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困难 | |
古典诗文中的“扁舟”意象 “扁舟”是中国古典诗文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承载着中国古代文人淡泊世事、悠然自得的情感,形成了独特的扁舟情结。最早的“扁舟”,并非失意文人所特有,也不具备悲凉或者超脱的韵味。《史记》载:“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这里的“扁舟”有隐遁之味,丝毫没有落魄江湖、身处世外的冷寂色彩。 “扁舟”在古代文人眼里,不仅仅是一只小船,它随着无数文人跌宕坎坷命运的无限延伸,演化为一种绝处逢生的处世观。在儒家提倡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准则支配下,古代文人或积极入世,或隐身出世。对于潦倒困厄的人来说,“扁舟”是他们寻求再生的一支苇草。 “漂泊”是古代知识分子的宿命,也是“扁舟”意象的基本蕴含。古代知识分子或为生计、或为科举、或被放逐,他们背井离乡,天涯漂泊,充满无尽的羁旅乡愁。“扁舟”既是游子漂泊的凭靠,也是其羁旅之愁的寄托。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有“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的诗句,其中“扁舟”承载着游子无尽的漂泊之苦和思乡之情。杜甫诗中的“扁舟”意象出现得最频繁,表现漂泊思乡的意绪也最强烈。他诗中的“扁舟”意象,承载着诗人生活的苦难和不幸,是古代知识分子追求理想、历尽艰辛的典型写照。 “扁舟”意象的另一典型蕴含是“自由”。庄子说“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这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现实有太多压抑和束缚,他们渴望在“扁舟”中获得精神的自由。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这一境象,表达了他面对被贬谪的处境,渴望摆脱精神苦闷,追求自由生活的强烈愿望。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以温和沉浸的心态,表达了与苏轼同样的心境:“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一条小船附着于万顷碧波之上,在碧波中自由自在地轻漾,充溢着一种皈依自然、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识”和自由精神。 隐居是古代知识分子仕途失意的无奈选择及功成身退的理想归宿,是他们最后的精神家园。“扁舟”意象中既蕴含着他们人生的理想与期冀,也蕴含着他们失意的痛苦和灵魂的呼唤。范蠡是古代文人功成身退的典范,但更多人却是因仕途坎坷和无奈而萌生隐居念头,使“扁舟”成为他们仕途失意而隐居的一个意象。苏轼被贬黄州,写下“小舟从此逝,沧海寄余生”的诗句,流露出过隐居生活的念头。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表明了他在现实压抑下,欲放浪江湖,过隐逸生活的强烈愿望。 在常见的“扁舟”意象中,无论是矢志漂泊,还是追求自由,抑或是失意隐居,无不是中国古代文人心路历程的写照,虽蕴含仕途坎坷失意的无奈与消极,但为后世树立了忧国爱民、愤世嫉俗、自由洒脱的光辉典范。 1.关于“扁舟”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古典诗文中“扁舟”最常见的意象寄托着中国古代文人淡泊世事、悠然自得的情感。 B. 最早的“扁舟”意象,有着隐遁之味,也充溢着悲凉或超脱的韵味。 C. 在中国古代文人眼里,“扁舟”不仅是一只小船,它演化为文人在跌宕坎坷命运中绝处逢生的处世观。 D. 对潦倒困厄的文人来说,“扁舟”是他们心路历程的写照,是他们寻求再生的一支苇草。 2.关于“最常见的扁舟意象蕴含”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古代羁旅乡愁中,“扁舟”承载着游子无尽的漂泊之苦和思乡之情,成为羁旅之愁的寄托。 B. “扁舟”意象的典型蕴含寄托着古代知识分子追求自由生活、渴望摆脱精神苦闷的愿望,具有一种皈依自然的意识。 C. 常见的“扁舟”意象往往蕴含着古代知识分子过隐逸生活的愿望,让人感受到他们失意的痛苦和灵魂的呼唤。 D. 范蠡和李白、苏轼一样,因仕途坎坷和无奈而萌生隐居念头,使“扁舟”成为他仕途失意而隐居的意象。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 最早的“扁舟”,并非失意文人所特有,它涂满了落魄江湖、身处世外的冷寂色彩。 B. 杜甫诗中的“扁舟”意象,最强烈地表现了漂泊思乡的意绪,蕴含着作者生活的苦难和不幸。 C. “扁舟”意象蕴含着古代知识分子仕途失意的无奈选择及功成身退的理想,成为他们最后的精神家园。 D. 常见的“扁舟”意象蕴含了古代知识分子忧国爱民、愤世嫉俗、自由洒脱的情怀,也流露出了仕途坎坷失意的倾诉。
|
2.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翫。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亲以宠逼,犹尚害之,况以国乎?” 公曰:“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 弗听,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 冬,晋灭虢。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 1.对加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假:借) B. 虞不腊矣。 (腊:岁终祭祀,这里指举行腊祭) C. 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馨:浓郁的香气) D. 大伯不从,是以不嗣。(从:跟随) 2.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 是寡人之过也 ②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 B. ① 以其无礼于晋 ② 宫之奇以其族行 C. ① 桓庄之族何罪 ② 虢,虞之表也 D. ① 师还,馆于虞 ② 且虞能亲于桓、庄乎 3.