流向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 坐标平面在竖直面内, 轴沿水平方向, 轴正方向竖直向上,在图示空间内有垂直于平面的水平匀强磁场。一带电小球从O点静止释放,运动轨迹如图中曲线所示。关于带电小球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OAB轨迹为半圆

B. 小球运动至最低点A时速度最大,且沿水平方向

C. 小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D. 小球在A点时受到的洛伦兹力与重力大小相等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如图甲所示,一个圆形线圈的匝数一个圆形线圈的匝数,线圈面积S=200cm2,线圈的电阻,线圈外接一个阻值的电阻,把线圈放入一方向垂直线圈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线圈中的感应电流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B. 电阻R两端的电压随时间均匀增大

C. 线圈电阻消耗的功率为W

D. 前4s内通过R的电荷量为0.08C

 

三、选择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如图所示,间距为L、电阻不计的足够长平行光滑金属导轨水平放置,导轨左端用一阻值为R的电阻连接导轨上横跨一根质量为m、电阻也为R的金属棒,金属棒与导轨接触良好。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现使金属棒以初速度沿导轨向右运动,若金属棒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通过的电荷量为q。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属棒在导轨上做匀减速运动

B. 整个过程中金属棒克服安培力做功为

C. 整个过程中金属棒在导轨上发生的移为

D. 整个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为

 

四、实验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某同学用伏安法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现备有下列器材:

A.被测干电池一节

B.电流表:量程0~3 A,内阻约为1

C.电流表:量程0~0.6 A,内阻约为1

D.电压表:量程0~3 V,内阻约为2k

E.电压表:量程0~15 V,内阻约为2k

F.滑动变阻器:0~10 ,2A

G.滑动变阻器:0~100 ,1A

H.开关、导线若干

在现有器材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减小测量电动势和内阻的误差。

(1)在上述器材中请选择适当的器材:__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2)实验电路图应选择图中的___________(填“甲”或“乙”)。

(3)根据实验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得到了如图丙所示的U-I图象,干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V,内电阻r=____________ (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某物理小组准备探究某种元件Q(标有“4V  2 W"字样)的伏安特性曲线,他们找来了下列器材:

A.电压表V1(0~5V,内阻约为10k)

B.电压表V2(0~10V,内阻约为20k)

C.电流表A(O~O.6A,内阻约为0.4

D.滑动变阻器R1(5,lA)

E.滑动变阻器R2(500,0.2A)

(1)为使实验误差尽量减小,要求电压从零开始变化且多取几组数据,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均填器材前的序号)

(2)请将图中的实物连线补充完整__________

(3)检查实验电路连接正确,然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指针始终不发生偏转。在不断开电路的情况下,检查电路故障,应该使用多用电表的__________挡;检查过程中将多用电表的红、黑笔与电流表“+”、“-”接线柱接触时,多用电表指针发生较大角度的偏转,说明电路故障是_________________

 

五、简答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成角小球位于A点。某时刻突然将细线剪断,经过时间小球运动到B点(图中未画出),已知电场强度大小为E,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球所带的电荷量q。

(2)A、B两点间的电势差U。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三个滑块A、B、C,其质量分别为m、2m、3m,其中B、C两滑块用一轻质弹簧连接,某时刻给滑块A向右的初速度,使其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一段时间后与滑块B发生碰撞,碰后滑块A立即以的速度反弹,求:

(1)发生碰撞过程中系统机械能的损失为多少?

(2)碰后弹簧所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如图所示,把总电阻为2R的均匀电阻丝焊接成一半径为的圆环,水平固定在竖直向下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一长度为,电阻等于R,粗细均匀的金属棒MN放在圆环上,它与圆环始终保持度良好的接触。当金属棒以恒定速度向右移动经过环心O时,求:

(1)棒上的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及棒两端的电压UMN

(2)在圆环和金属棒上消耗的总热功率。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中的第一象限中存在沿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在第二象限中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一电量为q、质量为m的带正电的粒子,在轴上的点以速率,方向和轴方向成角射入磁场,然后经过轴上处的点垂直于轴方向进入电场,并经过轴上处的点。不计重力,求:

(1)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2)电场强度E的大小;

(3)粒子在磁场和电场中的运动时间之比。

 

六、多选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气中PM2.5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

B. 空气相对湿度越大时,空气中水蒸气压强越接近饱和汽压,水蒸发越慢

C. 热液表面层分子间距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所以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

D. 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减小,分子势能也减小

 

七、简答题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竖直平面内有一直角形内径处处相同的细玻璃管,A端封闭,C端开口,最初AB段处于水平状态,中间有一段水银将气体封闭在A端,各部分尺寸如图所示,外界大气压强。若从C端缓慢注入水银,使水银与端管口平齐,需要注入水银的长度为多少?

 

八、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光学现象在实际生活、生产中有许多应用。下列选项利用了光的干涉现象的是(  )

A. 用全息照片记录资料

B. 白光通过三棱镜变成七色光

C. 戴上特制眼镜在电影院看3D电影有立体感

D. 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

 

九、简答题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一列简谐波沿轴方向传播,已知轴上m两处质点的振动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若此波沿轴正向传播,求波的传播速度的可能值。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