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2017学年陕西省高一普通班上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百舸(gě)   戮力   衣冠guàn  不悖bèi

B.喋血dié   刀俎   漫溯(suò)  偏袒tǎn

C.莅校    犒赏kào  慰藉(jiè)   嗔目chēn

D.寥廓(liáo)  玉玦jué  长篙(hāo)   拊心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逻缉 殒身不恤 演绎 大汗淋漓

B.浸渍 短小精捍 潇洒 步履稳健

C.篱笆 博闻强记 忏悔 屠戮妇婴

D.尸骸 黯然泣下 踌躇 和霭可亲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就此事件,我国新华社________发表严正声明,表示了中国政府在此类事件上一贯的明确态度。

目前按照中央________,落实土地承包工作。期间有成功的实践,也有难解的疙瘩。

________中国政府放弃国家独立和主权完整对台独听之任之,就会遭到人民唾弃。

A.受权  部署  如果  B.授权  布置  只要

C.授权  部署  如果   D.受权  布置  只要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对于明明是“中国制造”,却因为在国外注册一个听起来洋味十足的品牌名称就自我鼓吹“高大上”的产品,公众的态度是既                 ,却也无可奈何。

再怎么优秀也会遇到对你           的人,再怎么不堪也会碰上对你青睐有加的人,所以说,做人不必纠结于世间纷纭,只管尽心力,守本分就好。

在今年5月的“成都别车门”中,一名姓送宋的出租车司机因为出手相助而受伤,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平和淡然地说:“没什么的,这点伤势            。”

A不屑一顾    不足挂齿    嗤之以鼻

B.嗤之以鼻    不足挂齿    不屑一顾

C不足挂齿    不屑一顾    嗤之以鼻

D.嗤之以鼻    不屑一顾    不足挂齿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电视剧《花千骨》的“杀阡陌”是一个桀骜不驯、破坏力极大却率直坦诚的人,观众面对这类形象时会引起浓厚的兴趣。

B茶马古道存在于中国西南和西北地区,其繁荣与形成必将深刻影响中国西部地区自唐代以来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

C在那个民族斗争波云诡谲的时代里,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重要标准常常在于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

D“地坛书市”曾经是北京市民非常喜爱的一个文化品牌,去年更名为“北京书市”并落户朝阳公园后,北京市民对它的热情依旧不减。

 

二、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文化一个最首要的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性情化”。什么意思呢?就是中国人和中华民族在性情和情感方面是最发达的。性情是属于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之间的而情感是属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当然有时我们并不严格区分两者。

性情乃是由心而发由“心性”而生。这种性情是独立的、自我欣赏的、悠闲自得的,然后外化为各种自然的事物上使这种性情显得更加精微、更加深刻。例如只有中国人才有“梅兰竹菊”这样精致高雅的性情的外化物梅之凌霜傲骨、兰之清逸雅致、竹之高风亮节、菊之淡泊不拘无不对应着中国人独立的性情人格。中国的诗是抒情的中国的画是写意的 中国的琴是直达心灵的。梅兰竹菊自有其精神琴棋书画自有其性情。中国人的饮食也是最丰富和最讲究的中国人讲究色、香、味、形的完美统一。中国人饮茶叫“品茗”而西方人却是“喝茶”。只有带着性情才能是“品”而满足生理就只能叫“喝”了。中国的陶瓷之所以精美是因为它和制作者的情感是一一对应的是带着性情、带着神韵的。中国之所以有精致的刺绣也是因为其中蕴涵有中国人精致的情感。中国的景观、建筑、亭园无不对应着中国人精微雅致的性情和情感。中国人的审美观是性情化的 当一个事物和一个人的性情、 心性和心灵相通的时候便产生了中国式的美,也只有这时才产生中国式的美。

如果我们把中国文化的这种“性情化”放到世界文化中去比对就可以看得更加清楚了。就世界文化而言可以分别以西方、印度、中国为标志基本上划分为三大类型它们反映的文化特性分别是“物性”、“神性”和“人性”。

西方文化将“物性”表现得非常极致他们的物质文化可以非常发达而物质文化的手段——科技也相应的可以非常发达。西方设计的许多制度特征也是“物性”的尽量排除人的情感因素。西方所说的“自由”是指人身及其行为的自由而中国人的自由更多是“心性”的自由。西方文化的“物性”更多的是满足人的生理上的需求。

