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困难 |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赎(shú)罪 矍(jué)铄 攻讦(jié) 亘(gèng)古未有 B.裨(bì)益 甲壳(qiào) 僭(zàn)越 揆(kuí)情度理 C.笑靥(yǎn) 矜(jīn)持 烙(lào)印 泥(nì)古不化 D.札(zhá)记 霎(shà)时 什(shí)物 哭天抹(mǒ)泪
|
2. 难度:困难 |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怄气 和事老 指手画脚 苦思冥想 B.坐阵 绩优股 礼义廉耻 涣然冰释 C.表率 黄梁梦 千古之谜 弥天大谎 D.通缉 急就章 钟灵毓秀 额首称庆
|
3. 难度:中等 | |
4. 难度:中等 |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全国食品安全整顿活动自全面展开以来,各部门深入系统地分析典型案例和当前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加大了对各类案件的查处力度。 B.仅仅立足于“三农”问题的解决,还无法让农村真正富裕起来,农村要真正富裕,最终离不开城市的帮助,这是中央今年特别重视城乡统筹的重要原因。 C.全球100多个参与上海世博会的城市,在世博会举行期间将围绕“一个地球,一个联合国”为主题,就当前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举办“全球论坛”。 D.国际社会多次表达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意愿,但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仍不断发生,这些损人不利己的短视行为,最终只会延缓世界经济的复苏进程。
|
6.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题。 文化资本: 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的互融 施炎平 文化资本,是指能带来价值增量效应的文化资源,或指以财富形式表现出来的文化价值的积累。它是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的互渗融合,既有经济学意义,又具文化学意义;既有财富属性,又具价值属性。文化资本概念确立的基础,是要克服社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常常表现出来的经济效益和文化意义之间的背离,建立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之间的内在联结,用于指导和规范生产经营活动的可持续。 历史地看,“资本”在其发展演变中曾递进出现过四种形态:经济(货币) 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本、文化资本。前两种资本形态,曾是工业资本主义条件下经济增长和财富创造的主要原因。但在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强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通过对“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效应的反思,自然资本、文化资本观念提出来了,且很快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 关于自然资本的理论,《自然资本论》有具体、详细的论述。该书的一个关键论点认为,经济正在从一种对人力生产率的重视转向从根本上提高资源生产率,因此需要有一个借用商业的非凡智慧来解决世界上最深层次的环境和社会问题的共有框架。按自然资本的观念,“工业资本主义”的一大弊端在于“忽略了将任何价值都可归之于它所利用的最大的资本储备——自然资源和生命系统,以及作为人力资本基础的社会和文化系统。”认为“未来的经济进步很可能会发生在民主的、以市场为基础的生产和分配体系中,在其中所有形式的资本都会得到充分的评价”。已经提到将社会文化系统也归为如自然资源和生命系统一样的“资本储备”,主张未来经济进步应让“所有形式的资本”得到充分发挥,这实际上肯定了社会文化系统也具有资源价值和资本属性。相对于自然资本,也是经济进步中不可或缺的独立资本形态。 