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现有a、b、c三束单色光,其波长关系为λa>λb>λc,用b光束照射某种金属时,恰能发生光电效应.若分别用a光束和c光束照射该金属,则可以断定( ) A. a光束照射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B. c光束照射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C. a光束照射时,释放出的光电子数目最多 D. c光束照射时,释放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最小
|
2. 难度:中等 | |
氢原子从n=4的激发态直接跃迁到n=2的激发态时,发出蓝色光,则当氢原子从n=5的激发态直接跃迁到n=2的激发态时,可能发出的是( ) A. 红外线 B. 红光 C. 紫光 D. γ射线
|
3.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一水平弹簧振子在光滑水平面上的B、C两点间做简谐运动,O为平衡位置.已知振子由完全相同的P、Q两部分组成,彼此拴在一起.当振子运动到B点的瞬间,将P拿走,则以后Q的运动和拿走P之前相比有( ) A. Q的振幅不变,通过O点的速率减小 B. Q的振幅不变,通过O点的速率增大 C. Q的振幅增大,通过O点的速率增大 D. Q的振幅减小,通过O点的速率减小
|
4.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是一个单摆的共振曲线(取g = 10 m/s2)( ) A. 此单摆的摆长约为2.8 cm B. 此单摆的周期约为0.3 s C. 若摆长增大,共振曲线的峰将向上移动 D. 若摆长增大,共振曲线的峰将向左移动
|
5. 难度:中等 | |
一个水平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周期是0.05 s,当振子从平衡位置开始向右运动,经过0.17 s时,振子的运动情况是( ) A. 正在向右做减速运动 B. 正在向右做加速运动 C. 正在向左做减速运动 D. 正在向左做加速运动
|
6. 难度:困难 | |
图甲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n1:n2=5:1,电阻R=20Ω,L1、L2为规格相同的两只小灯泡,S1为单刀双掷开关。原线圈接正弦交变电流,输入电压u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现将S1接1,S2闭合,此时L2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输入电压u的表达式u=20sin(50πt)V B. 只断开S2后,L1、L2均正常发光 C. 只断开S2后,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增大 D. 若S1换接到2后,R消耗的电功率为0.8W
|
7.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光滑圆槽的质量为M,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其内表面有一小球被细线吊着恰位于槽的边缘处,如果将线烧断,则小球滑到另一边的最高点时,圆槽的速度为( ) A. 0 B. 向左 C. 向右 D. 无法确定
|
8. 难度:中等 | |
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点振动频率是4 Hz B. 在10 s内质点经过的路程是20 cm C. 第4 s末质点的速度是零 D. 在t = 1 s和t = 3 s两时刻,质点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9. 难度:中等 | |
放射性衰变有多种可能途径,其中一种途径是先变成,而可以经一次衰变变成 (X代表某种元素),也可以经一次衰变变成, 和最后都变成,衰变路径如图所示。可知图中( ) A. a=82,b=206 B. a=84,b=206 C. ①是β衰变,放出电子,电子是由中子转变成质子和电子而生成的 D. ②是α衰变,放出的是正电子,正电子是由质子转变成中子和一个正电子而生成的
|
10. 难度:中等 | |
用盖革—米勒计数器测定放射源的放射强度为每分钟405次,若将一张厚纸板放在计数器与放射源之间,计数器几乎测不到射线。10天后再次测量,测得该放射源的放射强度为每分钟101次,则下列关于射线性质及它的半衰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放射源射出的是α射线 B. 放射源射出的是β射线 C. 这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5天 D. 这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2.5天
|
11. 难度:中等 | |
下列四幅图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两球质量相等,碰后m2的速度一定为v B. 射线甲是α粒子流,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 C. 在光颜色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饱和光电流越大 D. 链式反应属于重核的裂变
|
12. 难度:简单 | |
一粒钢珠从静止状态开始自由下落,然后陷入泥潭中.若把在空中下落的过程称为过程Ⅰ,进入泥潭直到停止的过程称为过程Ⅱ,则( ) A. 过程Ⅰ中钢珠的动量的改变量等于重力的冲量 B. 过程Ⅱ中阻力的冲量的大小等于过程Ⅰ中重力的冲量的大小 C. Ⅰ、Ⅱ两个过程中合外力的总冲量等于零 D. 过程Ⅱ中钢珠的动量的改变量等于零
|
13. 难度:中等 | |
用半径相同的两小球A、B的碰撞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示意如图,斜槽与水平槽圆滑连接。实验时先不放B球,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点 C由静止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再把B求静置于水平槽前端边缘处,让 A球仍从 C处由静止滚下,A球和 B球碰撞后分别落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痕迹。记录纸上的 O点是垂直所指的位置,若测得各落点痕迹到 O点的距离:OM=2.68cm,OP=8.62cm,ON=11.50cm,并知 A、B两球的质量比为 2:1,则未放 B球时 A球落地点是记录纸上的____点,系统碰撞前总动量 P与碰撞后总动量的百分误差=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
14. 难度:中等 | |
某同学在家里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但没有合适的摆球,他找到了一块外形不规则的长条状的大理石块代替了摆球(如图),他设计的实验步骤是: A.将石块用细尼龙线系好,结点为N,将尼龙线的上端固定于O点; B.用刻度尺测量O、N间尼龙线的长度l作为摆长; C.将石块拉开一个α≈5°的角度,然后由静止释放; D.从摆球摆到最高点时开始计时,测出30次全振动的总时间t,由T=得出周期; E.改变O、N间尼龙线的长度再做几次实验,记下相应的l和T; F.求出多次实验中测得的l和T的平均值作为计算时使用的数据,代入公式g=_______求出重力加速度g. (1)该同学以上实验步骤中存在错误或不当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只填写相应的步骤代号即可) (2)该同学测单摆周期时,在步骤F中使用的公式是g= 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用ON的长l作为摆长,这样做引起的系统误差将使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 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4)该同学对数据处理进行了改进,作出T2-l图象,就可以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理论上T2-l图象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图象如图所示.造成图象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由图象求出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m/s2.(取π2=9.87)
|
15. 难度:中等 | |
一个摆长为2 m的单摆,在地球上某地振动时,测得完成10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为284 s. (1)求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2)把该单摆拿到另一星球上去,已知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2.0m/s2,则该单摆振动周期是多少?
|
16.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某水电站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为100kW,发电机的电压为250V,通过升压变压器升高电压后向远处输电,输电线总电阻为8Ω,在用户端用降压变压器把电压降为220V,若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5kW,不计变压器的损耗。求: (1)输电导线上输送的电流; (2)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U2; (3)降压变压器的匝数比; (4)若改用10kV电压输电,则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是多大?
|
17. 难度:中等 | |
用中子轰击锂核()发生核反应,产生氚和α粒子并放出4.8 MeV的能量. (1)写出核反应方程式; (2)求上述反应中的质量亏损为多少(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若中子与锂核是以等大反向的动量相碰,则α粒子和氚的动能之比是多少?
|
18.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滑块B上,另一端与滑块C接触但未连接,该整体静止放在离地面高为H=5m的光滑水平桌面上.现有一滑块A从光滑曲面上离桌面h=1.8m高处由静止开始滑下,与滑块B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压缩弹簧推动滑块C向前运动,经一段时间,滑块C脱离弹簧,继续在水平桌面上匀速运动一段后从桌面边缘飞出.已知mA=1kg,mB=2kg,mC=3kg,g=10m/s2,求: (1)滑块A与滑块B碰撞结束瞬间的速度; (2)被压缩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3)滑块C落地点与桌面边缘的水平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