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觉得,中国文化似乎有一个特征,是主体和客体往往会合而为一,按照今天的话来说,很像“行为艺术”。它体现在操守、品行、生活方式、礼仪活动上,当我们看见天坛、地坛,还有那些巨大的青铜器时,也许我们就不难想象,古代那些祭祀的仪式该是多么的宏伟壮观。孔子周游列国,在一个交通特别不发达、人对于距离相当敬畏的年代,一个人坐着马车上路,一个国家接一个国家地宣传他的理论,这不也正像行为艺术吗? 《史记·刺客列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豫让曾臣事智伯,智伯死后他决意为其报仇,第一次刺杀赵襄子未果,被赵放了,豫让将自己毁容弄哑,企图再次刺杀。朋友问:你要报仇,何苦用这种方法,尽可以假装臣服于赵乘机行刺。豫让答:我不能为人臣怀二心。第二次要刺杀赵时被抓住,赵问:你曾是范氏、中行氏的人,他们都被智伯杀死,你为什么只是忠于智伯?豫让答:他们是以奴仆待我,而智伯却是以国士待我,是有知遇之恩,我亦要以国士的品级回报。豫让“请赵之衣而击之”后伏剑自杀。豫让的忠诚有着人性、尊严、情感的美学内容,他的复仇也像是一个艺术仪式,只是这种艺术行为会在时间的流逝中消失,不可能客观地保存下来。。 许多民间的习俗也是艺术化的。我曾目睹过一场葬礼。村子中最壮的十六个男子,先是喝酒,然后大喝一声“起杠”,拾起厚重无比的棺材出发了。在后面跟随的,第一批是家中的男眷,他们用三寸的棍子拄地,弓着腰,发出低沉的呜咽的声音;接下来一批是家中的女眷,她们身披重孝以高音的啼泣诉说着。艺术就是这样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多年以来,这个场景在我的记忆中不断地翻新,让我联想起礼乐中的“乐”。在莫言的《红高粱》中我也见到了相似的葬礼。这种存在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的艺术,同样依附于时间之上,随波逐流。 中国的诗词仿佛对水有一种特别的情感。也许人们用“水”这个字眼的时候,正是在想象那些附在“水”上一去不返的东西,中国人似乎从来不在乎把一一些东西留下来,在他们的眼中,一切都是载在时间上,总在流逝,一旦欣赏之后享受之后,就只能撒手放开,随它去了。我记得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艺术是把不存在的变为存在。中国人却是将有变成无,这大概是我们与他所不同的地方。于是中国文化也就随之变得像行为艺术。 (摘编自王安忆《中华文化与中国出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文化是行为艺术,它有一个特征,主客体往往可以合而为一。 B. 土为知己者死,豫让对智伯的忠诚体现了人性、尊严等美学内容。 C. 艺术存在于人们的日常习俗中,扎根民间,深入人心,久传不变。 D. 因为对水有特别的情感,国人视一切都载在时间上的,总在流逝。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段用天坛、地坛巨大的青铜器及孔子周游列国印证了作者对中国文化的独特的认识。 B. 文章引用豫让复仇的故事,阐述了中国文化很像行为艺术,并指出这种艺术行为不能客观保存。 C. 文章提及自己目睹的一场葬礼以及莫言《红高梁》中的葬礼意在说明民间的河俗都是艺术化的。 D. 对于中国文化,文章从操守、品行、生活方式、礼仪活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并深化了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孔子知道他的周游列国像表演,就不会去一国接一国地宣传自己的理论了。 B. 如果豫让不讲究复仇方式和遵守为人臣不怀二心的道义,他的复仇就可能成功。 C. 以民间习俗形式存在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的艺术,是能够依附于时间之上的。 D. 中国人将有变成无,与文中所提亚里士多德关于艺术的观点似乎是截然不同的。
|
2.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达里诺尔的车辙 刘斌立 在中国的北方,有一片湖,名字叫达里诺尔。 从我记事起,我的父亲就告诉我,他的故乡,就在中国北方的锡林郭勒大草原上,那里有美丽的达里诺尔湖。 我出生在加拿大一个叫桑贝德的小城,我的父亲在他20岁的时候来到这里并认识了我的母亲。离我们家大概5公里远就有一片名叫苏必利尔的大湖,父亲说他之所以选择在这里居住,是因为这里也有与达里诺尔一样的湖水和夕阳落红映衬下的火烧云。 当飞机平稳地降落在首都机场时,我知道终于可以与父亲一起回到他魂牵梦萦的故乡了。我们没有任何停留,几乎是驱车直接从首都机场奔向了北方的草原。我知道不管是我还是父亲,都迫不及待。 