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届山东省乳山市高三第三次自主练习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作文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压轴
二、选择题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yú)矩     (yūn)     (càn)头        螳臂车(dāng)   

B.(chèn)语   (tiè)     (zhèng)揣      (lǚ)头发

C.(chù)分    (zhái)菜    (shàn)让       (jī)之谈

D.(cuó)峨    (jiē)秆     (xiá)        (àn)部就班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世上没有什么种族比中华民族更宽容,更坚忍,更具有深厚的凝聚力、优长的生命力和自我批判的伟大胸襟。这是渊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满分5 manfen5.com

B.清华大学2012年保送生与自主招生将在考试内容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做出调整,综合素质全面的学生和在某领域有突出特长的学生都有机会脱颖而出。

C.这副画运笔拘谨,主题比较杂乱,显得粗糙和幼稚,但它的色彩搭配很和谐,层次感强,构图别出新裁。你把它贬得一无是处,这未免也太过分了。

D.“上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孟子所说的人生这一“乐”,应该是皇天厚土对于善良的民众的垂怜与庇护。人不过是苍海一粟,但心可以崇高博大。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由于楼盘前临碧水背依青山,环境十分优美,发售第一天便十室九空,销售场面十分火爆。

B.铁路部门关于解决一票难求的“表态”已多次食言,一票难求的问题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得到解决,人们拭目以待。

C.在高考前紧张的复习阶段,他的书包竟然被偷,里面有他大部分的高考复习资料,这无异于釜底抽薪,必然影响到他的心情和考试成绩。

D.杨洁篪强调,安倍必须采取实际行动消除其严重错误的恶劣影响,我们奉劝安倍打消任何幻想,改弦更张,否则必将进一步失信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近日,大范围雾霾再次笼罩我国北方一些地区,记者调查发现,十面“霾”伏下,体育活动开不开展,怎么开展,学生、家长和学校都很困惑。

B.《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在多处提出,政府及其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改进管理方式。

C.一段时间以来,有的干部深入基层蹲点调研,真实掌握第一手资料,有的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获得了与坐办公室完全不一样的体验,有的询问群众的急难之事,给出时限做出承诺。

D.在微博上,无论你是机构、组织,还是名人,都同普通用户一样拥有完全平等的发言权,“人人都有麦克风,”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据初步分析,已经造成254人遇难、35人受伤的山西省襄汾尾矿库溃坝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非法矿主违法生产、尾矿库超储引起的。

B.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总额达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方案,但由于投资者依然担心美国金融危机的威胁,国际金融市场仍将持续动荡。

C.近年,中国政府在世界各地兴办孔子学院,让世界不仅更全面地认识了中国,而且还激发了各国友人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典籍的热情。

D.这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比赛,无论成败与否,它都将对我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虽然医生反复叮嘱我现在还不能走动,但我还是要去。

 

三、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每小题3分,共9分)

历史上,国人曾有谣谶之信。何谓谣谶?谣,是歌谣;谶,为预言。简单地说,谣谶就是以谣为谶,用歌谣的形式演绎对未来的预言。内容主要包括占验个人命运和历史事件两种。前者如以燕子为题,影射汉成帝宠妃赵飞燕的人生经历。而历史事件最著者莫过于王朝更迭。这类谣谶有的是一语成谶式的简单判断,如“亡秦者,胡也”;也有的是对完整过程的叙述。一首普通的歌谣何以有着如此巨大的能量?答曰:信仰使然。

  古人认为,“有章曲曰歌,无章曲曰谣”,“徒歌谓之谣”。也就是说,谣是没有音乐伴奏的歌唱形式。事实上,最有可能成为谶谣的不是成人谣而是童谣。古人认为:“童子歌曰童谣,以其出自胸臆,不由人教也。”童谣能成为谶谣,除了“出自胸臆”的“天籁之音”外,还有信仰上的因素。古人认为五星中的荧惑星(火星)降临大地化为儿童,歌谣嬉戏,而其所歌即是吉凶的预兆。

