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不过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例如,他曾经密切地注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最早的《莱因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1847年),《新莱茵报》(1848-1849年),《纽约每日论坛报》(1852-1861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别的什么也没有做,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 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可以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恩格斯写于1883年 1.“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选出对“形成的空白”的正确理解 A. 马克思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太重要了,对他的逝世,人们心理上一时很难接受。 B. 马克思的影响是极大的,人们不久就会发现世界上失去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 C. 马克思主义正日臻完善,由于马克思逝世,将使革命理论的研究出现一段空白。 D. 马克思对人类的贡献极大,他逝世的损失无法弥补,他的位置无人可以替代。 2.全文紧紧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中心论点是( ) A. 马克思逝世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巨大损失。 B. 马克思对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伟大贡献。 C. 马克思不但是伟大的革命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 D. 马克思对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伟大影响。 3.“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对这段话的感情色彩理解正确的项是 A. 这段文字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沉痛悼念之情。 B. “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就出了意外,失去了最伟大的导师和亲密的战友,有痛惜之情,但主要是作者自己深深的自责。 C. 这段文字可看出恩格斯沉痛之中又有敬重、痛惜、宽慰之情,感情细腻而又复杂。 D. 作者受情境所限,以“停止思想”和“永远地睡着了”代替“逝世”,以“两点三刻”“还不到两分钟”渲染内心的伤感和遗憾,虽悲痛而不失自持。
|
2. 难度:简单 | |
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游褒禅山记》 1.下列句中加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拥:持,拿。 B.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平坦。 C.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观:观点 D. 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极:尽情享受。 2.下列句中加线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B.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D.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3.下列句中加线的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 于是余有叹焉 B.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C.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 火尚足以明也
|
3. 难度:简单 | |
阅读课外文言文,翻译两个划线句子。 一巨商姓段者,蓄一鹦鹉,甚慧,能诵《陇客》诗及李白《宫词》、《心经》。每客至,则呼茶,问客人安否,寒暄。主人惜之,加意宠。一日,段生以事系狱,半年方得释,到家就笼与语曰:“鹦哥,我自狱中半年不能出,日夕惟只忆汝,汝还安否?家人喂饮无失否?” 鹦哥语曰:“汝在禁数月不堪,不异鹦哥笼闭岁久?”其商大感泣,遂许之曰:“吾当亲送汝归。”乃特具车马,携至秦陇,揭笼泣放,祝之曰:“汝欲还旧巢,好自随意。”其鹦哥整羽徘徊,似不忍去。后闻,止巢于官道陇树之末。凡吴商驱车入秦者,鸣于巢外曰:“客还见我段二郎安否?若见时,为我道‘鹉哥甚忆二郎’。” (1) 汝在禁数月不堪,不异鹦哥笼闭岁久? (2)乃特具车马,携至秦陇,揭笼泣放
|
4. 难度:简单 | |
补出空缺处的句子。 (1)士也罔极,________。 (2)______,言笑晏晏。_______,不思其反。 (3)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 (4)制芰荷以为衣兮,__________。 (5)山不厌高,________。 周公吐哺,_________。 (6)如怨如慕,_________;余音袅袅,______。 (7)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
|
5.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项是 A. “方宅”句,意思是说围绕住宅的土地有十来亩。方,围绕的意思。 B. “榆柳”两句,描写了榆柳、桃李遍布房前屋后的情景。 C. “暖暖”两句,远村、墟烟构成一幅远景。“暖暖”与“依依”在诗中是近义词,可以互换。 D. “狗吠”两句,描绘了一幅鸡鸣狗叫的农村生活图景,一切那么自然,那么纯朴。 2.对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诗中描绘的都是极为普通的田园生活情景,却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回归田园之后的愉快心情。 B. 诗中用白描手法,简练地勾画景物,从而使诗人感情得到充分抒发,使诗富有画意,生机盎然; C. 诗中描绘的画面质朴、幽静,表现出一种平和、淡远的意境。 D.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句的意境,与汉乐府《鸡鸣》中“鸡鸣高树巅,狗吠深宫中”有相似之处。 3.“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6. 难度:中等 | |
阅读《囚绿记》(节选)一文,回答下面小题 ①我住在北平的一家公寓里。……这房间靠南的墙壁上,有一个小圆窗,直径一尺左右。窗是圆的,却嵌着一块六角形的玻璃,并且左下角打碎了,留下一个大孔隙,手可以随意伸进伸出。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叶,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当公寓里的伙计替我提了随身小提箱,领我到这房间来的时候,我瞥见这绿影,感觉到一种喜悦,便毫不犹疑地决定下来,这样了截爽直使公寓里伙计都惊奇了。 ②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我留恋于这片绿色。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 ③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④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 ⑤可是每天在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⑥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1.下面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 第①段“当公寓里的伙计替我提了随身小提箱,领我到这房间来的时候,我瞥见这绿影,感觉到一种喜悦,便毫不犹疑地决定下来,这样了截爽直使公寓里伙计都惊奇了。”这句话是从侧面反衬我爱绿之深。 B. 第④段第一句“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是个过渡句,在结构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C. “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作者喜欢绿色的原因。 D. “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这句细腻地描写了青藤颜色的变化,真切地反映了作者对青藤绿色渐消的心急和怜爱。 2.在作者眼里,绿枝条有着怎样的特点?写出其中两点并举例说明。 3.选文第⑤段说“植物是多么固执啊”,从文中找出表现其“固执”的理由,并分析这样描写表现力长春藤什么精神品质。
|
7. 难度:简单 | |
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消防工作必须立足于 ,从提高公众的防火意识做起。 ②即使现有的产品畅销,也要 ,抓紧技术储备与新产品开发。 ③如果我们不从小事做起, ,那些细小的苗头最终可能酿成大祸。 A. 防患未然 防微杜渐 未雨绸缪 B. 防患未然 未雨绸缪 防微杜渐 C. 未雨绸缪 防微杜渐 防患未然 D. 未雨绸缪 防患未然 防微杜渐
|
8.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他在新作《世界史》的前言中系统地阐述了世界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观念,并将相关理论在该书的编撰中得到实施。 B.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他非常喜欢茅盾的小说,对茅盾的《子夜》曾反复阅读,一直被翻得破烂不堪,只好重新装订。 C. 《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D. 如果我们能够看准时机,把握机会,那么今天所投资百万元带来的效益,恐怕是五年后投资千万元也比不上的。
|
9. 难度:简单 | |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 别有寄托的友谊,不是真正的友谊,就像打水的竹篮,终将一无所获。
|
10. 难度:简单 | |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词语或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维生素过去叫做“维他命”,①__,维生素就是维持生命的元素。维生素的种类很多,已知的已有20余种,包括维生素A、B、C、D、E等。每个人需要的维生素量很小,②______,人体一旦缺乏了维生素,不仅生长发育要受到影响, ③_______ 。例如缺乏维生素B,就会患神经炎、糙皮病等。
|
11.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有一个年轻人在生活中经常感觉自己怀才不遇。于是,他去访问一位智者:“我怎么才能找到成功大门的钥匙?”那位智者看看他,说:“爱、努力、拼搏、真诚、谦虚、自信、奉献……”这个年轻人恍然大悟,拜别智者,走向自己的成功之路了。 对于“成功的钥匙”你是怎样理解的?请以“成功的钥匙”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