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第5课 离骚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加线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掩   kuā   cǎi   hào

B.谣zhǔ  chì      zhì

C.方yuán  gòu   gāo  

D.杂róu  shāo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对下列画线词语的解释全都有误的一项是

謇朝谇而夕替   废弃贬斥

谣诼谓余以善淫   谣言

宁溘死以流亡兮   突然忽然

忍尤而攘诟    排斥

延伫乎吾将反   伸长延长

回朕车以复路兮   皇帝的自称

进不入以离尤兮   到朝廷做官

苟余情其信芳   苟且

A.①③④⑤⑦ B.①③⑤⑦⑧ C.②④⑤⑥⑧ D.①③④⑥⑦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各项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B.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C.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D.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拔剑撞而破之”中的“破”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余佩之陆离   B.伏清白以直兮

C.民生之多艰    D.余马于兰皋兮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A.怨灵修之浩荡兮   B.伏清白以死直兮

C.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D.固时俗之工巧兮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开创了诗人由集体歌唱到个人创作的新时代

B.我国文学史上素以风骚并称,国风,代指《诗经》,指《离骚》,代指楚辞

C.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有两大优秀传统,其中现实主义的源头是《诗经》,浪漫主义则创始于楚辞

D.楚辞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屈原创制的一种诗歌体裁,另一个是指刘向辑录的屈原作品集。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在繁忙而紧张的高三学习中,父母见微知著的关怀,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使同学们备受鼓舞。

B.现实中许多单位都有感叹自己怀才不遇的人。从管理学角度看,这些人大多因为实际能力不足才得不到上司重视,从而产生抱怨。

C.每个人都向往着一份忠贞不渝的爱情,但由于大家对爱情的理解和表达方式不同,最终的结果也就不同。

D.房子和古董不同,并非越老越好,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老房子犹如美人迟暮,门庭冷落成为必然。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离骚》中,屈原为真理百折不挠、执着追求的精神和品质是我们学习的人物榜样。

B.屈原如同一朵生长在杂草丛里的玫瑰,绚烂而“不合时宜”。他奇异的美让周围的一切感到自惭形秽,但他高洁的光芒也把自己刺得鲜血淋漓。

C.我躺在乌篷小船里,就着一盏昏暗的小马灯读《离骚》。这时,我好像听到了屈原的喘息,仿佛还有他的哭声。

D.日前,“《楚辞文献丛刊》出版暨楚辞文献整理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参加座谈会的有来自海内外的30余位楚辞学专家学者列席了会议。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为恰当的一项是9

    屈原出生于楚国丹阳,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他创立了楚辞,________。政治上,他主张________,对外力主联合齐国、抗击秦国。后来,________,被流放沅湘流域。楚国都城被秦将白起攻破后,________。

他因遭贵族排挤

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他的出现

屈原自沉汨罗江而死

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

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

A.⑤⑥①②④③      B.⑤③②⑥①④

C.⑥③②⑤①④      D.⑥⑤①④②③

 

二、语言应用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幅名为屈原是谁的漫画请描述其内容并谈谈你对漫画反映的内容的看法。

 

 

三、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悔相道之不察兮   观察了解

B步余马于兰皋兮  缓行

C进不入以离尤兮  通“罹”,遭受

D芳菲菲其弥章   更加

2.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诗人后悔自己从政的人生选择想一切从头开始。

B“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用对偶句反复强调自己高尚纯洁、光明磊落的品格。

C“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用夸张的服饰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高洁品格。

D“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诗人将自己与一般百姓形成对比表现自己的坚贞。

3.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2)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屈原列传

《史记》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刺世事。道徳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14.下列语句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于治乱,于辞令   娴:擅长。

B.平其功      伐:夸耀。

C.王怒而屈平     疏:远离。

D.道徳之广崇     明:光明。

15.下列语句加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明道徳广崇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

B.故忧愁幽思作《离骚》    见疑,忠而被谤

C.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出号令   中述汤武,刺世事

D.楚怀王左徒      怀王使屈原造宪令

16.下列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都是屈原写作《离骚》的原因的一项是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

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A.①②⑥ B.③④⑥ C.①③⑤ D.①④⑤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当时朝廷内部邪恶不正的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方正派的人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屈原忧愁深思,作了《离骚》。

