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读南北极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城站位于昆仑站的____方向。 (2)...

读南北极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城站位于昆仑站的____方向。

(2)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____,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____。

(3)我国南极地区的四个科学考察站中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站。

(4)两极地区酷寒的共同原因是____。

(5)南极、北极地区相似的方面有____。

①光热资源丰富②水力资源丰富③有人类定居④淡水资源丰富

(6)在南极洲进行科学考察一般都选择2月份,为什么?

 

(1)西北  (2)北极熊  企鹅  (3)长城  (4)纬度高  (5)④ (6)2月份是南极地区的暖季  且有极昼现象 【解析】(1)以南极为中心的南半球图,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顺时针方向,而且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南极长城站位于昆仑站的西北方向。 (2)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为北极熊,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为企鹅。 (3)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科考站有泰山站、昆仑站、长城站和中山站,只有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故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4)两极地区大部分位于极圈内(或纬度高),都非常寒冷。 (5)南极、北极地区都有丰富的淡水资源,且以冰雪的形式存在,故选择答案D。 (6)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站时间都选择在1月至2月的主要原因是此时是南极的暖季,白昼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中东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中东地区位于“三洲五海之地”,“三洲”是指____洲、____洲和____洲,

(2)“五海”主要为____、黑海、____、红海和阿拉伯海.

(3)图中①是____运河,它沟通了____洋和____洋.

(4)中东被称为“世界石油宝库”,其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____及其沿岸地区.

(5)波斯湾运输石油唯一出口是____海峡,被称为“石油海峡”.

(6)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奉为“圣城”的是____.

 

查看答案

读“俄罗斯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符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海洋:A     ;B     ;C     

(2)填写下列地理事物名称:

湖泊:D     ;E     

河流:G     

平原:J     

(3)①②③④四个工业区中,位于亚洲部分的是     ;(名称)

以首都为中心的工业区是     .(名称)

(4)⑤     大铁路.

(5)⑥是太平洋沿岸的重要海港     

 

查看答案

读巴西图和澳太利亚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巴西地形区有两个“世界之最”;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高原,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平原。

(2)巴明是世界上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国和出口国,其中    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3)巴西和澳大利亚的人口城市都集中分布在    地区,请根据图中信息.说说两国形成这种分布状况的有利条件有哪些?(至少两条)       

(4)巴西和澳大利亚两国矿产资源都很丰富,其中两国都是    矿储量巨大。

(5)列举一个巴西和澳大利亚不同的地理特征       

 

查看答案

随着人类探险活动的深入,南极大陆不再是难以接近的大陆。结合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读图指出我国中山站所对应的大洋是(    )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

2.目前,己有30多个国家在极地建立考察站,在南极建立考察站主要是为了(    )

A. 科学观翻和实验    B. 观光旅游    C. 寻找矿藏    D. 争夺领士

3.下列做法符合“爱护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一一南极”这一主题的是(    )

A. 去南极大量捕杀企鹅    B. 大规摸开采南极矿产

C. 作为科研基地和平利用    D. 把垃圾掩埋在雪地里

 

查看答案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全球“人口、粮食和环境”供求关系比较紧张的一个地区。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9.36亿(2013年),自然增长率约3%,其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

A. 人口数量少,增长速度慢    B. 人口数量少,劳动力不足

C. 人口数量多,增长速度快    D. 人口数量多,增长速度慢

2.撒哈拉以南非洲一些地区土地肥力下降、草场退化、沙漠面积不断扩大,生态环境恶化。主要原因是

A. 风力过大吹走了表土    B. 由于大量开发矿产,破坏了土地

C. 工业十分发达,污染严重    D. 大量砍伐森林,开垦草原,过度放牧

3.撒哈拉以南非洲存在着严重的人口、粮食与环境方面的问题。对解决上述三种问题都能起到显著作用的措施是

A. 保护森林和草场,严禁乱伐和滥牧    B.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C. 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粮食产量    D. 大量垦荒,增加土地面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