下列对原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虞公认为:“晋,吾宗也,岂害我哉?虞、虢、晋之间的关系,反驳了虞公的这种错误观点。 B. 文章开头用“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一句来点明事件的起因及背景,接着便通过人物的对话来揭示主题。 C. 宫之奇认为应该实行德政,力谏虞公,这反映了当时国君至上的人本思想。 D. 具有远见卓识的虞国大夫宫之奇,有力地驳斥了虞公对宗族关系和神权的迷信,指出存亡在人不在神,可虞公不听,最终落得了被活捉的可悲下场。 4.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 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 ② 遂袭虞,灭之,执虞公。
|
3. 难度:困难 | |
古代诗歌鉴赏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①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②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 ①诗家:诗人。②上林:古代皇家园林。 1.本诗中的“才”和“半”用得好。请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好在哪里。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
|
4. 难度:简单 |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思国之安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竭诚则吴越为一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4)想谗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吾尝见笑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难度:困难 | |
胡秋原:两岸破冰第一人 (1)1910年出生于湖北黄陂的胡秋原,15岁时考入国立武昌大学学习理工,后因加入共青团,主编《武汉评论》,反对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屠杀共产党人而遭受白色恐怖的追捕。 (2)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回国投身抗战,被任命为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中央日报》副总主笔,以及《东南日报》和《香港时报》总主笔,并任暨南大学、复旦大学教授,创办《祖国》《民主》《政治文化》及《评论》等刊物,宣传全民族抗战。 (3)1948年,胡秋原当选为国民党政府首届立法委员,1950年去台后仍任立法委员、中央研究院研究员、大学教授,独立主办《中华杂志》。胡秋原一生著作等身,达100余种3000余万字。他一生都在为促进中华民族统一奔走四方。 (4)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海峡两岸统一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胡秋原力主两岸和平统一。他曾说,台湾和大陆是一个整体,大陆不能没有台湾,没有台湾便失去屏障;台湾不能离开大陆,离开大陆便成了国际孤儿。两岸必须统一在一起,否则两边都要受到损害。他特别强调:台湾想离开大陆搞独立,不但在政治上不可能,在经济上也做不到,如硬要分裂出去,受苦的还是台湾民众。 (5)1988年4月,胡秋原在台岛发起成立“中华统一联盟”,并被公推为荣誉主席。9月12日,他无视台湾当局“三不”政策,偕夫人敬幼如、长女胡采禾及“统一联盟”代表,由美国旧金山直飞北京,是为海峡两岸隔绝40年后首位赴大陆访问的台湾高层人士,被誉为“两岸破冰第一”。 (6)到达北京的当日,胡秋原就得到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李先念的亲切接见。胡秋原充满激情地说:“20世纪中华民族多灾多难,民族分裂的状况至今依然存在,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尽快地结束这个不幸。于是,我不管‘三不’不‘三不’,就迫不及待地来到这里与主席共商国是。” (7)之后,胡秋原应邀前往北京大学演讲,面对数千名师生,他慷慨激昂地说:“祖国大陆在极短的时间内,能制造原子弹、氢弹和使卫星上天,说明中国人能强;台湾的经济建设,能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说明中国人能富。如果我们中国能够统一,很快就可以富强起来。”话音刚落,全场爆发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8)他穿梭于大陆各地参观、访问,宣扬和平统一的主张,刮起了一股“胡秋原旋风”,也惹恼了李登辉。1988年9月21日,也就是胡秋原与邓颖超握手言统一的第六天,李登辉主持的国民党中常会开除了胡秋原长达50年的国民党党籍。在国民党执政机构中甚至有人叫嚣要“法办”胡秋原。 (9)面对台岛当局的“法办”闹剧,胡秋原十分坦然,在完成行程逾万公里、长达36天的观光访问后,于10月18日凯旋返台。途经香港,他坦然对记者说:“我是公开去内地,我也是很光明地回去,我的话也是公开的,我没有得到共产党什么好处,我不过是讲了国共要谈判,两岸要统一,现在我更加强了这个信念……最重要的是,我是一个中国人,只要中国人不开除我,我做中国人到底了!我相信没有人再开除我的国籍,我还要尽做中国人的力量。” (10)飞机抵达台北机场后,面对数百名欢迎者,胡秋原即席演说,再次强调:“统一是全体中国人的责任,是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将来而筹谋。台湾一旦脱离祖国大陆,无论有多么成功,在国际强权环境下,都没有安全可言,前途都是暗淡的。