当路边的景色渐渐变成了小沙丘和一簇簇的灌木植被丛的时候,我知道我们离草原不远了。 “父亲,这就是这些年新闻上在说的草原沙化吧?”我看了一眼副驾驶座上的父亲说道。 父亲回给我的是他惯常的微笑和沉默。 我看了一眼导航,我们的车正在穿行浑善达克沙地。穿过这片正在沙漠化的地方,我们将进入锡林郭勒草原。而达里诺尔就在草原深处。 前方的道口,终于出现了一块指示牌,“达里诺尔”就在东行50公里的地方。 我猛地一踩油门,开始加速。不知道是激动还是感慨,我竟然忍不住悄悄淌下了眼泪。我不敢转头去看父亲,我更无法知道他看到这些熟悉又陌生的故土是怎样的心境。 达里诺尔就在眼前,已经水天一色。我们到达的时候,正是黄昏,正是那个被父亲回忆了无数次的黄昏。这个蒙古高原上的湖泊,亿万年来就像明珠一样镶嵌在这片净土上静静地等待着她的孩子们。 突然间,落日横亘在湖水与天空之间,把天空的万丈云彩染成了血红。而湖水如镜面般,倒映出天上的映像。我惊呼着抱起父亲,奔向湖边的一座小丘。 我们俩静静地站在那里,任晚霞洗礼。湖面上的点点涟漪悄悄划破了湖面的平静。 “那是天鹅!”我小声惊呼着,生怕打扰了那些精灵。 “父亲,那是你说过的天鹅,达里诺尔真的是天鹅湖!”我的眼泪再也无法忍住,怀抱父亲骨灰盒的双手颤抖不已。 我只能盘腿坐在山丘上,让骨灰盒上父亲永远面带微笑的照片朝着达里诺尔。 “父亲,您不用担心了,您看达里诺尔还是那么地美,这里的水、天空、黄昏,都如您跟我说的一样。我想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也会像您一样热爱这片湖泊。我想我可以如您的愿了。” 我抱起父亲的骨灰盒,慢慢走向湖边。 可远处的一声口哨将我从思绪中拉回。我看见一人一骑飞驰而来。 “你要做什么?”马上的那个蒙古族青年诧异地看着我。 “我们不允许靠近湖水,更不能往湖水里倒东西。”他看着我怀抱着的盒子,说道。 “这是我的父亲,他就出生在这里,我们从遥远的加拿大回到故乡。他想落叶归根。” 蒙古族青年拉着缰绳,在我面前辗转、犹豫着。 “希望长生天庇佑草原,让达里诺尔收留我父亲吧。”我用我父亲曾经祈愿的语言,向他诚恳地请求。 他没有说话,但我看到他眼神里的柔软和敬畏。他点了一下头,掉转马头而去。 如海一般辽阔的达里诺尔,在有节奏的湖水拍岸声中,接纳了我的父亲。这是一个游子落叶归根最好的归宿,也是我父亲的遗愿。 我擦去脸上的泪痕,开车离开湖区。我尽量沿着那条我来时的车辙行驶。希望明年春天,达里诺尔湖畔的这条被我碾压的车辙就会被新的生命覆盖。 我从后视镜里看着车后留下的车辙,从达里诺尔而出,蜿蜒曲折,随着我走向远方,亦如我的父亲和族人们在这里出生,从这里走向远方,但不管到哪里,他们对于故土和自然的热爱,才能让每一个“达里诺尔”生生不息。 我想,这是我父亲留给我的,我也应该告诉我的孩子们。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7年6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父亲选择在桑贝德城定居,并且离城不远处的苏必利尔湖的湖水和夕阳落红映衬下的火烧云与达里诺尔湖的相同,可以缓解他的思乡之苦。 B. 作者在文章中是一步步揭开父亲已经去世的谜底的,直到“我惊呼着抱起父亲”读者才知道,这位父亲已经变成了骨灰。 C. 描写蒙古族青年的笔墨虽然不多,但作用较大,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蒙古族人对故土和自然热爱与守护的一种传承。 D. 文章描写的是一个儿子,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带着父亲的骨灰从遥远的国外回到故乡的故事,表达游子对故土和自然的赤诚之心。 2.请结合文本,谈谈画横线的句子中“车辙”的象征意义。 3.本文画波浪线部分对达里诺尔湖景色的描写在写法上较有特色,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赏析。
|
3.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6月7日,由科大讯飞牵头的863国家考高答题机器人项目内的AI-MATHS高考机器人在成都参加了2017年高考数学的测试,在掐断题库、断网、无人干涉的情况下通过综合逻辑推理平台来进行解题。分别用时22分钟和10分钟答完2份高考数学试卷,分别获得了105分和100分的成绩(满分150分)。考试结果显示:机器人在不依赖大数据的前提下,逻辑分析能力远超人类,但在文意理解、多样性思维上要比人类逊色得多。 “未来5至10年,人工智能将像水和电一样元所不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将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全球的话语权。”科大讯飞总经理刘庆峰说。 (《安徽日报》2017年6月) 材料二 近年来,国际科技巨头纷纷“发力”人工智能领域,国外以微软、谷歌等为首的巨头们已经抢先一步,国内科大讯飞、百度、阿里、腾讯等公司也紧跟步伐。2016年7月,在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人工智能被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中的一项列入规划。 从1956年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到现在已有61年的历史,并经历过至少两个“冬天”。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人工智能仍然走不出实验室。人工智能遭遇的技术瓶颈,一方面有着时代的限制,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人们对它的期待太高。 在脑科学尚未取得重大进展时,受益于互联网和计算机新一代技术创新,人工智能从更加实用的层面进入了发展快车道。互联阏大数据、强大的运算能力和深度学习模式的突破,被认为是人工智能赖以突破的三大要素,它们造就了语音、人脸识别准确率的惊人提升,人机对话像人与人一样更加自然,乃至可以像“阿尔法狗”一样去找寻规律、自我决策。 (选自人民网) 材料三 人工智能生存还是毁灭?是个值得忠考的问题。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预言:“未来100年内,电脑将凭借人工智能把人类取而代之。我们的未来就是这种科技力量和人类智慧之间的较量。”1997年,IBM研制的超级电脑“深蓝”在标准比赛时限内以3.5比2.5的累计积分击败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震惊世界。2011年2月16日,在美国智力竞猜节目《危险边缘》第三场比赛中,IBM另一超级电脑“沃森”以三倍的巨大分数优势力压该竞猜节目有史以来最强的两位选手詹宁斯和布拉德•鲁特,夺得这场人机大战的冠军。理论上人脑的利用率是有限的,但是人工智能的大脑却要容易开发很多,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人工智能都极有可能在未来比人类更“聪明”。 (选自天极网) 材料四 日本人工智能学会在2014年成立了“伦理委员会”,探讨人工智能与社会伦理观的联系委员会认为,如果人工智能朝着与人类能力互补的目标发展,就不用担心人工智能变成“人造烦恼”,“我们不应该致力于发明具有意识和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这样就能绕过人工智能“是机器还是人”这样的伦理难题。 汉斯•乌斯克莱特对本报记者强调说,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不是要取代人类,而是要与人类互补,增强人类的能力。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人类,因为只有人类才具有创造力和目标,而机器只关注如何解决眼前遇到的问题。要让人工智能避免犯下道徳层面的错误,关键在于人类自己。 (《用好人工智能,关键还在人类自身》,选自《人民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高考机器人”考试时,在文意理解、多样性思维方面的表现要比逻辑分析能力逊色得多。 B. 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新代技术的创新,在技术实用的层面,人工智能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C. 面对国际科技巨头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力”,我国科技公司和政府同时积极加入该领域。 D. 人工智能发展之路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历过坎坷,遭遇过技术的瓶颈,受到过时代的限制。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极大地决定人类未来的生活,甚至影响一个国家未来的竞争实力,它受到各国极大的关注与重视。 B. 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的种种思考和忧虑,这些忧虑反过来促进了人类思考合理利用人工智能。 C. 得益于互联网大数据、强大的运算能力和深度学习模式的突破,当前人工智能可以像人一样很自然地识别对方的语言和脸型。 D. 蒂芬•霍金的预言有些危言耸听,因为人工智能打败人类是低概率事件,更何况我们不会致力于发明具有意识和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 E. 人工智能将带来“是机器还是人”这样的伦理难题,但要让人工智能避免犯下道德层面的错误,关键还在于人类自己如何开发和利用。 3.结合材料,请谈一谈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人类。