印度文化则将“神性”表现到了极致。这里的神性指的是人的“精神”上的最高程度。佛教就是在印度诞生的。但西方也有宗教如基督教为什么我们只把印度文化称为“神性”的呢? 因为只有佛教才要求将人的精神提高到最高的境界要求人抛弃世间的一切俗念那就真的是“纯精神”的了。印度文化的“神性”满足人的精神和信仰上的需求。

中国文化则将“人性”表现到了极致。我们经常说“人性化”其实真正的人性化就是人的心情和情感达到最愉悦的状态。中国文化的“人性”是性情化的它从根本上满足了人的心理上的需求。而且中国人似乎也最追求这种情感和心理上的需求。这种情感和心理需求是和生活紧密相连的同时又高于生活,但没有到达印度神性文化中超脱世俗的、纯精神的层面。

选自《人民文摘》

1.下列关于“中国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人和中华民族在性情和情感方面是最发达的,中国文化最首要也是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性情化”。

B.中国文化中的诗、画、琴分别是抒情的、写意的和直达心灵的,琴棋书画自有其性情梅兰竹菊自有其精神。

C.中国文化最大程度地表现了“人性”而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化的标志就是人的心情和情感达到最愉悦的状态。

D.中国文化中性情化的“人性”从根本上满足了人的心理上的需求,中国人向来最追求这种情感和心理上的需求。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性情与情感并不相同性情是属于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之间的而情感是属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但我们有时分不清彼此。

B.中国人对饮食讲究色、香、味、形的完美统一。中国人带着性情饮茶谓之“品茗”,而西方人则是为了满足生理需要而“喝茶”。

C.世界文化可按照它们分别反映的“物性”、“神性”和“人性”的文化特性分别以西方、印度、中国为标志基本划分为三大类。

D.中国人性情化的情感和心理需求既和生活紧密相连又高于生活,但是还没有到达印度神性文化中超凡脱俗的、纯精神的层面。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人有“梅兰竹菊”这样精致高雅的性情的外化物梅、兰、竹、菊各自的风格特点对应着中国人独立的性情人格。

B.中国的陶瓷精美是因为陶瓷和制作者的情感是一一对应的,中国有精致的刺绣也是因为其中蕴涵有中国人精致的情感。

C.性情由“心性”而生且是独立的、自我欣赏的、悠闲自得的因此外化之物能使这种性情显得更加精微、更加深刻。

D.我们只把印度文化称为“神性”是因为只有佛教才要求将人的精神提高到最高的境界。而佛教就是在印度这个国家诞生的。

 

三、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以下问题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①“儿童急走追黄蝶”中的“黄蝶”能否改成“蝴蝶”?为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首诗写了春末夏初的郊野田间景象,诗人运用________(表达技巧)表达了________(感情)。

 

五、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猛气冲长缨。(陶渊明《咏荆轲》)

②曾记否,到中流击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刑人如恐不胜。(司马迁《鸿门宴》)

④今急而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烛之武退秦师》)

⑤寻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徐志摩《再别康桥》)

 

六、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依照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所缺的语句,排列下列句子的顺序

冬日的清晨,漫步在松花江边,你常常会沉醉在这神话般的冰雪世界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千姿百态的凇花,________,令人感叹造化之功;千枝银柳万株雪松,________ ,令人感慨天意之奇。

①流水潺缓  ②凝筑了一个透明清丽澄澈晶莹的佳境  ③雾气轻飘  ④雪柳招摇  ⑤编织成一簇簇春花夏草秋果冬树  ⑥银枝素裹

排列顺序: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请在下面横线处各补上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形成完整的排比句。

人要懂得尊重自己,尊重自己所以不苟且,不苟且所以有品位;

人要懂得尊重别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要懂得尊重自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在横线上写出五个关键词。

记者从中国最大的煤层气开发公司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了解到,煤矿瓦斯事故是我国煤矿安全的最大威胁之一。仅根据最近15年的统计,因瓦斯事故而死亡的人数约占煤炭行业工伤事故死亡人数的30%~40%,占重大事故的70%~80%,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0亿元。

答:_______________

 

