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 ) A. “气者,理之依也”与“理在事先,理生万物” B.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与“存在就是被感知” C.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D.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
2. 难度:中等 | |
我国许多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塞翁失马”“守株待兔”等,都包含了古人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都体现了深刻的哲学道理。这从侧面反映了哲学 A. 源于寓言故事 B. 产生于哲学家的头脑 C. 源于民间传说 D. 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
3. 难度:中等 | |
有一种雷人的“楼盘文化”:挨着臭水沟叫水岸风光;旁边有小土包叫依山而居;周围有荒草地叫无限绿意;弄个喷水池叫英伦风情。这种现象反映了 A.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B. 人的主观随意性 C. 真理的条件性 D. 实践和认识具有统一性
|
4. 难度:中等 | |
英国哲人培根说过:“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他主张打破“偶像”,铲除各种偏见和幻想。这表明( ) A. 真理与权威是相互排斥的 B. 真理要靠科学理论来检验 C. 只有服从真理,才能具有权威 D.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
5. 难度:中等 | |
“是否自主招生”一直是我国教育界争论的焦点,专家、教师、家长等各持己见,莫衷一是。从认识论角度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 ) ①不同认识主体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②真理总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④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
6. 难度:简单 | |
现实世界的空间是三维的,绘画作为平面艺术是二维的。画家在二维平面所画的,只能是三维现实空间中实际物体的一部分,而人脑则通过这个部分将其想象成完整情形。这种现象表明,意识是 A. 对客观对象本质的反映 B. 对客观对象能动的反映 C. 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 D. 对客观对象的直观反映
|
7. 难度:中等 | |
“附着在大地上,你是土壤。沉浮在空间里,你是尘埃”。林希的短诗《土》蕴含的哲理是 ①整体与部分是对立的 ②整体与部分是统一的 ③整体离不开部分 ④部分离不开整体 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8. 难度:中等 | |
“智慧城市”通过智能传感设备将城市公共设施物联成网,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完全对接融合,政府、企业在智慧基础设施之上进行科技和业务的创新应用,城市的各个关键系统和参与者进行和谐高效地协作。从哲学上看,“智慧城市”( ) A. 打破常规,消除事物之间的矛盾 B. 发挥了关键部分对整体的决定作用 C. 遵循了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D. 说明了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
9. 难度:简单 | |
“太极图”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是由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俗称“阴阳图”(见右图),该图看似简单,却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意蕴。其内涵主要有( )
①一分为二的观点 ②绝对同一的观点 ③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观点 ④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的观点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10. 难度:简单 | |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处处闪烁着辩证法思想的光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所蕴含的哲学道理依次是 ①矛盾双方对立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看问题要一分为二 ④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②④ C. ②④①③ D. ②①④③
|
11. 难度:中等 | |
茶叶因生长环境的差异而带有不同的味道,一些品茶专家根据多年的经验品一品便知茶叶的产区在哪里。这表明 ①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就在于矛盾的特殊性 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能动的特性 ③人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的深化和发展的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不在人的意识之外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
12. 难度:中等 | |
2018年2月,我国首颗观测与地震活动相关电磁信息的卫星“张衡一号”发射升空,它主要用于地震前兆信息研究,为未来建立地震监测体系进行前期技术储备。材料主要表明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规律具有客观性 ③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④真理具有相对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13. 难度:中等 | |
仔细阅读《木桶与木板的对话》,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运用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知识分析说明“你能盛多少水,还得由我短板说了算”的合理性? (2)“木桶原理”对我们当前各科的学习作出合理安排,提高学习成绩有哪些启示?
|
14.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简单地靠几档综艺类节目就能完成的,需要打一场持久战。既要形成文化传承接力,又要适时抓着契机,唤醒潜藏在大众血脉中的传统文化基因,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真正活起来、传下去。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方面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事业,积极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 (1)运用“发展的状态”的哲理,简要说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打一场持久战的理由。 材料二:近年来国内史学界围绕着中国抗日战争的开端问题,展开了相当规模的讨论。在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中,8年抗战是指从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的全面抗战;14年抗战则是指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开始的抗战,包含了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九一八事变”不仅标志着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标志着中国人民反抗侵略者的开始,东北军民对抗日战争的巨大付出应该得到重视,时间跨度的增加,是对中国人民连续一贯、脉络清晰的抗战历史的一种恢复和升华。8年到14年不是改变,而是还原历史原貌。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全面真实地反映日本侵华罪行,教育部要求在大中小学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 (2)结合材料,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知识,分析我们将“8年抗战”改为“14年抗战”的原因。
材料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这一过程中,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是其中一个重要着力点。目前全球机器人以12%速度在增长,我国也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消失的岗位有望达到数百万个,这一现象也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以下是同学们的两种观点: (3)就同学们的两种观点,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机器人和人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