|
4.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元行钦,幽州人,为刘守光裨将。与李嗣源战于山北,身中嗣源七矢。拔矢而战,反中嗣源。屡败,乃降嗣源。嗣源谓其壮士,以为养子。从战,数立功。庄宗闻其骁勇,取之为散员都部署。庄宗与梁军战,军败而溃,梁兵数百追及,攒槊围之。行钦驰一骑,夺剑断其二矛,斩首一级,梁兵解去。庄宗持行钦泣曰:“富贵与卿共之!”由是宠绝诸将。 赵在礼反,庄宗以为邺都行营招抚使,将二千人讨之。行钦以诏书招在礼。在礼登城谓行钦曰:“将士经年离去父母,不取敕旨奔归,追悔何及?若公善为之辞,尚能改过自新。”行钦曰:“天子以汝等有社稷之功,小过必当赦宥。”在礼再拜,以诏书示诸军。皇甫晖从旁夺诏书坏之,军士大噪。 行钦攻邺无功,庄宗欲自将以往,群臣皆谏止,乃遣明宗①讨之。明宗军城西,行钦军城南。而明宗军变,与在礼合。行钦闻之,退屯卫州,以明宗反闻。庄宗遣李从璟驰诏明宗计事。从璟,明宗子也。行至卫州,而明宗已反,行钦乃系从璟,将杀之,从璟请还京师,乃许之。明宗引兵南,行钦率兵趋还京师。从庄宗幸汴州,行至荥泽,闻明宗已渡黎阳,庄宗复遣从璟通问于明宗,行钦以为不可,因击杀从璟。 明宗入汴州,庄宗不得进。庄宗谓行钦曰:“卿等从我久,富贵急难无不同也。今兹危蹙,而默默无言,坐视成败。我至荥泽,欲单骑渡河,自求总管,卿等各陈利害。今日俾我至此,卿等何如?”行钦泣而对曰:“臣本小人,蒙陛下抚养,位至将相。危难之时,不能报国,虽死无以塞责”。因与诸将百余人,皆解髻断发,置之于地,誓以死报,君臣相持恸哭。 庄宗崩,行钦出奔,为野人所执。刺史石潭折其两足,载以槛车,送京师。明宗见之,骂曰:“我儿何负于尔!”行钦瞋目直视曰:“先皇帝何负于尔!”乃斩于洛阳市。 呜呼!死之所以可贵者,以其义不苟生尔。方明宗之兵变诸将未知去就而行钦独以反闻至于断发自誓其诚节有足嘉矣及庄宗崩不能自决而反逃死以求生终于被执而见杀其言虽不屈,而死非其志也,乌足贵哉! (节选自《新五代史·元行钦传》) 【注】①明宗:李嗣源。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方明宗之兵变/诸将未知/去就而行钦独以反闻/至于断发自誓/其诚节有足嘉矣/及庄宗崩/不能自决而反逃/死以求生/终于被执而见杀/ B. 方明宗之兵变/诸将未知去就/而行钦独以反闻/至于断发自誓其诚节/有足嘉矣/及庄宗崩/不能自决/而反逃死以求生/终于被执而见杀/ C. 方明宗之兵变/诸将未知去就/而行钦独以反闻/至于断发自誓/其诚节有足嘉矣/及庄宗崩/不能自决/而反逃死以求生/终于被执而见杀/ D. 方明宗之兵变/诸将未知/去就而行钦独以反闻/至于断发自誓其诚节/有足嘉矣/及庄宗崩/不能自决/而反逃死以求生/终于被执而见杀/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社稷”原指土地神和谷神,古代君主每年要到郊外祭祀,后来“社稷”成为国家的象征。 B. “断发”,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此处指元行钦想保全生命。 C. “刺史”是中国古代官职名,“刺”,有检核问事之意,主要负责对地方政府进行监察。 D. “先皇帝”是指本朝在位皇帝的已经去世的父亲,这里用“先”表示对已经亡故君主的尊敬,也用来区别现任皇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元行钦作战勇敢,不惧危险。与李嗣源作战时身中七箭,他拔出箭继续作战,反而射中李嗣源;庄宗被梁军包围,元行钦匹马击退敌军。 B. 元行钦忠心为君,深受宠信。庄宗曾抱着元行钦哭着说:“富贵和你共享!”赵在礼在邺城谋反,元行钦没有攻下,也并未因此受到斥责。 C. 元行钦颇有谋略,眼光长远。在和明宗李嗣源合力讨伐赵在礼时,他预见到李嗣源兵变,率军撤退至卫州,并上奏皇帝李嗣源谋反一事。 D. 元行钦誓死报国,但晚节不保。形势危急时,他和众大臣断发发誓,以死报主;唐庄宗遇害后,他却仓皇出逃,后被捉拿,斩于洛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将士经年离去父母,不取敕旨奔归,追悔何及?若公善为之辞,尚能改过自新。 ②臣本小人,蒙陛下抚养,位至将相。危难之时,不能报国,虽死无以塞责。
|
5. 难度:中等 | |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六国论》中借古讽今的诗句是“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是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对秦奢侈靡费而不知怜惜的人发出的愤激的质问。
