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下列程序和要求完成活动内容。(每空1分,共6分)
活动材料:百叶箱1个、温度计1支、数据记录等工具1套。
(1)实践过程:
①按照测定气温要求,将____ _(仪器)放到百叶箱内(该仪器离地面1.5米);
②气温观测时间:北京时间2时、______时、14时、20时;
③记录观测结果(如图为某日的气温观测记录)。
根据上图可知,当天最高气温为_________℃;日平均气温为4次观测结果的平均值,则当天的平均气温为________℃。
(2)归纳分析:一天当中,我国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________时左右,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
(3)延伸拓展:一年当中,我国陆地月平均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7月,月平均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______月。
读“世界地图”,回答问题:(每空1分,共11分)
(1)A地属______洲,主要为______人种,信仰_____(宗教)。
(2)B地属______人种,通用________语。AB两地是人口________区(稀疏、稠密)。
(3)C地主要是____________人种,C地按经济发展水平大部分属____________(发达,发展中)国家。
(4)图中N是___________(填运河名称),它是北美洲与F___________(填洲名)的分界线,沟通了大西洋与M____________(填大洋名称)。
我国南方某校学生开展地理野外实践活动,同学们沿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中虚线所示线路进行考察。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8分)
(1)同学们出发前,量得周村、赵庄两村落之间的图上距离是1.8厘米,则它们的实地距离是______千米。赵庄位于周村的__________方向。
(2)同学们首先对赵庄、周村两村落进行考察,发现两村落选址的共同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并发现两村落古民居的房顶坡度较大,这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____________。(气温高,降水多,降水少)
(3)从A到B经过的地形部位名称是____________(鞍部、山谷、山脊),当先行的第一小组到达B地时,后行的第二小组还在A地,此时两小组所在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___米。若仅考虑海拔高低对气温影响,则AB两地温差应为____________℃。
(4)图中山顶海拔最高不超过____________米。
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8分)
(1)写出图中A地的经纬度:A经度_______,纬度_______。
(2)ABC三地中,位于南半球的是______地,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地,位于本初子午线上的是_______地,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_______地。
(3)从低、中、高纬度地区看,C地在______纬度地区。
(4)从地球上的五带来看,A地属于________带。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6分)
材料一:
材料二:
(1)请从材料二中选择表示该地次日夜间的天气符号: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2)预报中次日的最低气温是____________℃。
(3)预报中的次日夜间:( )
A、下雨的可能性不大B、下雨的可能性大
C、绝对有雨 D、不可能下雨
(4)预报中次日小明早晨上学校时最合适的着装是( )
A、薄毛衣B、棉衣
C、衬衣D、短袖衫
(5)小明妈妈嘱咐他出门上学记得带雨伞,你认为该不该带_________(该,不该)。
(6)在生活中,你能为改善你家乡的空气质量做些什么?______ (写出一点即可)
我国一南极科考队员在南极点由于风大没站稳,向前迈了一小步,那么他:( )
A、向南迈了一步B、向北迈了一步
C、向东迈了一步 D、向西迈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