  《国语·郑语》记有周宣王时的一首童谣:“檿弧箕服,实亡周国。”(那卖桑弓、箭袋的人,就是使周灭亡的人啊!)历史应验了童谣之语,卖桑弓、箭袋的夫妇收养的弃婴,正是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之妃褒姒。《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其成书年代,或云春秋末期,或云战国初期。以最晚而论,应该说在战国初期人们已经有了谣谶的信仰。

  既为信仰之物,谣之所以成谶,源于两种基本的思维。一是相信语言的神秘力量。如古时候“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的农事咒语。二是相信已知和未知事物之间存在着某种神秘联系。人们总是试图破译这种神秘联系,先民龟筮占卜就是这种文化尝试的结果。相信谣谶的预言和相信卜筮的占验应该说基于同样的思维,只不过是所凭借的手段不同罢了。

  上述信仰被战国邹衍和西汉董仲舒所利用,并进一步系统化。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根据西周以来解释自然现象的阴阳、五行,创立“阴阳消息”与“五德终始”学说,用天事解释人世治乱,以之恐吓当政者,使其不敢不注意人事。首将儒家与阴阳家两种学说融为一体的是西汉大儒董仲舒。他提出“天人感应”说,认为天是有意志、有感情的人格神,皇帝是上天在人间的代理,皇帝的作为可以与天感通,上天通过“祥瑞”与“灾异”表达对皇帝的嘉许与惩戒。邹衍、董仲舒的理论因此也成为了中国谶纬之学的渊薮。“纬”是指方士化的儒生编辑起来附会儒家经典的各种著作。谶纬之学也就是对未来的一种政治预言。

  今人看来,谣谶乃诳人之举,其人为因素昭然若揭。或人为作谣,以图成谶。如秦末篝火狐鸣中“大楚兴,陈胜王”的起义谣谶,元末韩山童、刘福通“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造势谣谶等等,皆属“当世有心人”之作,其目的无非是借谣谶以实现其政治企图。或穿凿附会,事后释谶。秦末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谣谶,关于这首谣谶的理解分歧不一,分歧的关键点是对句中“三户”一词的理解上。历史最终给人们留下了足够的附会空间,大泽乡起义的陈胜是楚人,亡秦主力西楚霸王项羽是楚人,建立大汉王朝的刘邦也是楚人。

  时至今日,谣仍在,人们仍会“心之忧矣,我歌且谣”;谶已无,以谣为谶的行为已难觅踪影。但如果就此说,相信占验、相信预言的谣谶式思维已从现代人的大脑中剔除干净却显武断。有人在观看了好莱坞惊悚片《2012》后,就把现实中的诸多灾害与片中玛雅人的预言相互联系。我们不敢确定这种疑虑是人们真实意图的流露抑或是茶余饭后的戏言,但我们倒是更愿意相信它是后者。

                                                           (选自《百科知识》2014年16期)

1.为本文拟一个题目,最贴切的一项是   

A.荒诞的谣谶   B.历史上的谣谶      C.谣谶与政治    D.谣谶的危害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段先阐释谣谶有“谣”和“谶”两种表现形式,然后举例说明谣谶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它产生巨大能量的原因在于信仰。

B.第②③段重点分析了谣成为谶的两点原因,并通过史料推断出国人的谣谶信仰至晚在战国初期就出现了。

C.第④⑤段,作者先明确阐述了谣谶产生的两种基本思维,并由这种思维的系统化,进而谈到了中国谶纬之学的产生。

D.第⑥⑦段站在今人的角度上,分析了谣谶不过是人为创作,意图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并指出了当今世上的谣谶式思维。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邹衍创立了“阴阳消息”与“五德终始”学说。后来形成的谶纬之学,理论起源就来自他和董仲舒的理论。

B.童谣之所以最有可能成为谶谣,只是因为它多是孩子发自内心的对当时世界的感悟,是“出自胸臆”的“天籁之音”。

C.谣成为谶的根本原因,是人们相信已知和未知事物之间存在着某种神秘联系,总是试图破译这种神秘联系。

D.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实质是用天事解释人世治乱,以之规劝、提醒当政者关注民生。