因此,未来只有朝统一发展。” (11)1990年5月27日,台湾师范大学为胡秋原举行80寿辰演讲会,时年91岁的陈立夫面对上千名与会者微笑着说:“秋原这个人很勇敢,有浩气,他觉得海峡两岸今天应该讲和,不能再相互攻击,结果,他不管三七二十一,一个人忽然跑到北京了……”话音刚落,全场立刻爆发起雷鸣般的掌声。 【相关链接】 ①胡秋原(1910-2004)湖北省黄陂人,著名史学家、政论家和文学家。生平著作等身,达100多种3000余万字。中国国民党党员,台湾资深立法委员,《中华杂志》发行人,中国统一联盟名誉主席。1989年,美国传记学会将胡秋原列入《国际著名领袖人名录》,并颁发奖状。2004年5月4日,94岁的胡秋原荣获“中华文艺终身成就奖”。 ②胡秋原深受顾炎武“明道教世”精神的影响,以天下国家为己任,不畏艰险,屡屡挺身而出,仗义执言,历经顿挫而矢志不渝。非议和谪贬,都无损于他的风骨。郑学稼先生曾说:“胡秋原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镜子。”——(谢远笋《胡秋原——大家精要》)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开头三段主要概述了胡秋原早期的一些经历,突出了他的学术成就,为下文写他促进两岸统一的事迹做铺垫。 B.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因为胡秋原力主两岸和平统一,所以海峡两岸统一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C.1988年9月,胡秋原飞抵北京,成为海峡两岸隔绝四十年后首位赴大陆访问的台湾人士,他也因此被誉为“两岸破冰第一人”。 D.本文主要写了胡秋原的“破冰之旅”。胡秋原在访问大陆期间,从高层到民间,穿梭于各地,宣扬和平统一的主张,影响很大。 E.胡秋原的破冰之举及民族和平统一的主张虽然遭到李登辉政府的强烈阻挠和反对,但也得到了一些知名人士的理解和高度赞扬。 (2)胡秋原认为两岸必须统一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胡秋原为促进两岸的和平统一做出了哪些努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作为“两岸破冰第一人”,胡秋原身上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它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6. 难度:简单 |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宽甸河口的上万株桃树,妖娆多姿,栩栩如生。 B. 为了让学生中考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老师们处心积虑为他们作辅导。 C. 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他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D. 2013年“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传递的正能量,将激励全社会人心向善,见贤思齐。
|
7. 难度:简单 |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杜绝中国式过马路的不良行为,每个人心中都必须绷紧一根安全弦。 B. 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C.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D. 由于全社会厉行节约之风,对高端餐饮企业和星级酒店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
8. 难度:困难 |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旦夕祸福是无所不包的人生课题中的应有之义,任何人不可心存侥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也包括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挫折,例如失恋、婚姻破裂、事业失败 ②人生在世,免不了要遭受苦难 ③它包括个人不能抗拒的天灾人祸,例如遭遇乱世或灾荒,患重病乃至绝症,挚爱的亲人死亡 ④因此,苦难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重大人生课题 ⑤所谓苦难,是指那种造成了巨大痛苦的事件和境遇 ⑥有些人即使在这两方面运气都好,未尝吃大苦,却也摆脱不了那个所有人迟早要承受的苦难——死亡 A. ②⑤③⑥④① B. ④②⑤③①⑥ C. ②⑤③①⑥④ D. ④⑤②③①⑥
|
9. 难度:简单 | |
许多广告词借用了成语、熟语,取谐音换新义,朗朗上口,但却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许多陷阱,请识别下面广告词中的陷阱,并将其还原,写在后面的括号内。 例:空调机——完美无夏(暇) ① 淋浴器——随心所浴( ) ②咳嗽药——咳不容缓( ) ③ 洗衣机——爱不湿手( ) ④蚊 香——默默无蚊( ) ⑤酒 ---- 一抿惊人( )
|
10. 难度:中等 | |
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仿写。 在我国,生肖是一种文化,生活中许多常用语都与它有关系,例如“杀鸡焉用牛刀”,比喻做小事情不值得用大力气;又如“ ”,比喻 ;再如“ ”,比喻 。我国文化博大精深,语言丰富多彩,以上例子可见一斑。
|
11.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忽略可以是一种爱护,可以是一种伤害;忽略可以是一种策略,可以是一种过错;忽略可以是一种高尚的境界,可以是一种卑微的态度。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理解,写一篇作文。 要求:⑴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⑵文体不限。⑶不少于8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