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高考母题题源10:2017高考新课标1卷第3题:归纳内容要点
一、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仁义礼智信即儒家核心思想三纲五常中的五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它最终聚合为一个核心的价值理念,是中国文化长期发展、传承和选择的结果。

在孔子之前,”“”“”“”“这些术语已经广泛流行,是当时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作为一种品德,最初的含义是爱亲,即爱自己的亲人。孔子论,意蕴丰富,尤重视爱人忠恕仁者爱人扩展了爱亲,使突破了氏族的界限,上升成为人类社会的一般原则。忠恕是仁的具体化。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是,指主动的推及行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是,指出了为仁由己的底线。论的同时,孔子也说。凡合乎道德义理的行为便是,反之便是不义。而,起源于史前初民的宗教祭祀活动,历经数千年传承损益,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将其加工改造成了一整套的礼乐制度。孔子主张恢复周代礼乐,同时又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论语·阳货》),认为不仅仅是形式化的东西;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强调应根植于。孔子讲时轻其仪重其内的态度,为后来儒家的礼学思想奠定了基调。,即聪明、有智慧。孔子所言之,并非一般所说的小聪明,而是一种道德境界。孟子更是明确地将”“”“相提并用,作为君子的四德之一。,则是指诚实守约、言行一致的品德,孔子曾多次论及。到西汉武帝时,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谓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首次将这五者并而论之,称之为永恒不变之道。至两汉之交,五常的提法就固定了下来。尽管后世儒家对五常的解释不尽相同,但孔子的观点一直是他们阐说的根基。

”“”“”“”“诸范畴的阐发,体现了儒家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人不仅有自然性,更有道德性,而后者才是人不同于万物的根本,孔子的、孟子的四德、董仲舒的五常正体现了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

作为传统中国的一种核心价值观,五常摆脱了时空等具体条件的限制,具有普适性,起到了凝聚民族精神、维系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种学说、文化碰撞不断,比如延续两千多年的本土儒、法等学说的对立与斗争,元、清两代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冲突,佛教传入后中华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冲撞等等。但正是因为有了像五常这样的价值理念,中华文明才具有无比强固的凝聚力,能容纳不同的文化元素,将产生于不同生活习俗和社会环境乃至于文明背景差异极大的众多文化融合在一起,使其共聚交融于一个极富弹性的文化结构之中。

今天,我们讲仁义礼智信,不只是认识它曾经发挥的重要历史作用,还应将它作为宝贵的思想资源,为浇灌当代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提供养料。

    (摘编自景海峰《什么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之一,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的界定受孔子思想的影响最大。

B.”“”“”“”“被合称为五常是在汉代,但早在孔子之前它们就已广泛流行,并获得了普遍的社会认同。

C.作为品德的,原意是爱亲,而孔子提出的仁者爱人,使突破了血缘系的界限,上升为人类社会普遍遵守的原则。

D.在的发展历程中,周公是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将史前留传下来的宗教祭祀活动,加工改造成了一整套的礼乐制度。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随着时代的发展,儒家对”“”“”“”“的阐释可能不尽相同,但它们都体现了儒家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揭示了人的道德属性。

B.孔子将视为做人的原则,把忠恕当作实现这一原则的具体方式。恕虽然有异,但都强调将心比心,为人着想。

C.孔子主张恢复周代礼乐,但又认为不能像周代那样只注重玉帛之类形式化的东西,而应让礼植根于仁,这种轻仪式重内涵的态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D.因为有以五常为代表的核心价值观的存在,所以中华文明不但没有在与不同文化的冲撞中崩解或变质,反而能将众多文化融汇其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常观念的聚合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其具体构成来看,孟子的四德观应该对董仲舒五常观的提出有重要的影响。

B.五常恒常不变的意思。儒家学者将仁义礼智信视为恒常不变之道,表明他们认为这五个范畴所体现的人的本质属性具有跨越时空的永恒性。

C.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充满着不同学说与文化之间的碰撞和融合,其中,以中华文化与异域文化的碰撞最为激烈,也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的弹性与包容性。

D.五常作为传统中国的一种核心价值观,对构建当代中国的价值体系也有实际意义,比如,能启示我们要以人为本、传播爱心、恪守底线、重视诚信等。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的弃老习俗