文化也是人类生存、发展所需的重要资源。关于“文化资源”的定义,已有学者指出: “人类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含有文化意味的文明成果以及承载着一定文化意义的活动、物件、事件以及一些名人、名城等等,我们都把其认为是某种形式的文化资源。”可以说,文化是以有形( 遗址、文物、古建筑等) 或无形( 文本、语言、音乐等) 资源形态出现,承载一定的思想意义和精神价值,因而是客观、实存的,且是不可再生的。但不是所有的文化资源都具有资本属性,只有其中经过社会的交易、流通、服务等领域,以转化的形式即文化产品来满足和引导人们的需求,从而产生价值增量效应的那部分文化资源,才可称为文化资本。 文化资本还可以从产业经营的文化附加值这个层面加以理解。产业经营的文化附加值,是经济学家在探讨经济增长的深层原因时提出的。他们发现,熊彼得在用“创新”观念解释企业家精神时,实际上是指企业家在生产经营中投入了文化资本。正是企业家的文化投资,提升了对企业经营的理解力和整合力,促进了其他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及制度资本的合理组合和高效运作,产生报酬递增的结果,使产品具有文化附加值。 (选自《从文化资源到文化资本》,文字有删改) 1.下列有关“文化资本”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化资本属于文化资源的范畴,能带来价值增量效应,或表现为文化价值积累的财富,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资本形态。 B.文化资本是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的互渗融合,兼具经济学意义和文化学意义,具有财富和价值双重属性。 C.文化资本强调在社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经济效益和文化意义之间的有机结合,着眼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D.文化资本在生产经营中能够增加其他形态资本的文化附加值,促进其合理组合和高效运作,进而产生报酬递增的结果。 2.以下说法属于《自然资本论》一书所论及的观点的一项是 ( ) A.经济的发展要强化从根本上提高资源生产率的意识,淡化提高人力生产率的意识。 B.工业资本主义片面强调货币资本、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的作用,而忽略了文化资本的作用。 C.在民主的、以市场为基础的生产和分配体系中,所有形式的资本都会得到充分的评价和发挥。 D.要解决世界上最深层次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和文化系统的作用。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自然资本、文化资本观念的提出顺应了“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有利于克服工业资本主义带来的弊端,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 B.不论是以有形的遗址、文物等或无形的语言、音乐等形态呈现的文化资源,因为是客观、实存的,所以都承载了一定的思想意义和精神价值。 C.文化资源不都具有资本属性,它只有进入交易、流通、服务等领域,以文化产品来满足和引导人们的消费需求,才可称为文化资本。 D.文化资本融合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以提升人们对企业经营的理解力和整合力,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
|