七、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

禅房的树

指尖

古树长在墙里,像人挤在人群里

红尘拥挤,一些细碎的磕碰和不悦暗自滋生。树不说,它被泥灰和石头框裹、挤压时,身上的生疼和心下的酸楚。树总是比人活得更坚强,更有尊严,更沉默,所以也更长久。

人是向往活成树的境界的,也炼丹熬药,求仙问道,却到底抗不过时间的摧枯折腐,连百年也难熬,便自行消亡。

树活了百年千年的,活过一辈一辈的人,像找到了逃脱的诀窍,被时间忽略了。所以,越是隐蔽的村庄,古树的数量越多,越健康。

一个叫禅房的村庄,隐在蜿蜒的道路和重峦叠嶂中央。途中有核桃林、尘沙飞扬的矾石场、杨槐紫和白的花、斑鸠和啄木鸟的声音,我沿新修水泥路去寻找一棵树的根部,竟走完了一整条街。街,于初夏呈现出干热的饥渴。像旺火,要烧灼和烘烤了人间通衢。街两旁是新建的宅子,高墙深院,不见其里。没有水.村庄里的水在很久前就消失了,久到连老辈人都忘了河流和泉。五行里说,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树在,就证明水在过,村庄的清幽和湿润在过。单“禅房”这村名,如果不是赴踏在这火一般的街道,我定会想象它是树木葳蕤,流水遍野之所,禅房花木生,浓荫深处,水气氤氩,一盏茶,一张琴,一人,一几,悠然,清远,若颂歌里的传奇,好景好态好湖山,人间因之多了留恋意,多了可爱心。

远山近坡,连绵一色的黄,土叠着土,石堆着石。“禅房”,在这里,不过美丽装饰,既欺骗想象,又瞒哄天下,它是习俗和模仿,是远离事物本宗的附属,不具任何形容和表达意味。

逼仄的旧街景,堆积的红砖,青石,废气的朽木,柴薪,挖掘机的轰鸣,所有人间繁琐忙乱之后,才是古树的样子。无委屈,无埋怨,长在逼仄街巷的墙里,新砖砌的墙,墙墙相围,是不该长的地方。不知是树挡了人间出路,还是墙挡了树的地盘。这样的纠纷是村庄里的风景。人多喜热闹,亦少分辨,谁对谁错,树和墙不说,人也不讲究。只可惜了树的笔直貌态,穿了整面墙的不屈服,不对抗,长得自觉,不闻不问。

倒似禅房花木深处的僧,诗歌里的大美,不争不强,端正安详地活,地老天荒地活,日夜无休地活。活到无动于衷,熬罢四时,坐断红尘。村里人说它老。但到底多老,又说不上个所以然,他们看我端着相机,以为寻宝,某说家里有老货,某某说家里有元宝,一时好不热闹。笑而不语,古树揣了千古秘密,连鸟雀虫蚁都不相告。假如某和某某的祖辈地下有知,会为后代生出的贪婪感到惭愧吗?或某和某某不过藏了假货,想得几许钱财?如此更令老辈蒙羞了。树总是比人强了千百倍的,它懂得善良,懂得道,懂得顺应,皆因它懂得,所以生命久长。

树的老枝长得密密的,伸得长长的,墙内人家半边院子的阴凉。树是不计较人的好歹的。他们把它砌在墙里,若人在夏天穿了冬衣,自由套了刑枷,失了自在,但树照常努力地庇护凡人。

树好几百年了,人嫌它碍事,又不敢砍伐。倒不是对它多恭敬,而是俗世的繁文缛节令人头疼。获赦的树恭敬天地,也恭敬生命。天地给养人间万物,人也知道,所以建了新庙,庙里供着泥胎新神。人跪下去,身体匍匐,头额顶地。树在远处看着。一辈一辈的人跪下去,一辈一辈的人跋涉在寻觅水源的途中,一辈一辈人从遥远的地方挑水,扁担担折了,人死了。只有树活着。树活着,村庄就活着,人也一辈一辈地活着,神也活着,希望也活着

有一天,村庄会知道树的好,人也会知道。

1.文章结尾说“村庄会知道树的好,人也会知道”,结合全文来看,“树的好”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在表现古树特点时,运用了对比手法,请结合例子分析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下列句子的含意。

①古树长在墙里,像人挤在人群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树活着,村庄就活着,人也一辈一辈地活着,神也活着,希望也活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主要表现了哪些情感?请具体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材料作文
详细信息
14. 难度:压轴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老教授给学生做了个测试。老教授问:“你去山上砍树,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 一棵细,你砍哪一棵?”大家都说:“当然砍粗的了!”老教授一笑“那棵粗的是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你会砍哪一棵?”同学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 “砍红松!”老教授又问:“如果杨树是笔直的,红松却七歪八扭,你砍哪一棵?”同学们有些疑惑,就说:“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老教授说:“杨树虽然笔直,可中间大多空了,你会砍哪一棵?” ……

终于,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虽然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

听了这番话,大家心中似都有所感悟。

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想,请结合自己生活中的感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