中国各地区都有弃老传说,古时曾流行不养六十花甲老人,令其在寄死窑等弃老洞内自毙的习俗。鄂西北就有弃老传说中的寄死窑遗迹完整存留至今。

徐永安副教授的考察研究结果表明:寄死窑遗址在汉水中游的河岸、山地普遍存在,这些遗址系明显人工开凿,非自然生成。一些地点还存在多口寄死窑密集分布的情况,遗址与传说对应关系十分明确。徐永安通过对弃老洞遗址的考察和对当地老年人的访问,还揭示出60岁老人自死是一种依从于内在民俗信仰而选择的崇高行为,从而寄死窑也成为一个神圣的空间。由此显现出民俗的普遍性特征具有的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巨大控制力量。除鄂西北的寄死窑之外还有山东胶东半岛的模子坟、山西晋中市昔阳县的生藏墓等。由此可以证明,在中原文明的核心地区也存在过这一弃老习俗。诸多事实告诉我们:彼时的弃老习俗,一定有它存在的充分的、合理的理由,而不仅仅是原始民族或人性恶的一种注脚。

为何在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的中国,竟然流行过野蛮的弃老习俗呢?人类的伦理感情、亲情本能,真的就如此微不足道、如此无能为力吗?俄罗斯著名学者普列汉诺夫的《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中说,那些原始民族遗弃或杀死老人,并非由于生性残忍,而是由于野蛮人不得不为自己生存奋斗的那些条件杀死非生产的成员对社会来说是一种合乎道德的责任。这个贯串历史唯物主义的论断,已由大量人类学调查材料所证实,至今仍是我们解开弃老习俗文化之谜的一把钥匙。中国弃老习俗也应作如是观。

弃老习俗不独中国为然,其他国家民族也有。日本电影导演木下恵介拍摄的电影《楢山节考》,讲述以前日本一些贫瘠的山村中,为了节约有限的口粮,60岁以上的老人,要被儿子背到深山里,放在那里让他自生自灭饿死,这就是日本所谓的姥舍て达尔文在非洲考察时也发现过一个遗弃老人的部落,他们总是把年老的妇女放逐到森林里让她们饿死。请教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他们的酋长回答说,妇女是生孩子的,年长的妇女既然不会生孩子,还留着白吃饭干什么呢?古代朝鲜也有这样的习俗。在那种生存资源极为缺乏的环境中,人类奉行的生存战略就是如此残酷。

中国虽在广大地区流行过弃老习俗,然而和世界其他地方相比较,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尊重智慧老人的优良传统。春秋战国时期,老人是个宝的观念就已深入人心。诸子百家大都以老人为师,老人的智慧在这一时期大放异彩。王晓平所著《佛典·志怪·物语》也特地指出: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已摆脱了弃老风俗,《左传》中的晋文公老年的谲诈,蹇叔的预见,都是对老者智慧的肯定。屈原《离骚》中,傅说、吕望、宁戚都是被作为饱经风霜,终被信用的贤者来歌颂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智慧老人治国平天下的历史功绩传闻于世,由此树立起老人是个宝,应孝养老人的普世观念和习俗,由此标志着社会文明的一大跃进。现在的韩国成为了世界上最敬老的国家,也是对这段历史的拨正和超越。

                      根据刘守华《寄死窑的文化谜团:弃老习俗与传说》改写

1.下列对弃老习俗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古时曾流行不养花甲老人,让其在弃老洞内自生自灭的习俗。且至今还有弃老传说中的弃老洞遗迹存留。

B.弃老习俗是生存资源极为匮乏的时代人们为了更好地繁衍后代所采取的不得已而为之的生存选择。

C.从考古资料以及文献记载可以看出,其他国家民族都有遗弃老人的弃老习俗,不独中国为然。

D.世界各民族都流行过弃老习俗,在日本电影《楢山节考》中就有六十岁以上的妇女因不能生育而被弃深山自生自灭的现象。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我国发现的一些弃老遗址,充分证明了历史上传说的弃老习俗确实存在,遗址与传说的对应关系十分明确。

B.哪怕是中原文明的核心地区,也存在过弃老行为,说明当时的弃老习俗,有它存在的充分、合理的理由。

C.普列汉诺夫的论断,充分肯定了原始民族的人性善良和道德责任。学者的调查研究也证明了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D.内在民俗信仰一旦形成,就具有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巨大控制力量,哪怕是残酷的弃老行为,人们也觉得神圣而崇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今的敬老,既是物质文明的体现,也标志着社会文明的一大跃进,同时也是对弃老这段历史的拨正和超越。

B.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敬老的优良传统,老人是个宝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因此,弃老习俗在中国并不具有普遍性。

C.春秋时期的管仲有仓廪实而知礼节的精辟论断,敬老的传统应该起于物质生活条件基本满足的历史时期。

D.人类的伦理感情、亲情本能,在人类奉行的残酷生存战略面前,也会显得微不足道、无能为力。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