7.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题。 李珏,字待价,幼孤,事母以孝闻。甫冠,举明经。李绛为华州刺史,见之,曰:“日角珠廷,非庸人相。明经碌碌,非子所宜。”乃更举进士高第。以拔萃补渭南尉,擢右拾遗。 穆宗即位,荒酒色,景陵始复土,即召李光颜于邠宁,李愬于徐州,期九月九日大宴群臣。珏与宇文鼎同进曰:“光颜、愬忠劳之臣,方盛秋屯边,如令访谋猷,付疆事,召之可也,岂以酒食之欢为厚邪?”帝虽置其言,然厚加劳遣。 盐铁使王播增茶税十之五以佐用度。珏上疏谓:“榷①率本济军兴,而税茶自贞元以来有之。方天下无事,忽厚敛以伤国体,一不可。茗为人饮,与盐粟同资,若重税之,售必高,其敝先及贫下,二不可。山泽之产无定数,程斤论税,以售多为利,若价腾踊,则市者稀,其税几何?三不可。陛下初即位,诏惩聚敛,今反增茶赋,必失人心。”帝不纳。方是时,禁中造百尺楼,土木费巨万,故播亟敛,阴中帝欲。珏以数谏不得留,出为下邽令。 帝尝自谓:“临天下十四年,虽未至治,然视今日承平亦希矣!”珏曰:“为国者如治身,及身康宁,调适以自助,如恃安而忽,则疾生。天下当无事,思所阙,祸乱可至哉?” 始,庄恪太子薨,帝意属陈王。既而帝崩,中人引宰相议所当立,珏曰:“帝既命陈王矣!”已而武宗即位,人皆为危之。珏曰:“臣下知奉所言,安与禁中事?”时潞州刘从谏献大马,沧州刘约献白鹰,珏请却之以示四方。迁门下侍郎,为文宗山陵使。终以议所立,贬江西观察使,再贬昭州刺史。 宣宗立,迁河阳节度使,罢横赋宿逋百余万。以吏部尚书召,珏去镇,而府库十倍于初。 卒,年六十九,谥曰贞穆。 (选自《新唐书》,有删节。) 注:①榷,榷场,指中国辽、宋、西夏、金政权各在接界地点设置的互市市场。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帝虽置其言 置:放弃。 B.程斤论税 程:衡量。 C.临天下十四年 临:面对。 D.思所阙 阙:欠缺。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乃更举进士高第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B.山泽之产无定数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C.珏以数谏不得留 斧斤以时入山林 D.如恃安而忽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明李珏敢于直言进谏的一组是 ( ) ①明经碌碌,非子所宜 ②茗为人饮,与盐粟同资,若重税之,售必高,其敝先及贫下 ③陛下初即位,诏惩聚敛,今反增茶赋,必失人心 ④为国者如治身,及身康宁,调适以自助,如恃安而忽,则疾生 ⑤臣下知奉所言,安与禁中事 ⑥宣宗立,迁河阳节度使,罢横赋宿逋百余万 A.①③⑥ B.②③④ C.②⑤⑥ D.①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珏幼年丧父,以孝顺母亲闻名,成年后得人指点,考中进士,入朝为官;穆宗即位后,沉湎于酒色,李珏和宇文鼎因皇帝要大宴群臣而一同进谏。 B.盐铁使王播增收茶税,李珏上疏劝阻,认为增加茶税会失去人心,但没有被采纳;后来因为多次进谏阻止在禁中造百尺楼而被贬出京城。 C.李珏关心国家的长治久安,当皇帝为天下太平而流露出满足的情绪时,进言劝说皇帝要居安思危,以避免祸乱的发生。 D.在河阳节度使任上,李珏废除征收额外的和拖欠的赋税一百多万,当他被召回朝廷任吏部尚书离开时,府库中的积蓄比当初增加了十倍。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方盛秋屯边,如令访谋猷,付疆事,召之可也,岂以酒食之欢为厚邪?(5分)
⑵方是时,禁中造百尺楼,土木费巨万,故播亟敛,阴中帝欲。(5分)
|
8. 难度:中等 | |
9. 难度:中等 |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⑴时不可兮骤得, 。(屈原《湘夫人》) 悦亲戚之情话,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⑵五更鼓角声悲壮, 。(杜甫《阁夜》)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⑶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 ⑷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
|
10. 难度:中等 | |
请运用一种修辞手法,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2个字。 本报济南2月28日讯 虎年的元宵节因为不寻常的天气显得格外不同,这一天,雷电、冰雹、雨雪都降临了齐鲁大地。 2月28日是元宵节,上午10时半,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至中午12时许,天气开始变坏,风急雨骤。到下午2时许,降雨变成了绿豆大小的“冰雨”。下午2时30分左右,突然传来雷声。至下午3时以后,省城街头就开始出现积雪。 记者从省气象台了解到,元宵节当日,我省临沂、枣庄、济宁、泰安、潍坊等地也遭遇了雷电天气,聊城、泰安、淄博等地则受到了冰雹袭击,泰安地区的冰雹如玉米粒一样。雨雪雷电冰雹齐聚,把齐鲁大地的虎年元宵节闹得好不热闹。 气象专家分析指出,南方气旋带来的暖湿空气和北方气旋带来的冷空气在我省上方交汇,带来了此次降水,因对流强度大,带来了雷电、冰雹等异常天气。
