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读“俄罗斯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符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海洋:A ;...

读“俄罗斯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符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海洋:A     ;B     ;C     

(2)填写下列地理事物名称:

湖泊:D     ;E     

河流:G     

平原:J     

(3)①②③④四个工业区中,位于亚洲部分的是     ;(名称)

以首都为中心的工业区是     .(名称)

(4)⑤     大铁路.

(5)⑥是太平洋沿岸的重要海港     

 

(1)太平洋;北冰洋;波罗的海;(2)里海;贝加尔湖;叶尼塞河;西西伯利亚平原;(3)新西伯利亚工业区;莫斯科工业区;(4)西伯利亚;(5)符拉迪沃斯托克. 【解析】试题本题主要考查了俄罗斯的地理事物、工业、铁路,掌握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工业是解题的关键。俄罗斯地跨欧亚两洲,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大陆的北部,其欧洲领土的大部分是东欧平原.北邻北冰洋,东濒太平洋,西接大西洋,西北临波罗的海、芬兰湾。 (1)有图克户,俄罗斯北邻B北冰洋,东濒A太平洋,西接大西洋,西北临C波罗的海、芬兰湾。 (2)依据位置,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为:湖泊D 里海,是世界最大的湖泊;E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的湖泊;河流G叶尼塞河;平原J 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亚洲最大的平原。 (3)由图可知,图中①是以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②是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业区,③是乌拉尔工业区,④是新西伯利亚工业区。四个工业区中,位于亚洲部分的是新西伯利亚工业区,以首都为中心的工业区是莫斯科工业区。 (4)由图可知,依据位置,图中⑤是西伯利亚大铁路.西伯利亚大铁路横贯亚欧大陆,被称为亚欧大陆桥。 (5)由图可知,依据位置,图中⑥是符拉迪沃斯托克,是太平洋沿岸的重要海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巴西图和澳太利亚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巴西地形区有两个“世界之最”;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高原,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平原。

(2)巴明是世界上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国和出口国,其中    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3)巴西和澳大利亚的人口城市都集中分布在    地区,请根据图中信息.说说两国形成这种分布状况的有利条件有哪些?(至少两条)       

(4)巴西和澳大利亚两国矿产资源都很丰富,其中两国都是    矿储量巨大。

(5)列举一个巴西和澳大利亚不同的地理特征       

 

查看答案

随着人类探险活动的深入,南极大陆不再是难以接近的大陆。结合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读图指出我国中山站所对应的大洋是(    )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

2.目前,己有30多个国家在极地建立考察站,在南极建立考察站主要是为了(    )

A. 科学观翻和实验    B. 观光旅游    C. 寻找矿藏    D. 争夺领士

3.下列做法符合“爱护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一一南极”这一主题的是(    )

A. 去南极大量捕杀企鹅    B. 大规摸开采南极矿产

C. 作为科研基地和平利用    D. 把垃圾掩埋在雪地里

 

查看答案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全球“人口、粮食和环境”供求关系比较紧张的一个地区。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9.36亿(2013年),自然增长率约3%,其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

A. 人口数量少,增长速度慢    B. 人口数量少,劳动力不足

C. 人口数量多,增长速度快    D. 人口数量多,增长速度慢

2.撒哈拉以南非洲一些地区土地肥力下降、草场退化、沙漠面积不断扩大,生态环境恶化。主要原因是

A. 风力过大吹走了表土    B. 由于大量开发矿产,破坏了土地

C. 工业十分发达,污染严重    D. 大量砍伐森林,开垦草原,过度放牧

3.撒哈拉以南非洲存在着严重的人口、粮食与环境方面的问题。对解决上述三种问题都能起到显著作用的措施是

A. 保护森林和草场,严禁乱伐和滥牧    B.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C. 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粮食产量    D. 大量垦荒,增加土地面积

 

查看答案

读澳大利亚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信息有力地说明了澳大利亚是(    )

A. 天然橡胶的故乡    B. 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C.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D.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2.目前,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柱产业是(    )

A. 采矿业    B. 服务业    C. 农牧业    D. 冶金业

 

查看答案

东南亚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下层空着或放杂物、养牲畜,上层住人,是由于当地气候

A. 终年高温多雨    B. 终年寒冷干燥    C. 终年炎热干燥    D. 终年温和多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