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西藏自治区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新疆分校2017-2018学年高二5月月考政治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鲁迅先生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先生的话强调了(     )

A.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B. 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C. 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D. 有这种精神的人就是“中国的脊梁”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2015年10月13日,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做出重要批示强调,要深入开展宣传学习活动,创新形式、注重实效,把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转化为亿万群众的生动实践;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题中观点表明: (         )

学习道德模范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脚踏实地 

精神文明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②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在广西,除汉族外,还居住着壮、苗等11个少数民族,许多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热情奔放。在我国,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它们都是 (           )

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文化之精髓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体现    中华民族厚重文化底蕴的显示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题文)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万卷史书中,字里行间随处可见“家国”二字。无论社会变迁、沧海桑田,不管乡野小农、高官巨贾,人人皆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的规则,在中国人心中总是充溢着“家国”的浩然正气。以下名言诗句中能体现这种家国情怀的是(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②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④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在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全面来临的时代,《红色经典》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商业化改写。由于原作者的革命精神和理想主义的价值观被颠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作为一种当下流行的价值参照系渗透进来,从而使《红色经典》改编出现了许多问题。这启示我们(      )

A. 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流价值取向

B. 《红色经典》原作者的价值观面临被颠覆的危险

C. 发展先进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D. 发展先进文化应该坚持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我国古人崇尚“治身”与“治心”的和谐统一,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则把人的幸福界定为“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的完美结合。上述观点启示我们(  )

A. 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进步    B. 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 必须重视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    D. 必须从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等各方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当前要做到得民心,必须(     )

①以儒家传统民本思想治理国家         

②大力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抑制通俗文化

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④倡导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2014年以加入国际英语行列的词汇中,中式英语(如“long time no see”(很久不见)已成为标准英文词组)贡献了5%至20%,超过任何其他。从中我们感受到(    )

①文化的影响力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增强    ②不同的文化在传播和交融中逐步趋同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④我们应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201579,金砖五国领导人小范围会谈,在专门设计的毡房里进行。毡房是巴什基尔数代人智慧的结晶,毡房装饰着鲜亮的民族图案,四壁上的红色花纹毡子颇见功底。下列对毡房认识正确的是 (     ) 

毡房是巴什基尔民族凝固的艺术  毡房是巴什基尔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毡房是巴什基尔文化的基本载体  毡房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

A. ①④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②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在告别传统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会遭遇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对此,我们应该(     )

①在文化建设中坚持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②加强自身的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③在现代化建设中,坚持以思想道德建设为中心  

④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近期在多地开展的“我是公民”主题活动引起了广泛反响。开展这一活动旨在唤醒每个人的公民意识,“践行责任,拷问良知”。这项活动的开展是(  )。

A. 我国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    B. 加强科学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

C.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D.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新形式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在中国文字博物馆,4D电影《甲骨文》向观众展示着甲骨文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历程。还原古代生活场景时,影院画面、音响和座椅巧妙配合,带观众穿越数千年;讲述甲骨文字形时,立体图形灵活转换,让观众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从中看出

A. 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B.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文化传播

C. 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D.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之所以要反对封建迷信,是因为封建迷信(   )  

具有反社会、反人类又反科学的本质
会麻醉人们的思想,消磨人的意志

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是愚昧落后的产物,与科学背道而驰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置身于文化生活的海洋,邂逅传统与时尚,品味经典与流行,享受文化大餐。我们需要(     )

①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避免不同文化相互冲击  

③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增强抵御落后和腐朽文化的能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他朴实的演唱方式和浑厚的嗓音更被粉丝追捧”表明当今人们对文化需求的特点是(   

①多层次  ②多样化   ③多方面    ④多效益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之际,中央电视台播出了48集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社会各界反响强烈,收视飙红。这将是一部在中国电视剧发展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史诗巨作,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和领袖伟人传记创作的最新重大成果。这说明

A. 文化塑造人,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B. 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民群众真正需要的文化才具有生命力

C. 主流媒体传递正能量,可以提高大众的文学素养

D. 主流媒体才能够满足人民大众真正的文化需求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回眸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巨大发展,这不仅仅在于我国拥有中国道路,也在于拥有中国精神。正是中国精神早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安的魄力。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

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

是中华民族之魂

随时代变化不断丰富发展

可转化为物质力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我们参观兵马俑,可以从中透视中国古代秦朝社会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这说明(   )

A.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B. 精神的东西就是物质的东西

C. 精神的东西与物质的东西没有关系

D. 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杨叔子院士讲过一句话:一个国家,没有先进的科技,一打就垮;没有民族精神,不打就垮。下面对民族精神理解错误的是(  )

A.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B. 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