|
11. 难度:中等 | |
仿照画线句子,再写两个句子,使形成一个完整的排比语段。 雪中送炭总能给人以心灵的温暖:为受窘的人说一句解围的话,让他走出尴尬; ; ;为无助的人说一句支持的话,让他看到希望。
|
12. 难度:中等 | |
请说明下面这幅讽刺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
|
13. 难度:中等 | |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题。 枯树的生命 王族 ①别里思汗家在草场的边缘,从村中向上眺望,只能看见他家的栅栏,等到了坡上,就看见了他家的两座房子。坡上的人家住在高处,但村子的中心在低处,所以,坡上人家干什么都仍要向坡下汇集。我许多次发现,坡上人家有向下张望的习惯,有的人一向下张望就是半天。 ②到了坡上,我在别里思汗家住了下来,准备过几天坡上人家的日子。别里思汗家墙壁上有一幅照片,拍的是去年的雪灾:大雪覆盖了一切,牧民们挣扎着从积雪中爬到一块石头上,抱住羊,缩着身子向远处眺望着……别里思汗不知从什么杂志上看到了这张照片,就撕下贴在了自己家墙壁上。看着照片,心里一阵阵难受,别里思汗想通过这张照片留住什么呢?快快地出来,迎面走来两个牧民,还带着一个孩子。我们看见孩子脚上的鞋子已经开了口,便掏出10块钱塞进他的口袋。孩子和大人都因为惊恐,在眼睛里表现出了很复杂的东西。看着他们的眼睛,我变得更加难受,不得不赶快离去。现在已距冬天不远了,想起那幅照片,心又疼了起来。 ③就在这时,看见了那棵树。坡上实际上干旱无比,那些深深浅浅的沟坎因为长不出草,显得像被刀砍过一样伤痕累累。不远处的山全是褐色的,如同被太阳暴晒得裂开了伤口,刚刚流过血。几只乌鸦尽管在低低地飞着,但仍然给山谷添了几丝凄凉。一棵树孤独地立在山口。如果它是细瘦的,只长出稀疏的树叶,反倒会让人觉得它坚强。然而它不知已死去多长时间了,浑身枝干是黑色的,被大风掀掉皮的地方,又触目惊心地变成了红色。由于它所处地势较高,所以远远地望上去,几根细黑的枝干似乎已扎入云霄无法抽出。那几只乌鸦忽然从谷中飞出,怪叫着要落在它上面,但绕树几圈后,却因无枝可依不得不再次离去。 ④扭过头才发现,与这棵树一样的事物太多太多——模糊的帐篷,泥泞的小路,稀疏的行人,裂着伤口的山谷……都已经在一抹赤野苍黄中融为一体。我在它跟前站了一会儿,往别的地方走去。我想看到那些茁壮成长的小树。不是因为被这棵枯树影响了情绪,需要借助它们转换心情,我实在是不相信,一棵树应该像被歧视后反而更加强悍的人一样,越是在艰难的环境,越是有奇特的生命表现才对。 ⑤我想起去年的雪灾过后在村子里发生的一件事。一只山羊饿得实在不行了,就慢慢地爬上一棵树,用嘴咬住一根树枝,从树上跃下,它被摔在雪地上,但那根树枝同时也被折断,它爬起来去吃挂在枝上的干树叶。如果那棵树在今年活下来的话,一定又长出了新的枝叶。 ⑥之后不久的一个下雨天,我又向那棵树走去。不知为什么,我在心里一直想着它,似乎对它有些舍不得。走到它跟前时,整个山谷已被大雨裹住;此时的石头和树木被雨水冲洗得干净了许多,在大雨深处,那棵枯树在雨中仍然赤黑。我觉得在此时已完全变得迷茫的世界中,它似乎是有生命的。 ⑦大雨哗哗,似乎要渲染出特殊的气氛。在枯树跟前,我一时无言。雨悄然浓密了许多,村子和草场又模糊了轮廓。我忽然为此时的大雨高兴起来,它像是在用十二分的热情浇灌着这棵枯树。这是一种爱吗?是类似于人一样的一种关爱吗? $ t( \3 y" b$ V+ i- z4 o ⑧我离去时,听到枯树上有声音响起。我抬起头,大吃一惊——那几只在山谷中低低盘旋过的乌鸦,不知何时已憩于枯树的枝头,此时被我走动的声音惊起,扑棱着绕树盘旋。我望着这几只乌鸦,还有伫立于大雨中的枯树,一时哑口无言。几分钟后,乌鸦又轻轻落入枯树的枝干,很快,便与树融为一体。 ⑨我默默转身离去。一棵树死了之后,成了几只乌鸦的家,在下大雨的天气里,它们都不离开,这是不可更改的一种依赖,也是一种深深的爱。 ⑩雨下得更大了。 (选自《2008中国散文年选》) 1.通观全文,结合照片内容,你认为第二自然段中“别里思汗想通过这张照片留住什么呢?请简要作答。
2.文章的题目“枯树的生命”有怎样的含义?试结合全文作答。
3.本文所描写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4.联系文本内容,谈谈你对“生命意义”的认识。(6分)
|
14. 难度:中等 | |
