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滇中调水计划用20年时间建成,是为了引金沙江之...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滇中调水计划用20年时间建成,是为了引金沙江之水缓解滇中缺水,冲刷滇池污染的重大水利工程。

材料二  下图为“滇中调水”线路图。线路①,从金沙江虎跳峡处引水,引水路线长478千米;线路②,从普渡河与金沙江汇合处引水,引水线路长159.4千米。

(1)昆明位于湿润区,却是一个缺水的城市。有关昆明缺水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夏季风活动异常,降水偏少②耕地总面积扩大,需水量增加③河湖污染,水资源浪费④重工业发展迅速,耗水量增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金沙江与         (河流名称)位于同一条干流。

(3)根据材料滇中实施调水计划的目的是           

(4)②路线比①路线短,为什么最终选择①路线调水    

(5)金沙江可以为昆明提供水资源,它还能为昆明提供        资源。

(6)据图分析,云南省除了可以发展种植业,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最适合发展的农业部门还可以是     

 

(1)B (2)长江(3)为解决昆明城市缺水和缓解水污染(任写一条)(4)①线路利用由高到低的地势引水,可以减少工程成本(5)水能资源(6)林业 【解析】 云南省是我国西南地区的省份,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云南省简称云或滇,行政中心是昆明。与缅甸、老挝和越南相邻。 (1)读图及材料分析可知,昆明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属于湿润区,却是一个缺水的城市。有关昆明缺水的原因,昆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风活动异常,降水的季节分布不均匀,污染严重。 (2)读图可知,金沙江是长江上游一段的名称,长江从青海玉树到四川宜宾岷江口,这一段叫金沙江,所以金沙江与 长江位于同一条干流。 (3)根据材料滇中实施调水计划的目的是为解决昆明城市缺水和缓解水污染。 (4)读图可知,①线路的起点位于横断山区,海拔高,利用由高到低的地势引水,可以减少工程成本。 (5)金沙江,全长2316公里。总落差3300米,流经横断山区、高山深谷,虎跳峡江面与山顶高差3000米,水流湍急,水力资源十分丰富,所以还可以提供水能资源。 (6)云南省西部是横断山区,东部是云贵高原,地势崎岖不平,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适合发展林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自然资源种类多,储量大,一向有“地大物博”之说

材料二: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

(1)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①石油    ②水资源   ③土地资源    ④太阳能    ⑤天然气   ⑥小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④⑤⑥

(2)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总量________,人均________。   

(3)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的原则,①~⑤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中最适合发展畜牧业的是____,②类型所在地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

(4)我国北方地区水土资源搭配非常不合理,作为中学生他们应该怎样的实际行动为节约用水做出自己的贡献(至少两条措施)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新世纪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四大工程如下图所示

材料二 中国经济开始进入增长加速期,经济总量的增长,引发对能源的需求增加,专家认为,未来2——3年,中国电力紧张的状况将是一场必然趋势。浙江、上海是缺电的重点地区。

(1)四大工程的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相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水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

能源需求的东西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

(2)四大工程中属于交通设施的工程是   ;此交通线路在2006年7月1日正式通车运行。

(3)我国浙江、江苏、上海所在的地区缺电的主要原因是          (至少两点)

(4)四大工程中对这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的工程是西气东输和               

 

查看答案

我国最大的渔场是        ,所在海域为       ;在我国的大型盐场中,位于渤海海滨的盐场是     

 

查看答案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从时间(季节)分看 ___ 多, ___ 少;从空间分布看 ____ 少, __ __ 少。解决水资源时间(季节)分配不均的措施是:兴建__  ,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是__,比如我国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以及引滦入津、引黄入晋等。

 

查看答案

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方法是________,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有效方法是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