B.屈原在楚怀王面前称颂远古的帝喾、称道近古的齐桓公,称述中古的商汤、周武王,目的是讽剌楚国当世没有贤君。

C.屈原文笔简约,言辞含蓄,志趣高洁,品行端正,这些都表现在他的《离骚》当中,文如其人,志洁行廉是文约辞微的基础。

D.屈平正道直行,竭尽忠心和智慧来侍奉君王,却遭到小人离间,处境艰难,怨恨遂生;这是他写作《离骚》的内在原因。

18.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2)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四、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屈原,是一本大书,可以让我们代代翻阅而不能尽其义。物质存在的屈原在公元前278年即已死去,但精神的屈原却永在生长,且日益枝繁叶茂,硕果累累,荫庇滋养着吾国吾民的精神家园。

    屈原的代表作《离骚》,简单地说,既是对士之朝秦暮楚式自由的否定,也是对士之“弃天下如敝屣”的自由的否定,同时也标志着另一种观念——忠的建立。令人稍感吃惊的是,正是这样一位向君权表忠的人,一种桀骜不驯的个性精神却表现得尤其强烈而突出。正是这种矛盾现象,使得屈原几乎在所有时代都会得到一部分人的肯定,又得到另一部分人的否定。

    《离骚》中的句子,充斥着“恐”“太息”“哀”“怨”……骚者,哭也!为时光哭,为生命短暂哭,为短暂的生命里不尽的痛苦、失意哭。注意,他诗中的“民”,也就是“人”,“民生”即“人生”,“民心”即“人心”。他开始从“人”的角度、“人”的立场来表达愤怒,提出诉求。我们知道,《诗经》中的愤怒,往往是道德愤怒,是集体的愤怒;而屈原的愤怒,虽然也有道德的支撑,却是个人的愤怒。屈原很执着地向我们诉说着他受到的具体委屈:他政治理想的破灭,楚怀王如何背叛了他,楚襄王如何侮辱他,令尹子兰与大夫靳尚如何谗毁他……从他的诗中,我们读出了人生的感慨,读出了人的命运,读出了一个不愿屈服的个人所感受到的人生困窘,一个保持个性独立意识的人所受到的压迫,甚至迫害。

    如果说,讲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诗经》,其人生感受的尖锐性大有折挫而略显迟钝的话,那么,怒形于色,被班固批评为“露才扬己”的屈原,则以其“发愤以抒情”《惜诵》、“自怨生”《史记》的诗歌,向我们展示了当个性在面对不公平与伤害时,是何等锋利而深入。这种锋利,当然是对社会的切割;而更重要的,是对自己内心的血淋淋的开剥。伟大的个性,便从这血泊中挺身而起。

    “曾歔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在《离骚》《九章》等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泪流满面的诗人;一个时时在掩面痛哭的诗人;一个面向风雨“发愤以抒情”,对人间邪恶不停诅咒的诗人;一个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行吟泽畔,长歌当哭,以泪作诗的诗人!

    《诗经》的俗世精神很了不起,但从另一方面看,这种俗世精神恰恰消解了个人的意义,阻碍了个性的张扬。它入世的深度恰恰减少了个性的深度。而屈原,在以不堪一击的个体面对命运时,他的个性在绝望中显示的高度、深度与完美却是前所未有的。

    在中国古代,像《离骚》这样华丽的交响乐实在太少。单从篇幅上讲,它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篇。作为抒情诗,能展开如此宏大的篇章,不能不令人叹服屈原本人思想和个性精神的深度和广度。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它形式上的特点。正是由于他自设情节,一首抒情诗才能像叙事诗那样逐层打开。抒情诗有了“情节”,也就必然是象征的、隐喻的。所以,象征和隐喻也是《离骚》的主要艺术手法,比起《诗经》的比兴,屈原“香草美人”的系统性设喻,与上天入地、求女占卜等自设情节的使用,是一次巨大的飞跃。

    不管怎么说,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诗经》中可考的作者也有多位,但我觉得,《诗经》之伟大,乃是整体之伟大,如果拆散开来,就每一首诗而言,可以说精致、艺术、有个性,但绝说不上“伟大”。“伟大的诗人”须有伟大的人格精神,可以滋溉后人;须有绝大的艺术创造,可以标新立异,自成格式,垂范后人。应该说,在这两点上,屈原都当之无愧。

 选自《天纵圣贤》,有删改

1.文中“这种锋利,当然是对社会的切割;而更重要的,是对自己内心的血淋淋的开剥”一句的含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把《离骚》和《诗经》进行比较,是本文的显著特色。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的?请分点概括。

3.请对第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作简要赏析。

4.请根据本文内容和有关文史知识,举例阐述“精神的屈原”“荫庇滋养着吾国吾民的精神家园”这一观点。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