秋日里对春风的怀念 ——代序兼记李文珍先生 冯骥才 ①我已经第二次接到旅美画家王公懿的越洋电话了。她用恳切而感人的口气“逼”我为一本书写序。其实,不用她“逼”我,我已经心甘情愿要为这本关于她的老师李文珍先生的书写序。 ②今世之人,尤其年轻人,肯定不知道李文珍先生是谁。然而曾经受过他绘画教育者,却刻骨铭心地记得他。究竟承受怎样的大恩大德,才能够这样记住一个人? ③大约40年前,我经常和画友岳钦忠去李文珍先生家串门。他住在窄窄的宜昌道上一幢临街的小楼里。在我眼里他家那间四四方方10多平方米的客厅是一个小小的“美术沙龙”——当然不是真的沙龙。“文革”那时谁敢私设沙龙呀。不过是些常来的访者聊一聊艺术而已。他总坐在那张带扶手的椅子上抽着烟斗。无论谁进来或走掉,也很少起身。可能因为来到这小小“沙龙”的大多是他的学生。他在耀华中学任教美术,我不是耀华的学生,但我崇拜他。他那种带着浓重的后期印象主义影响的油画,在“文革”那个文化贫瘠而苍白的年代,叫我们这些求知甚切的年轻人,如沐清风,耳目大开。 ④那时代的画儿全是好似吃了兴奋剂一样怒目挥拳的造反形象。但在他的画里却都是我们身边的事物。日光下的河水、白雪覆盖的街道、葱茏或凋败的树木、默默行走着的路人,还有种种室内的“静物”……可是这些再寻常不过的事物却莫名地神奇与迷人;尤其餐桌上那个总剩着半杯茶水的玻璃杯,晶亮夺目得叫人惊奇。他赋予这些形象何种法术?是神秘的美还是生命? ⑤从今天的角度看,如果不是那个把日丹诺夫式的“现实主义”奉若神明的时代――如果换做今天――李文珍一定是一位独立画坛的杰出的大家。可惜,他的才华被那些荒谬的岁月长久地埋没并搁置一边。 ⑥然而,李文珍先生却不逢迎时尚,在寂寞中始终恪守着自己的艺术理想,几十年里一直静静地躲在自己的心灵里作画。他那些凝重刚健又颇具灵气的心性之作,不可能挂在当时任何一个画展上,但他决不会为了世俗功利而矮化自己。这恐怕是那个时代一个有气质的艺术家仅能做到、又很难做到的。 ⑦李文珍先生的个子虽然不高,腰板挺直而威风,鼓鼓的脑门下目光温和又镇定。虽然他是他的家庭艺术“沙龙”的主人,可说话不多。在他的“沙龙”里谈话很自由,或是谈论谁的画,或是对谁拿来一幅近作议论一番,或是说说笑话。李先生不喜欢长篇大论,对他的话我们却十分留意。他常常冒出一句话,一语破的,道中绘画某一本质。可是他从不教训式地把这些道理硬塞给我们,而是说出来叫人感悟。每每此时,我们都如获至宝。这是不是他的一种教育方式? ⑧他不是那种用自己个人化的模子翻制学生的教师。尽管他有很执著的个人画风,却从不强迫学生学他的画。他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气质,循循善诱地把一个个独特的个性融入美的法则,化为彼此迥异的艺术。这样的艺术教育最难得,需要教师的艺术视野宽阔,并善于启发。其实这才最符合艺术的本质。因为艺术的生命就是个性。成就艺术首先是发现个性和完成个性。记得20世纪60年代,位于北京的几座国家级美术学院年年录取的新生中都有天津耀华中学的学生。他们都是李文珍的门徒,其中不少学生后来都成为很好的画家。然而,这些成功了的学生们更懂得老师的价值,不甘心老师只是一位出色的艺术教育家,还要为他在画坛找到理应得到的位置。 ⑨在“文革”刚刚过去的1980年,他的学生们就自发地在天津解放路上的艺术展览馆举办“李文珍暨学生画展”。以众星捧月的阵式,将老师簇拥其间。我曾为那种情与义而感动,撰文相助。当时,李文珍先生还在世,如今李文珍先生已仙逝多年,身在天南地北的学生们又聚在一起,执意为老师再出一本图文并茂的画集,并纷纷写文章忆往事而尽心声。在1980年这些学生都正当盛年,如今多已年近花甲。依我看,1980年那次展览所努力的是为老师讨回艺术的公道,此次则是对恩师的一种悠长而不灭的怀念。今日怀念皆缘于昔日的情谊。但愿这样纯正的艺术和这种美好的情感,能为更多的人感知。 (选自《“本色人生――画家教育家李文珍”画集》,有删改。)
1.试简要分析文章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2.通观全文,李文珍先生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
3.试结合文章内容,解释题目“秋日里对春风的怀念”的含义。
4.结合课文有关内容,探究李文珍先生的教育方式。
|
15. 难度:中等 | |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历史的河流大浪淘沙,所以注定有一些东西远远地离我们而去;当今时代泥沙俱下,当今社会鱼龙混杂,所以我们注定要远远地离开一些东西。 请以“远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且文体特征明显;不得抄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