 

四、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12分,每小题3分)

刑部尚书富察公神道碑

袁枚

公讳傅鼐,字阁峰。先世居长白山,号富察氏。祖额色泰,从太宗文皇帝用兵,有大功。子四人,次子骠骑将军噶尔汉辅圣祖致太平,生公。(一天一练)

公眉目英朗,倨身而扬声,精骑射,读书目数行下。年十六,选入右卫,侍世宗于雍邸。骖乘持盖,不顷刻离。雍正元年,补兵部右侍郎。年羹尧以大逆诛,穷其党,公谓廷臣曰:“元恶已诛,胁从罔治。鼐事上久,能知上之用心。倘诸公心知某冤而不言,非上意也。”诸王大臣以公语,平反无算。岳兴阿者,九门提督隆科多子也。隆柄用时礼下于公,公不往。及隆败,公为上言岳无罪。上疑公与隆有交,谪戍黑龙江。公闻命,负书一箧步往,率家僮斧薪自炊

先是,公在上前尝论准噶尔情形,上不以为然。用兵数年,所言验;乃召公还,予侍郎衔,命往军前参赞。未行,仍命入宫侍起居。上违和,医药事皆公掌之。

十二年春,命公观兵鄂尔多斯部落。中途,侦贼数万,掠地西走。公即赴拜达理,请于大将军马尔塞曰:“贼送死,可唾手取也。鼐远来,虽兵疲,犹能一战。惟马力稍竭,愿大将军给轻骑数千助鼐。事成,归功将军;事败,鼐受其罪。”马嘿然,再三云不应。公愤激,自率所部出,与贼战,大败之,获辎重、牛畜万计。卒以马病,不能穷追。事闻,天子大悦。赐孔雀翎,移佐平郡王军谋,斩大将军马尔赛徇于军。中学联盟网

会贼有求降意,而盈廷诸臣皆欲遣使议和罢兵,上问公,公叩头曰:“此社稷之福也。”上意遂定。即命公同都统罗密、学士阿克敦往。公闻命驰抵策凌部落。策凌集十四鄂托、十四宰桑合而见公,曰:“议不成,公不归矣!”鄂托、宰桑者,华言十四路头目也。公叱曰:“出嘉峪关而思归者,庸奴也!某思归,某不来矣。今日之议,事集,万世和好;不集,三军露骨,一言可决。”诸酋相目以退。翌日,策凌如约缮表,求公转奏,并遣宰桑同来,献橐驼、明珠等物。

果亲王任事时,声咳所及,九卿唯唯。公在坐,俟王发声,听未毕,辄迎拒曰:“王误矣!”王不能堪。世宗责公曰:“汝知果亲王何语而又误耶?”公亦不能答也。世宗崩,今上登极,迁刑部尚书。以误举参领明山、失察家人两事落职。入狱,病,刑部尚书孙公嘉淦奏请就医私第,许之。薨于家。年六十二。    (选自(《小仓山房文集》,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羹尧以大逆诛,其党     穷:穷究,彻查

B.卒以马,不能穷追         病:生病

C.斩大将军马尔赛于军      徇:示众

D.事,万世和好            集:成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鼐事上久,能知上用心     二策,宁许以负奏曲

B.倘诸公心知某冤不言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不见舆薪

C.请大将军马尔塞           不拘

D.诸酋相目退               不赂者赂者丧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能表现傅鼐为人刚直的一项是(   

①倘诸公心知某冤而不言,非上意也②及隆败,公为上言岳无罪

③用兵数年,所言验              ④公叩头曰:“此社稷之福也。”

⑤公愤激,自率所部出            ⑥辄迎拒曰:“王误矣!”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羹尧被诛杀后,傅鼐能从大局出发,劝说朝廷大臣对胁从的人不予治罪,使无数人得以平反昭雪。

