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4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约为1亿吨,人...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4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约为1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约为200千克,200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约为43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约为334千克。

(1)根据材料一,说明我国自然资源具有总量_________、人均占有量________的特征,造成这一特征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计算:200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约是______1949年的_____倍,这说明了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比粮食增长速度______(快、慢)。

(3)为了使我国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我国政府把实行______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4)目前,我国耕地正在逐年减少,请你说出减少的原因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请任意写出两个)

 

丰富(多、大) 少(小) 人口总量大 43 1.67 快 计划生育 人口增长,滥占耕地, 利用不当,土地退化、荒漠化 【解析】 读表中的数据,比较可知,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是丰富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耕地资源等均居世界前列。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多,是世界第亿人口大国,人均占有量少。 (2)根据材料二可知,1949年的粮食总产量是1亿吨,2003年是43亿吨,计算可知2003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约为1949年的43倍。而人均粮食产量2003年是1949年的1.67倍,这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比粮食增长的速度快。 (3)为了使我国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4)我国耕地减少的原因有很多,如人口的增加、土地资源的污染、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等。 该题主要考查我国的自然资源的特点以及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可通过分析图表中的数据结合材料来解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②中国人口基数大,但实行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所以我国人口增长缓慢

③中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

④黑河﹣腾冲线是中国重要的地形分界线.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西藏自治区西部的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千米(      )

A. 1人以下    B. 1~10人

C. 100~400人    D. 400人以上

2.关于我国人口地理分布特点的描述,最佳的是(      )

A. 北纬40°以南地区人口稠密,以北地区人口稀疏

B. 乌鲁木齐——台北一线以南地区人口稠密,以北地区人口稀疏

C. 黑河——腾冲一线以东地区人口稠密,以西地区人口稀疏

D. 东经110°以东地区人口稠密,以西地区人口稀疏

 

查看答案

我国于 2016 年 1 月 1 日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子女的政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年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如图,漫画反映了我国

①人口出生率较低        ②人口老龄化加剧

③人口死亡率较高        ④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我国实施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的积极意义主要是

A. 促进人口大规模迁移    B. 促进乡村城市化    C. 根除人口老龄化现象    D. 保障劳动力供给

 

查看答案

读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由图可知,自20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符合我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A. 人口增长速度减慢

B. 人口数量开始下降

C. 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D. 人口出现负增长

2.下列政策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是

A. 取消计划生育

B. 城市居民迁居农村支援建设

C. 东部居民大量迁居西部

D. 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公民素质

 

查看答案

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东南部人口稠密集中,西北部人口稀疏分散    B. 人口地理分界线是漠河—腾冲

C. 平原、丘陵区人口稀疏,高原山区人口稠密    D. 人口分布较均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