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四大地理区域分布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泰州地区属于甲乙丙丁地区中的哪个地区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青藏高原位于图中的哪个区域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甲乙丙丁四个地区,降水量最丰富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丁地区的油料作物主要是
A. 油菜 B. 大豆 C. 花生 D. 甜菜
5.有“黑土地”之称的平原是
A. 长江中下游平原 B. 东北平原 C. 成都平原 D. 华北平原
6.某山脉以北是枣木成林,桃李芬芳,以南是稻田片片, 橘园飘香,请问此山脉位于哪
两个区域的分界线上
A. 甲、乙之间 B. 甲、丙之间
C. 丙、丁之间 D. 乙、丁之间
7.“我的家乡地形平坦,一望无垠,水草丰茂,以生产三河牛和三河马而闻名。"这是小敏对家乡的描述。猜一猜小敏的家乡在上图中的哪个区域?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8.下列山脉中,有一座不是位于丙与其他三个地区的分界线上,这座山脉是
A. 秦岭 B. 昆仑山 C. 祁连山 D. 横断山
(题文)某中学开展“关爱母亲河”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小组通过数据分析、实地考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1)数据分析 读表,黄河________游流经黄土高原,含沙量明显增加。原因:黄土高原土层________(疏松或坚实),植被________,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
(2)实地考察 黄河下游素有“________”之称。原因:黄河进入下游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________(加快或减慢),携带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________。
(3)实验探究 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读图,甲、乙、丙中沙土最多的是________。结论: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植被越繁茂,水土流失越________。因此,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生态建设措施:________。
东北三省是“北大仓”,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东北三省地处亚洲东部,纬度位置较高,大部分地区年均温在8⁰C,以______(选填“上“或“下”),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上,气候具有______特征,河流_____(选填“有“或“无”)结冰期。
(2)东北平原发育了肥沃的_________色土壤,这里人口约占全国的8%,粮食产量却占全国的16%,是我国最大的_______生产基地。在春秋季节,当地农业生产主要面临_____带来的低温冻害。
(3)湿地是草地的一种,被称为“地球之肺”。由于过度开荒,东北三省湿地锐减,导致生态恶化,因此国家决定在当地实施_________还草,建立自然保护区。
(4)煤、铁、石油在自然资源分类中属于________资源,东北三省依托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发展为我国最大的_________工业基地,本区石油储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但产量(如图以大庆为例),从20世纪90年代后逐渐_______。
读左图、右图,回答问题。
(1)华北平原春旱严重,结合济南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分析该地区春旱形成的原因________。
(2)结合资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华北平原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自然条件。(至少两条)
(3)左图阴影区是我国著名的京津唐和辽中南工业基地,两工业基地发展的共同有利条件有哪些?
(4)东北三省冬季降雪的厚度随纬度升高而增大,延吉的纬度比长春低,但降雪却比长春多,为什么?
(5)北京和香港都是缺水严重的城市,请分析他们缺水的自然原因有哪些差异?
读东北三省图,回答问题.
(1)图中铁路线是东北三省联系我国广大地区的一条重要干线,其铁路线名称是________
(2)图中①表示的是________ 平原.
(3)①地曾经是沼泽遍地,人迹罕至的“北大荒”,现在却是我国的“米粮仓”.请简要说明①地区成为我国“米粮仓”的自然条件:________ .
(4)图中②是________ 工业基地.
(5)②工业基地的发展历程是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发展的缩影.1990年以来,②工业基地的许多企业由于设备和技术老化、产品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资 源面临枯竭等问题.竞争力下降,使当地的经济发展速度滞后于沿海发达地区.80年代初期,辽宁省的国民生产总值是广东省的2倍,而现在广东省的国民生产总 值却是辽宁省的2倍.
请依据材料,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供合理的建议:________
(题文)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图民居的名称是________,这种特有的民居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
(2)建造这种民居主要是利用( )
A.风俗习惯 B.地表形态 C.土壤性质 D.降水特点
(3)该地区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造成这种环境问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
人为原因是________。
(4)治理该地区环境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