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充分利用各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满足13亿人的温...

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充分利用各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满足13亿人的温饱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参照图中A框的描述完成B框内容。

2在图上找到并描农耕区牧区的界线。

3划分C区域与其他三大地理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

4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商品粮基地名称: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山脉名称:D___________E___________

 

(1)水田,水稻 (2)沿400㎜年等降水量线描划即可 (3)地势(或海拔) (4)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 (5)昆仑山,大兴安岭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图可知,B地区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这里的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2)由图可知,我国的农耕区和牧区的分界线大致是沿400㎜年等降水量线。 (3)由图可知,图中C是我国第一阶梯,这里与其他地区分界的依据是地势。 (4)由图可知,图中①是我国的三江平原,②是我国东北平原之一的松嫩平原,③是位于湖北省的江汉平原,④是位于江西省的鄱阳湖平原,⑤是位于四川省的成都平原。 (5)由图可知,图中D是位于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又是新疆与西藏自治区分界线的昆仑山,E是我国纬度最高的东北-西南走向山脉-大兴安岭。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地形区的有关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政区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数码所代表的省区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数码所代表的省区的简称: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数码所代表的省区的行政中心的名称:⑤____________________

4⑦⑧⑨中,东西跨经度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不是民族自治区的是_,被北回归线穿越的是___________写出省区简称

5我国领土西至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读我国地形区分布图,回答问题。

1填写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区名称:A______高原,在第_____级阶梯上;B_____盆地,C_______高原,在第_____级阶梯上;D_____平原,在第____级阶梯上。

2图中“”表示的区域海拔多在______米以上。

3图中“□”表示的区域,地形以______和______为主。

4“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了我国河流的流向多是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示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2图中B地区与C地区之间的分界线:

___________河流和②___________山脉

3图中③是我国第二长河___________,在④___________省份简称注入海洋。

4图中所示的铁路线⑥是___________线,沿此铁路线从北往南旅行,沿途能见到的景观变化是

A一望无际的平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深秋时节,沿途树木变化:树叶常绿→树叶枯黄→树叶全部脱落

C.阳春三月,沿途见到车站中人群的服装在变多变厚,沿途的传统建筑的屋顶坡度逐渐变小

D.六月,旱地麦浪如金,苹果、梨子初上枝头→河湖众多,鱼池、荷塘、稻田随处可见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线既是我国地势一、二阶梯分界线,也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___地区与其它三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2甲图中③是我国最大内流河,其水源主要是来自___________。B地耕地类型是___________

3结合A、B两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从气候角度简要说明有利于AB两地农业生产的共同优势条件___________

4乙图中山脉___________其北侧属于___________温度带名称。河流④、⑤处有凌汛现象的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其主要依据是

A土地资源不可再生

B.土地资源多种多样

C.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D.人口多,耕地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