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二、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完善语言和超越语言

言意之间的矛盾应该如何来解决呢?中西双方由于立足点不同,在取径上亦产生了分歧。西方人的观念一般是肯定语言与思维在本质上的相通,所以多从语言入手来调协二者之间的纠纷,早期的倚重修辞学、逻辑学之类正显示着这一取向。

现代西方理念转成语言本位,虽看到了语言对思想的局限,却更加注重从语言自身的发展与改进上来解决问题,典型形态有二:其一是语义分析,即通过词语、概念的辨析,尽可能地促使语言的表述走向精确化与严密化,以此来消除思想和逻辑上的歧义。这种做法对科学认知会有好处,却并不利于语言表达中的人文内涵的发扬,因为人文内涵本身就具有某种不确定性,尤其是带有“形上”色彩的生命体验与体悟,更无法用精确的概念来作表述,所以语义分析的结果必然是将一大批哲学、美学的思想成果拒斥于学术殿堂之外,其利弊得失自难相抵。

另一种做法乃是在承认语词文本多义性(即能指与所指的差异性)的基础上,尽量拓展其表意的功能,具体代表又有现代阐释学和解构主义之别。现代阐释学是将读者引进语言意义的重构活动之中,通过不同读者的反复解读,使文本意义不断得到新的生发,从而打破原有作者与既定文本对意义的限制,让语言意义的多重性得以充分显露出来。

解构主义更是致力于无限地拆解文本能指与所指之间的既有联系,尽量在文本结构(即语言系统)中发现破缺,进而导致中心意义的颠覆乃至消解,这样一来,语言本位终于通向了语言对思想的放逐,而语言活动也就演化成为一场“语言符号的游戏”。

现代阐释学与解构主义在处理言意关系的策略上各有千秋,但都采取了从文本结构与语言符号入手的路向(前者用重构的方式来重建意义,后者则以解构的手段来消解意义),其就语言自身来解决言意矛盾的思路如出一辙,于此亦可见出言意一体观在西方的强大势力。

与之相比照,中国传统的思想方法迥然有别。我们的先辈既然认定“形上”之意与语词概念之间存在着质性上的差异,其解决的办法就只能是超越语言,庄子所谓“得意忘言”正是超越语言的鲜明告白,亦是“言不尽意”所要导致的必然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得意忘言”并不意味着废弃语言,人的思想总还是要通过语言来表达的,所以“寄言出意”仍不可少。“寄言出意”的要义在于不单纯倚靠概念化的语词来表述思想, 更要借助多样化的方法使听者有所感受并得到启悟,从而进入“思”的境界。《老子》书中揭橥的“正言若反”“大辩若讷”,《庄子》标榜的“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易传》鼓吹的“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汉人惯用的以“赋比兴”说诗,以及后来佛教禅宗常有的“遮诠”“设喻”“直指心源”“棒喝”诸法,皆是为了在寻常的概念化表述之外,另行开辟非比寻常的“寄言出意”之路,俾使听者得以悉心悟入。而所“寄”之“言”只是起着一种启发、诱导的作用,并非说话人的根本旨意所在,所以又希望听者不要执着于这些言辞的表面意思,而要借以为阶梯,用以跨越现有的思想套路,在跨越后即可弃之不顾,这也就是“得意忘言”的精神所在了。

于此观之,“得意忘言”是以“寄言出意”为前提的,要通过独特的“寄言”方式,让言说者的本意能够为言说对象所领悟 (即“得意”) ,于是可以超越语言(“忘言”)。这是东方民族(印度人亦复如此)特有的解决言意矛盾的思路,跟西方现代语义分析力求语言精密化的取向恰好相反,因为它们所面对的乃是言意关系中“形上”与“形下”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

(节选自《“言”与“道”——论语言和世界的关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西方人肯定语言与思维在本质上的想通,倚重修辞学、逻辑学之类解决言意之间的矛盾,以此来消除思想和逻辑上的歧义。

B. 语义分析对科学认知会有好处,却并不利于人文内涵的发扬,其结果是将一大批哲学、美学的思想成果拒斥于学术殿堂之外。

C. 现代阐释学是将读者引进语言意义的重构活动之中,通过不同读者的反复解读,使文本意义得到新的生发,试图就语言自身来解决言意矛盾。  

D. 解构主义则以结构的手段来消解意义,这样一来,语言本位终于通向了语言对思想的放逐,而语言活动也就演化成为一场“语言符号的游戏”。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西方人持言意一体观,一般是肯定语言与思维在本质上的相通,所以多从语言手来解决言意矛盾。