|
6.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2016年底,丹江石化公司把“年度先进工作者”的最高荣誉投予李文,在亲戚、朋友们采用各种形式进行庆贺之时,他则处之泰然。 ②浦江百姓万众一心,旅进旅退,竭尽心力去呵护这方宜居大地,共建这块精神家园,相信浦江的未来一定会充满光彩。 ③李密为人至孝,敬侍祖母,冬温夏清,出人扶持,乃至为了尽自己的孝心一再推辞朝廷征召,其情甚笃.其人可敬, ④本来是毫无根据的流言,不料传的人多了,竞闹得三人成虎,连公安部门都来调查相关情况了。 ⑤原本只是一场简单的车祸,造成的损失也并不大,但因为大众车主家属在一旁推波助澜,最终导致双方械斗.死伤三人, ⑥一个人做事难免有失误,失误后是马上矫枉过正,迎头赶上,还是遮遮掩掩,畏葸不前,你的态度很重要。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③④⑤ D. ①②⑥
|
7.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年初,阿根廷著名球星梅西到中国参加活动期间,专门和活动现场几个球队的小球员进行了互动游戏,并主动提出与部分球员合影。 B.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自1984年执行第一次发射任务以来,100余颗国内外航天器在这里被送入太空,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多个“第一”。 C.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揭开了世界历史的新篇章,人类社会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出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甚至是人们始料未及的情况。 D. 正反双方各自搜集有关辩题的材料,不仅要搜集同己方辩题有关的材料,还要搜集对方辩题有关的材料,这样才能知己知彼,提高论解水平。
|
8.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 A. 你回去用心准备这次广告业务的资料。放心,我定会玉成此事。 B. 近来,报社稿件不足,请王先生能赐稿一篇,盼复函为荷。 C. 来此几日,我们几个吃住都在你家.多多叨扰,真是不好意思。 D. 感谢你多年的关照,在你生日之际,送上一份薄礼,聊表存心,不成敬意。
|
9.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文段,仿照画线的句子,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相同的椎论方法,句式基本一致,每句不超过50字。 当下,随着教育和就业形势的变化,新的“读书无用论”有所抬头,一些家长认为,付出了成本毕业后还不一定有好收益,现在的大学不用上!暂不论其他方面,只因为付出了成本却暂时没有回报就能否定大学教育的价值吗?婴儿需要父母付出极大的关爱,却不能回报父母什么,难道父母就不养儿育女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育是是关系长久的大事。“风物长宜放眼量”,仅仅以短期的物质收益来考量教育的价值,未免失之狭隘!
|
10.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①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②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③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海明威《老人与海》 ④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簑烟雨任平生。 ——苏轼《定风波》 ⑤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 ——沈从文谈《边城》 ⑥少无适俗的,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归园田居》 以上是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的诗文句子,读了以上句子,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