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

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

①昼夜的更替    ②四季的更替   ③运动物体偏向    ④地方时差异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2.图中P地(    )

A. 位于晨线上

B. 位于昏线上

C. 当地时间6时日出

D. 当地时间8时日出

 

1. C 2. A 【解析】 地球自转的绕转中心是地轴,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因地球是个不透明球体,在接受太阳照射下,会出现昼夜差别,同时随着地球的自转,会出现昼夜更替。 1.地球是个不透明球体,在接受太阳照射下,会出现昼夜差别,同时随着地球的自转,会出现昼夜更替,也可以看出地方时的差异,四季的更替是由于地球的公转导致的,不能看出物体运动的偏向,故选C。 2.由图可知,图中P地是位于晨昏线上中的晨线,是处于日出的时刻,但此时是早于6时,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地球上某节气的昼和夜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反映的节气最可能是(  )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2.在图示节气,我们家乡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A. 昼短夜长    B. 昼夜等长    C. 昼长夜短    D. 出现极昼

3.下列地点,一天中最晚迎来日出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

小明于夏至日这一天进行了“立竿见影”的探究活动.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从日出到正午,竹竿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  )

A. 逐渐变短    B. 逐渐变长    C. 先变短再变长    D. 先变长再变短

2.若小明观察到正午时刻竹竿的影子长度为0,则穿过当地的纬线是(  )

A. 赤道    B. 北回归线    C. 北极圈    D. 南回归线

 

查看答案

下面是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四幅图,其中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

观察两幅图,左图阴影为福建省,两者图幅大小相等,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的地区范围较________,右图表示的内容较________

(2)左图比例尺比右图的比例尺________

(3)如果想了解泉州在福建的方位,应选择________

 

查看答案

读某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的比例尺是1:________

(2)林地位于村庄的________方向,养鸡场位于村庄的________方向。

(3)小河流向大致从________流向________

(4)养鸡场到村庄的图上距离是5厘米,则实地距离是________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