B. 注重从语言自身的发展与改进上来解决言意之间的矛盾,并不利于语言表达中的人文内涵的发扬,弊大于利。

C. 中国传统的解决言意之间矛盾的办法是超越语言。庄子所谓“得意忘言”正是“言不尽意”所要导致的必然结果。

D. “寄言出意”中所“寄”之“言”只起着启发、诱导的作用,根本旨意是使听者有所感受和启悟,进入“思”的境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得意忘言”要通过独特的“寄言”方式,让言说者的本意能够为言说对象所领悟,于是可以超越语言。

B. 现代阐释学与解构主义在处理言意关系的策略上各有千秋,但其就语言自身来解决言意矛盾的思路是一样的。

C. 东方民族(印度人亦复如此)特有的解决言意的思路,不如西方现代语义分析力求语言精密化的取向。

D. 佛教禅宗常有的“遮诠”“设喻”“棒喝”诸法,开辟了非比寻常的“寄言出意”之路,都体现了“得意忘言”的精神。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宿白:学者与良师

徐光冀

宿白,我国考古学界泰斗,1922年生于辽宁省沈阳市,从事考古学一线研究和教学工作逾一甲子,是我国考古学研究及教育的重要开拓者、集大成者,尤擅长汉唐考古、宋元考古和佛教考古。

宿白先生是新中国考古人才的重要培育者。1952年,北京大学历史系创办全国第一个考古学专业,苏秉琦先生任教研室主任,194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史学系的宿白先生任副主任,负责日常工作。各大学为筹办考古专业或为培养讲授《考古学通论》的教师,派人到北大考古专业进修。当时国家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为发掘抢救地下文物,急需这方面的人才,因此从1952年开始,由文化部、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合办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至1955年共毕业四届,培训学员300余人,宿白先生是训练班的教学和行政管理负责人之一。毫不夸张地说,新中国的考古骨干,大多直接或间接是他的学生,他可说是“桃李满天下”。

宿白先生讲授历史时期的考古学,即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考古学,这门课的教学内容和体系是由他建立的。之后,他还开有古建筑考古、石窟寺考古等课程。为做好教学工作,他致力于科学研究,写出许多篇有创建的论文。这些论文经过短则十余年,长则三四十年的反复修订,直到2011年方才结集成《魏晋南北朝唐宋考古文稿辑丛》出版。也正是以科学研究为基础,才有了高水平的教学。宿白先生讲课深入浅出,要点明确,并在黑板上绘图说明,受到同学们欢迎,当时校内老师任课的只有向达、阎文儒和宿白三人,主要是请校外教师授课。从上世纪60年代起,基本课程均由本校教师担任,这对专业的学科建设非常重要,以后这些老师都成了著名专家教授。这些都是与宿白先生的筹划和努力分不开的。在宿白先生等人的努力下,1983年考古专业从历史系分出,成立我国大学第一个考古学系,宿白先生任首届系主任,开拓教学和科研,使中国大学考古学教育进入新阶段。

宿白先生不仅学识渊博,而且非常重视野外实践,长期从事田野考古。1951年,他主持河南禹县白沙镇的3座北宋雕砖壁画墓的发掘,并于1957年出版《白沙宋墓》一书。历史时期的考古学,必须把考古资料与相关历史文献相结合进行研究。宿白先生以丰富的考古学知识和深厚的历史文献功底进行研究,再现了北宋时期的社会生活,这本书成为历史考古学报告的经典之作。1962年他在敦煌文物研究所作的《敦煌七讲》的学术报告,从理论和方法上为建立中国石窟寺考古学奠定了基础。他长年带领学生实地调查、测绘和发掘多处石窟寺,其研究成果汇编为《中国石窟寺研究》,记录了中国石窟寺考古学的创建历程。同时,他还培养了一批研究石窟的专业人才,现在从事石窟寺考古研究的几乎都是他的学生或学生的学生。1959年,宿白先生受国家文物局委托,考察西藏佛寺近半年之久,足迹遍及拉萨、山南、日喀则、江孜等地区。他不辞辛劳,亲自记录、绘图,并撰写发表这些地区的佛寺调查记,还对西藏寺庙建筑进行分期研究,这是前人未做过的研究工作。这些研究成果汇编为《藏传佛教寺院考古》一书出版,从而创建藏传佛教寺院考古学这一分支学科。

