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关于下图黄河下游“地上河”形成的自然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A. 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

关于下图黄河下游“地上河”形成的自然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A. 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B. 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

C. 进入下游水流速度变慢,泥沙淤积

D. 下游沿岸居民填河造田

 

D 【解析】 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主要是由于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使黄河泥沙含量大,在下游地区水流变缓,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泥沙沉积于河床,形成地上河;故根据题意选择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内蒙古河套平原有“塞上江南”美称,关于河套平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地处黄河中游    B. 以河谷农业    C. 气候湿热,宜种菠萝    D. 河流有凌汛现象

 

查看答案

中国的邻国众多,下列省级行政区中,邻国最多的是(   

A. 内蒙古自治区    B. 宁夏回族自治区    C.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 甘肃省

 

查看答案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a回答:这是2016年春晚为亿万中国人敬仰的道德模范____族姑娘古丽,她来自____(省区),该民族多信仰____教。

(2)读图b回答:这是____族人,主要分布在____、青海、四川等省区,该民族的传统习俗有____、赛牦牛等。

(3)读图c回答:这是我国跨____(填“纬度”或“经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____,简称____,分布于该省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是____,他们最著名的节日有____大会等。

(4)读图d回答:这是____族的民俗活动____,该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____、____等省区。

 

查看答案

“胡焕庸线”,即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图,也就是现在的“黑河—腾冲线”。读我国人口分布图,回答有关问题。

(1)①地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名称是__  __。

(2)①、②两地中,人口密度较大的是__ __。

(3)“胡焕庸线”的东部与西部,人口分布的特征是__  __。

(4)②地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至少列举两条)__    

(5)图中,A、B两地连线为我国人口密度分界线,其中A地是____,B地是____。

(6)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____。

 

查看答案

读下列省级行政区域轮廓图,完成问题。

(1)上图中与a接壤的邻国是____,e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

(2)b地位于____带,简称是____,与其相邻的直辖市的简称是____。

(3)c地的行政中心是 ____,简称是____,____(填“有”或“无”)阳光直射。与其相邻的自治区是上图中的____(填序号),其简称是____,行政中心是____。

(4)上图中北回归线穿过的省份是____,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区是____,少数民族人口数量最多的省区是____,濒临渤海和黄海的是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