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处和C处的地形部位名称分别是:...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处和C处的地形部位名称分别是:

A_____C_____

2.图中B.D两处,适合漂流的是___处,适合攀岩的是___处,B处河流的流向大致为自____向____流。

3.甲、乙两山顶的图上距离约是3厘米,即实地距离是_____米。

4.图上表示高度的数字,指的是________高度,甲乙两山顶的相对高度是_____米。

5.图中山坡E和山坡F坡度相比,坡度较陡的是山坡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1.A山脊C鞍部 2.BD东北西南 3.1500米 4.海拔,110米。 5.F,这里等高线密集,坡陡。 【解析】 试题分析: 1.结合图示得知:A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C为鞍部(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D陡崖,适合攀岩.B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是孕育河流的地方,适合漂流.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有的地图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向.使用这种地图,要根据指向标来确定方向.可以判定小河的流向大致为自东北向西南流; 3.用直尺量算可知,甲、乙两山顶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甲、乙两山顶的实地距离==3×50000=150000厘米=1500米; 4.图上表示高度的数字,指的是海拔高度,表示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从等高线地形图上看出,甲山顶的海拔为450米,乙山顶的海拔为560米,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560米-450米═110米; 5.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图中山坡E和山坡F的坡度相比,坡度陡的是F;F处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周期是_______,由于地球公转,产生了_______的变化。

2.当地球公转到D处时,这一天为_____日北半球的节气,太阳直射在_________线,北极圈内有___________现象;这一天泉州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___,季节是__________。

3.下图为同一位置不同时间,玲玲的身影长短变化情况示意图。假设玲玲身高不变,在不考虑方向的情况下,请比较判断:

A.如果是在同一天的不同的情景示意,则更接近正午的是__________填“甲”或“乙”图。

B.如果是在不同季节的正午时刻的情景示意,则更接近冬至日的是__________填“甲”或“乙”图。

 

查看答案

读“五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带和________带,有阳光直射的是________带。

2.热带的范围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线之间;北温带与北寒带分界线的纬度是___________。

3.地球五带中,气候终年炎热的是________带;终年寒冷的是________带。

4.中国大部分属于________带。

 

查看答案

读“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各点的纬度是___________南纬、北纬,经度是__________东经、西经

2.写出A.B两点的经纬度

A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C.D中四点中,位于低纬度的是__________点,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___点。

4.A点在E点的___________方向,B点在E点的___________方向,B点在A点的___________方向。

 

查看答案

如果同学们要到泉州游玩,应该选择哪一张地图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福建地图

D.泉州市旅游地图

 

查看答案

下列地图中能最直观地表示地形高低起伏状况的是

A.等高线地形图

B.分层设色地形图

C.地形剖面图

D.平面示意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