宿白先生一贯关注文物保护事业,多方建言献策。他为北魏都城平城(今大同)的保护多次建议,最近还为西藏芒康盐井、盐田的保护,给国家文物局领导写信,引起重视,并迅速得到落实。这样的体现责任感的事例还有很多。

宿白先生学风严谨,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学生也要求严格。学生每有文章请他审阅,他总是认真审改,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而且他还亲切近人,没有一点大学者、大教授的架子。学生到他家,他都热情接待。记得一次北大考古学系邀我作专题讲座,我先去看望先生,一同晚饭后,他与我步行到教室并主持讲座,其时他已经卸任系主任。

宿白先生为人正直,对社会上急功近利、学风浮躁等现象深感忧虑。2010年“曹操高陵”有争议,由于涉及行政干预,一些学者不愿表态,而他却本着学者的责任感仗义执言,始终认为安阳市西高穴2号墓,由于证据不足,不能确认为“曹操高陵”。

宿白先生近年年事已高,深居筒出,但仍在整理未刊讲稿,近几年已出版的就有6种之多,并还在继续整理。同时还亲自编目,将全部藏书捐赠予北京大学图书馆,惠及学子。他对考古学界动向十分关心,除阅读书报外,还从登门看望和求教的学生中获取信息。真是活到老,研究到老。

(选自《人民日报》,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宿白先生从事考古学研究与教学工作超过60年,为我国的考古事业做了大量工作,贡献巨大,被称为我国考古学界泰斗级人物。

B. 宿白先生教学、科研一肩挑,科研为教学打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高水平的教学也促进了他的科学研究,提高了他的科研水平。

C. 宿白先生具有丰富的考古学知识和深厚的历史文献功底,重视野外实践,而这正是从事历史时期的考古研究所必需的。

D. 文物保护虽然与考古研究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但并不是宿白先生工作职责范围内的事,可他却对文物保护非常关注,曾多次向有关方面提出建议和对策。

2.宿白先生重视野外考古实践产生了怎样的效果?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3.宿白先生身上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结合材料具体说明。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老厨师

【俄罗斯】帕乌斯托夫斯基

一七八六年一个冬天的傍晚,维也纳城郊的一间小木屋里,一位失明的老人,杜恩伯爵夫人从前的厨师快要死了。几年前,这位厨师被炉子的热气熏瞎了眼。从那时起,伯爵夫人的管家就让他住到这间岗棚里,偶然想起时才给他几个佛罗伦①。

厨师和他女儿玛丽亚住在一起,她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小屋里全部家什只有一张床、几条瘸腿的板凳、一张粗笨的桌子、满是裂纹的瓷碟和玛丽亚的惟一财产——一架拨弦古钢琴②。

玛丽亚给他临终的老父亲擦过身,穿上冰冷干净的衬衫,这时老人说:“我从来不喜欢神甫和修道士。我不能请牧师听忏悔,但是临终前我要净化一下我的心灵。”

“你到街上去,”老人又说,“把碰到的第一个人请到家里来,听取一个临终人的忏悔吧。我想谁也不会拒绝你的。”

街上空无一人。风把落叶刮得满街跑,昏暗的天空落下冰冷的雨点。

玛丽亚等了很久,才碰到一位陌生人。她用颤抖的声音向他转述了父亲的请求。

“好吧,”那人平静地说,“我虽然不是神甫,但没关系。走吧。”

他俩进到屋里。这个陌生人麻利地把凳子拉到床边,坐下来,俯下身,愉快地注视了一下临终人的面孔。

“您说吧!”他说,“也许我不是用上帝赋予的权力,而是用我所从事的艺术的力量,让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轻松下来,并卸下您心灵上的重负。”

“我干了一辈子活儿,直到双目失明,”老人小声说,并把陌生人的一只手拉到自己身边。“干活儿的人是没工夫去犯罪的。我的妻子,她叫玛尔塔,她害上肺病以后,医生给她开了许多种珍贵的药品,还叮嘱要给她吃鲜奶油和无花果,喝滚热的红酒,我于是从杜恩伯爵夫人的一套茶具中偷了一只小小的金盘子,把它砸成碎块卖了。现在回想起这件事心里很难过,我对女儿隐瞒了这件事,一直教育她,别人的东西一点也不要动。”

“伯爵夫人的仆人中有人为这事受到牵连吗?”陌生人问。

“我发誓,先生,绝对没有,”老人回答说,哭起来。“要是我知道黄金救不了我的玛尔塔,我怎么会去偷呢!”

