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全球“人口、粮食和环境”供求关系比较紧张的一个地区。 读下图,...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全球“人口、粮食和环境”供求关系比较紧张的一个地区。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9.36亿(2013年),自然增长率约3%,其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

A. 人口数量少,增长速度慢    B. 人口数量少,劳动力不足

C. 人口数量多,增长速度快    D. 人口数量多,增长速度慢

2.撒哈拉以南非洲一些地区土地肥力下降、草场退化、沙漠面积不断扩大,生态环境恶化。主要原因是

A. 风力过大吹走了表土    B. 由于大量开发矿产,破坏了土地

C. 工业十分发达,污染严重    D. 大量砍伐森林,开垦草原,过度放牧

3.撒哈拉以南非洲存在着严重的人口、粮食与环境方面的问题。对解决上述三种问题都能起到显著作用的措施是

A. 保护森林和草场,严禁乱伐和滥牧    B.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C. 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粮食产量    D. 大量垦荒,增加土地面积

 

1. C 2. D 3. B 【解析】 1.根据题干中“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9.36亿(2013年),自然增长率约3%”,可知:人口数量多,增长速度快。 2.非洲特别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热带草原面积广大,但是由于当地居民大量砍伐森林,开垦草原,过度放牧,致使该地土地肥力下降,草原退化,沙漠面积不断扩大,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3.非洲大部分地区有发展生产的良好条件.目前就整个非洲或多数国家来说,人口密度并不算太高,只要生产力得到发展,丰富的自然资源得到开发,非洲不仅可以供养更多的人口,而且生活水平也会大为改善.从非洲的现状看.一些地区的经济、文化还相当落后,人口增长长期高于经济增长,这就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并引发社会问题.现阶段,非洲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控制人口增长;发展多元化经济;培养科技人才;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科技兴农等,其中控制人口增长是非洲人民面临的最紧迫任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澳大利亚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信息有力地说明了澳大利亚是(    )

A. 天然橡胶的故乡    B. 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C.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D.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2.目前,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柱产业是(    )

A. 采矿业    B. 服务业    C. 农牧业    D. 冶金业

 

查看答案

东南亚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下层空着或放杂物、养牲畜,上层住人,是由于当地气候

A. 终年高温多雨    B. 终年寒冷干燥    C. 终年炎热干燥    D. 终年温和多雨

 

查看答案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将进一步推进国际合作,有力带动周边国家和世界经济发展。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区中, ②所在的海洋通道是(    )

A. 马六甲海峡    B. 红海    C. 霍尔木兹海峡    D. 苏伊士运河

2.中东是“一带一路”上联系中国与欧洲的重要通道。下列有关于中东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发源地 ②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黑海③气候干旱,河流稀少,水资源匮乏  ④波斯湾沿岸油井林立,邮轮进出繁忙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7年3月16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批准“脱欧”法案,授权英国首相正式启动“脱欧”程序。读欧洲西部国家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序号表示英国的是(  )

A.     B.

C.     D.

2.下列关于欧洲西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

B. 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

C. 畜牧业为国民经济的支柱

D. 工业密集,发达国家集中

3.下列旅游景点,位于③国家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

读下图“印度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

1.给印度带来充沛雨水的季风是:(    )

A. 东北季风    B. 西南季风    C. 西北季风    D. 东南季风

2.图中,印度的棉纺织工业中心最有可能是:(    )

A. 加尔各答    B. 新德里    C. 孟买    D. 班加罗尔

3.关于印度的地形地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北部为喜马拉雅山脉    B. 南部为德干高原

C. 中部为印度河平原    D. 地势北高、中低、南缓

4.印度是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其人口总数居世界:(    )

A. 第一位    B. 第二位    C. 第三位    D. 第四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