B.傅鼐在察看军情途中偶遇贼军,在兵马疲惫无援的情况下,仍大败贼军,获得皇上的嘉奖。

C.果亲王掌权时,群臣都对他唯唯诺诺,只有傅鼐刚正不阿,直言不讳,当面具体指出他的错误。

D.作者对傅鼐的举荐有误和失察家人的过失并不隐讳,对主人公生平的记叙客观真实。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元恶已诛,胁从罔治。 (3分)  

(2)公闻命,负书一箧步往,率家僮斧薪自炊。(3分)

(3)果亲王任事时,声咳所及,九卿唯唯。(4分)

 

五、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东马塍

朱淑贞

一塍芳草碧芊芊,活水穿花暗护田。

蚕事正忙农事急,不知春色为谁妍。

【注】 东马塍:地名。

1.第二句中“暗”字用得最传神,请简要赏析。(4分)

2.第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六、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默写: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何有于我哉!(《论语》)

2)潦水尽而寒潭清,                       。(王勃《滕王阁序》)

(3)                        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集序》)

(5)                         ,鸟倦飞而知还。(陶潜《归去来兮辞》)

6饭疏食饮水                   (《诗经》)

 

七、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面的图表是某校高三语文组对学生三次模拟考试主观题得分情况的分项统计结果。请仔细阅读,用简明的语言完成后面的题目。(不得出现数字)(4分)

 

项目名称(分值)

一模得分

二模得分

三模得分

三次平均得分比例

古文翻译(10分)

4.5

7

5.3

56%

名句名篇默写(5分)

4

4.2

4.7

86%

文学作品鉴赏(33分)

18

22

20

60.6%

语言表达运用(15分)

11.2

6

10

60.4%

作文(60分)

43

45

47

75%

(1)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50字内)

(2)针对这一结论,你给该校学生的复习建议是: (40字内)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概括下面一则消息的主要内容。要求:不超过15个字。(4分)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教授何悦3日说,根据中国污泥处理处置市场分析报告,我国每年城镇污水处理量相当于一个三峡水库总库容,但这座“水库”吐出的污泥80%未得到处理,极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一天一练)

    “中国的污水处理行业发展很快,但是副产品污泥并没有得到合理安全处置。在国外,污泥的投资一般占到污水处理设施总投资的四到六成,而我们的比例远远落后。”何悦说,现在这座“污水水库”每年吐出的“脱水污泥”接近2200万吨,其中仅有20%得到必要的处理。

何悦说,到2020年,预计我国污泥产量将突破年6000万吨,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行动起来,向污泥二次污染“开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请运用相关知识,把下列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完成以下题目。(5分)

池馆重新接草堂   宦游西蜀   派开南宋

志复中原    诗继少陵    烟尘誓扫还金阙

更入清风明月     高吟铁马铜驼

上联:                                  下联:                          

 

八、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18分)

暮雨乡愁

张清华

一个人在外面呆得久了,方知古人在诗歌里所写的那些思乡的愁绪,并非尽是“强说”的装点之辞。海德堡冬日的白昼格外短促,刚刚还是中午,一转眼就到了黄昏,薄暮乍起。涅卡河边的那些柳树在冷风中瑟缩着它们的枝条,几天前还挂满了深黄的枯叶,而今已如此寥落寒碜;还有那些枝条如乱箭般高插云霄的杨树,在冬日的天空下也显得格外苍凉凄楚。这些带着东方色彩的草木,似乎特别能够勾起人思乡的情怀。还有河边的那群大雁,它们散乱在草地上,整理着羽毛,在风中发着呱呱的悲鸣,看样子这个冬天它们是不准备离开这里了。天空中开始飘起蒙蒙细雨——更准确地说是那种“像雾像雨又像风”的东西,一切都是湿漉漉的。景物深沉而斑驳起来,天空愈加阴郁低沉,湿云仿佛是贴地而行,而归宿的乌鸦,则互相追逐、鼓噪着,用大片的蔽空的乌黑翅翼,加深着暮色中苍凉的气息。