“那好,约翰·梅耶,”陌生人说,把一只手放在老人失明的双眼上,“您在人们面前没有罪。您所做的,说不定还该算是您对爱情奉献的壮举。”

“阿门!”老人小声说。

“现在您告诉我您最后的心愿吧。”

“我希望有人能照顾玛丽亚。”

“这由我来做。您还希望什么呢?”

这时,即将逝去的老人忽然露出微笑,大声说:“我希望能再一次看见玛尔塔,像我年轻时看到她那样。我想看见太阳,看见这座古老的花园百花盛开的春天。”

“好吧,”陌生人说着站起来,走到拨弦古钢琴旁边,坐到钢琴前的凳子上。急促的琴声忽然从岗棚里飘散开来,仿佛千百颗玉珠散落到地上。

“听吧,”陌生人说,“一边听,一边看。”

“我看见了,先生!”老人说着,从床上微微欠起身来。“我看见和玛尔塔相遇的那一天了,那天她由于难为情,打破了牛奶罐。那是冬天,在山里。天空像湛蓝的玻璃一样透明,玛尔塔笑了。她笑了。”陌生人弹奏着,一边看着黑洞洞的窗口。“现在呢?”他问,“您看见什么了吗?”

老人默默地谛听着。

“难道您没有看见,”陌生人一面弹奏,一面匆促地说,“夜由黑变蓝,之后由蓝变成蔚蓝吗?暖融融的阳光已经从什么地方的上空投射下来,您家这些古树的树枝上已经绽开了白色的花朵。依我看,那是苹果树上的花。您看,第一道阳光已经投射到石砌的围墙上,把围墙晒热了,上边直冒热气。可能是浸透着融雪的青苔水气正在蒸发吧。天空变得更高,更蓝,更美了,鸟儿已经成群地从古老的维也纳上空往北飞去了。”

“这些我全都看见了,”老人喊道。老人倒在枕头上,急促地喘息起来,双手在被子上摸索。他气喘吁吁地说:“我像很多年前一样清楚地看到了一切。但是我不能不知道……你的名字就死去。名字!”

“我叫沃尔夫康·亚马德·莫扎特。”陌生人回答说。玛丽亚离开床边,双膝几乎触到地,向这位伟大的音乐家深深施礼。

当她直起腰来时,老人已经死了。窗外已是朝霞满天,洒满湿润雪花的花园沐浴在霞光中。

(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短篇小说经典100篇》,曹苏玲译。有删节)

【注】(1)佛罗伦,旧时佛罗伦萨的金币或银币,后来在欧洲很多国家通用。(2)拨弦古钢琴,十六至十八世纪一种有键拨弦乐器,是钢琴的前身。

1.下列对这篇小说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 交代故事发生在冬天,不仅仅是点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同时意在突出老厨师临死的凄凉,与后文冬天的景物描写相呼应,共同渲染出了一种悲凉氛围。

B. 文章第一段交代老厨师眼瞎的原因及其被弃置,既表现了老厨师工作不严谨,他应该得到这样的结局和惩罚,又与后文写莫扎特给老厨师带来如春天般的临终关怀构成对比。

C. 小说高潮在最后一段,因为此处交代的是老厨师之死,有着浓烈抒情色彩的景物描写也是为了照应开篇语渲染氛围。

D. 小说描写了一则感人的故事:伟大的音乐家莫扎特倾听了即将辞世的盲厨师的心灵忏悔,并用他的音乐让临死的老厨师感受到了抚慰和温暖。

E. 小说的第二段提到的“一架拨弦古钢琴”和第三段提到的“我不能请牧师听忏悔”都是巧妙而又自然地设置了悬念,来增强文章的吸引力。

2.请简要概括老厨师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3.小说用了哪些技巧描写莫扎特的琴声?请简要分析。

 

三、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诉衷情近

柳永

雨晴气爽,伫立江楼望处。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遥认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

残阳里。脉脉朱阑静倚。黯然情绪,未饮先如醉。愁无际。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竟日空凝睇

1.