C. 弘扬民族精神就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D.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民族精神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感动中国》节目以评选年度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为主打内容,让观众深切感受到心灵的震撼和思想的净化。这说明(       )

A.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B.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C. 先进文化才能成为大众的文化

D. 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题文)在中医现代化的口号下,有人把摘除中医传统、简单模仿西医当成中医现代化的方向。可是,失去了传统文化依托的中医,就会如同离开了土壤的大树,只有枯萎和死亡。这表明发展中医:(   )

A. 需要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

B. 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C. 需要体现时代精神

D. 要接受新文化和外来文化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美国人能够较为轻松地对待子女的教育,并不刻意追求高学历、好职业的功利性目标;而中国人一般希望孩子培养成,将来有出息、有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中美两国教育方式的差异表明(  

A.文化差异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优劣        

B.文化差异反映了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

C.一定文化环境中只能产生一种思维方式  

D.文化环境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苍润高逸,秀出东南”的庐山,是一座千古文化名山。东晋画家顾恺之创作的《庐山图》,以艺术的形式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②文化是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一种现象           

③庐山的自然美也是一种文化      ④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A. ①②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③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事实说明(     )

A. 文化的实质是精神力量

B. 中华民族是一个物质和精神都富有的民族

C.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D. 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在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河南省继龙门石窟、安阳殷墟之后的第三处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的确定,既能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能大大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         )

A. 文化与经济相互决定、相互影响    B. 文化与经济发展同步前进

C. 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D. 文化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维吾尔族的《第七木卡姆朱拉》、蒙古族长调《成吉思汗》、纳西族《嫁女调》、鄂西土家族《神农溪纤夫号子》……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语言、曲调和歌声,展现在CCTV舞台上。人们为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而激动,更为音乐盛典丰厚广博的文化内涵而感动。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③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④各民族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七十年前,当从河南黄泛区逃难到西安的难民在千年古都铁道以北找到自己的栖身之地时,他们绝对没有想到,自己无意中将中原文化和独特的饮食习俗连同当地的文化风俗一同带到了我们这座古城。古老的中原文化和关中文化不期而遇,相互兼容,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道北文化。这说明

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文化交流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人口迁徒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博客”一词是从英文单词Blog音译而来,指人们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发表文章,诸如个人的想法和心得,对时事新闻、国家大事的个人看法,或者对一日三餐、服饰打扮的精心料理等,在网络上展示个人空间,积极主动地交友、学习、交流。下列对“博客”这种网络交流方式认识正确的是   (         )

A. 意味着旧的传播方式的彻底消失

B. 能够日益显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C.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D.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传统习俗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是

A.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B.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C.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D.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中国好声音》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选秀节目,更是中国电视历史上真正意义的首次制播分离。它与市场化运作结合,打造媒体、营销、资源整合的产业链条,利用微博等社交媒体,让话题、热点、感动、悬念不断,激发企业、媒体、观众、网民的观看欲望。这表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发展 

③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商品经济和现代传媒的发展能促进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二、图表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老人掉倒扶不扶?84.9%公众坦言扶不扶很纠结

中国青年报对13901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0.4%

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在持续关注与扶老人有关的新闻,20.2%的受访者承认在自己身边有过老人倒地而得不到救助的事情发生。 87.4%的受访者表示“扶老人” 的道德焦虑在当前社会普遍存在,84.9%的受访者坦言自己就存在“扶老人” 的道德焦虑,扶不扶老人很纠结。

结合材料,运用思想道德建设的知识,说明应该如何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社会道德焦虑问题。

 

三、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什么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四、图表题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材料一  我国自古以来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如胡服骑射、完璧归赵、毛遂自荐、破釜沉舟、退避三舍、众志成城……这些成语至今广为人知,广为传颂。

(1)下列表格中的成语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哪些内涵?

成语

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胡服骑射   破釜沉舟

毛遂自荐   完璧归赵

退避三舍   众志成城

 

 

材料: 2015年9月3日,习近平在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前进道路上,全国各族人民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万众一心,风雨无阻,向着我们既定的目标继续奋勇前进!

(2)从抗战胜利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民族精神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要说说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

 

五、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材料一 微博从吃、穿、住、行到揭露时弊、参政问政,已经涵盖了广大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关统计报告显示,2011年底,中国互联网不重复的微博独立用户数将达到1亿,2013年底将达到2.53亿。

材料二  微博的发展推进了草根文化的发展。所谓“草根文化”,就是在民间产生的大众平民文化现象。从一定意义上看,它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体现了文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主流文化进行了辅助和补充。但草根文化良莠不齐,一些不良信息对人的修养、道德建设以及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有腐蚀作用。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传播的角度谈谈你对微博的认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草根文化”。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