眼前的这一切明明是典型的中国式的、在那么多古典诗词里被反复吟咏描画过的意境,而今却原封不动地搬到了迢迢万里的西洋夷域,怎不让人生出人面桃花、物是人非的莫名心绪。  

人们总是把乡愁简单地理解为对家的依恋或对故地的追忆,其实这样的理解未免太褊狭具体了,我此刻体会出了那种滋味,并非那么简单。事实上乡愁是一种真正的绝望,一种生命里同来俱在的愁思;乡愁不是空间的,而是时间的,它的方向是遥远的过去;乡愁不是恋物,而是自恋,它所牵挂的不是那片事实上常常显得很抽象的祖居之地,而是悲悼自己的生命与韶光。古往今来的那么多思乡的诗篇,细细想来,原都是对自我的悲怜:“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歌者哀叹的是岁月的逝水对自己无情的抛掷。   

海德格尔说,“故乡处于大地的中央”,看起来这是一个空间的理念,但细想这故乡仍不过是指人“长大的地方”,因为那里印下了稚儿的足迹,他生命中最初和最美的部分抛洒在了那里——生命的家宅,记忆的归宿。稚儿离开了那里,是因为童年那美好的时光已挥手远去,他已踏上被命运抛离的注定远游他乡的不归途!这真真正正是永世的分离,便是“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情景,一旦你回来追寻,也早已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伤心之地。

我想象那位初唐的诗人,在登上幽州古台时的悲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原曾觉得他的悲号未免有些夸张,但今想来,那命运对每个生为凡胎的肉身不过就是这样设定,“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任凭你把酒问青天,悲呼浩叹,天道总不会屈就人道,肯给你些许丝毫的通融怜悯。因了这个宿命,中国的诗人骚客们,自汉以后便都变成了唯美的感伤主义者,他们是文人,但同时又是诗哲,我想中国的文学中之所以有一个很特殊很强烈的乡愁的传统,恐与这种生命本体论的哲学,和他们悲剧论的人生观念不无关系。

但感伤主义并不见得就是只懂得颓伤,如果对生命的深在有所洞悉的话,感伤当然也包含了真正的彻悟和坚强;因为一切并未缘此而中辍,生生不息,代代相接。因了那永远的乡愁,他们去作那不断的远游,因为真正的故乡是没有人能够返回去的。你看见了苍茫的来路,但循着那布满荆棘的路途回去时,看到的无非是一个愁字,就像鲁迅在他的小说里描绘的一样,你看到的是变了的一切,而别人看到的则是变了的你。月光下的故事已然变成了永久的追忆,童年时的伙伴促膝而坐也如不曾相识。这就是故乡——鲁迅小说中的诗。没有人像他那样明白,即便是置身于故地和亲人中间,也仍有一种命定的深深的孤独。更不要说在那脉脉温情之外,还布满着温柔的陷阱;在那缱绻的话语中间,也还响着令人心寒的弦外之音。亲情和爱在那里相迎,仇恨和刻毒也定然已经久候。就如那日与友人所谈起的思乡话题,开始时都不免有些许的激动,各个争相夸耀自己的城市和那一方的风物人情。可一想到终究要回到那些烦心的勾心斗角与倾轧之中,回到那种种莫名其妙的关心与掣肘、还有那少不了专横和欺瞒的压抑之中时,那心便直凉得寒气四溢。

然而这也终究改不了那份执著又强烈的向往与追怀。你知道,那些忧愤与不平,实际上早已经与那份情感的执拗断了关系,你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无可救药者,纵然那故地已是泥泞的陷阱和煎熬的火坑,你也跳定了。

暮雨中思乡的旅人啊,故乡正离你越来越近,也离你越来越远。

    (选自作者散文集《海德堡笔记》,有删改)

1.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一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

 

2.“乡愁”在本文中有多层内涵,请简要概括。  (4分)

3.作者在文中多处引用古典诗词,这样有什么好处?(4分)

4.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故乡正离你越来越近,也离你越来越远”的理解。 (6分)

 

九、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用“/”为划线部分断句,并将该部分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陶渊明为彭泽令,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遗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

1.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遗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

2.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