答:

2.

答:

 

四、名句名篇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论语·微子》中,与陶渊明“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语意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子罕》中形容颜渊赞叹孔子知识渊博,思想精深的两个语句是:_______________

(3)《论语·子罕》中讲艰难困苦的环境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4)《论语·泰伯》中曾子认为只有志向远大、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5)《论语·述而》孔子用浮云作喻,说明君子面对不义之财正确的心态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

 

五、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画线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白恩培夫人轻轻一句话,1500万就挥霍一空变成了她腕上的一只镯子,这样的巧取豪夺,才是对这个时代所有打拼奋斗者的不公。

②没人能完全看懂白云苍狗般的中美关系,连中美外交官和军事将领们恐怕也要不断琢磨:对面的这个国家究竟是谁?

③世界各国因为有不同而需要合作、因为有共识才可能合作。但如果各国彼此视对方为异端,势如水火、动如参商,何来合作?

④90后小伙娶亲地铁当婚车引发了围观,但北京地铁方认为乘客此举无可非议,只要不扰乱地铁运营的正常秩序和不危害其他乘客安全就不会被制止。

⑤宋江正是刀笔吏出身,在那种环境下,为了安身保命,他必须左右逢源。在为人处世上,宋江小心翼翼,谨慎为上,从来不给对方难堪。

⑥全省最大沃尔玛山姆会员店落户惠州,预计2018年9月开业,新闻一播报,惠州市民口耳相传这一喜讯。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⑤⑥    D. ③④⑥

 

六、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也好、家长也罢,都应是学生的人生导师,适度的教育管理和关心才能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B. 我国如今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越来越多老年人壮心不已,发挥余热,退而不休,老有所乐。

C. 由于电影《长城》忙于交代外在情节,叙事有些局促,故事的感染力不够,令许多观众不能产生深切的情感认同,难以入戏。

D. 2011年底,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不得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因此,幼儿园该不该布置书面作业不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而是必须严格执行的规定。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文明与野蛮》从人最日常的吃饭穿衣说到弹琴写字,从中亚土人一分钟捉89个虱子说到法国国王坐在马桶上见客,从马赛伊人拿太太敬客说到巴黎医院里活人和死人睡一床,_①_上下古今,无一不谈,又无谈不妙。但本书带给人的_②_有趣而已,读者_③_能由此认识到“所谓文明人_④_很野蛮,而所谓野蛮人_⑤_倒很文明,认识到文明不是哪一个或哪几个民族的功劳,而是许多民族互相学习、共同创造的;认识到文化的宝贵遗产里掺杂了许多渣滓,要_⑥_提高警惕。”

 

A.

/

不仅

而且

有时

有时

处处

B.

可谓

不只是

有时

有时

时时

C.

那是

不只是

经常

有时

时刻

D.

真是

不仅

而且

有时

经常

/

 

 

A. A    B. B    C. C    D. D

 

七、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不超过15个字。

今天的人们为什么还要读书呢?唐君毅先生曾经打过一个比方,他说书籍是人类文化的一面大镜子,①____________。阅读的过程,就是对知识和思想的反复咀嚼、品味、吐哺,这一知识和思想的绵延和再生产过程,将心灵这面镜子转变为凹凸镜:②__________,心灵是凹镜,从四面八方发散地获取中外先贤的广博智慧;传诸后人时,③__________,穷其一生所学所悟聚焦于一点,为知识的累积增长贡献绵薄之力。如此洞察秋毫而又见微知著,锤炼出思想之纵深。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图是教育部于2016年9月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结构图,请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开头,把这幅图的基本内容改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序合理,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八、材料作文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岁末年初,许多文人都对刚刚过去的2016年都进行了反思。有位作家说:“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人类身处困境之中,但我深信,只要我们的内心深处,对人性之善仍有期待,对真理与美仍有追求,对自身之责任仍有坚守,未来,人类终必获得救赎。现在,我相信行动。即若是风中之烛,每一次细微的点燃,不能照亮他人,也尚能照亮自身。”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结构清晰。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