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读“我国沿32°N地形剖面图”,回答相关问题。 (1)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是___...

读“我国沿32°N地形剖面图”,回答相关问题。

(1)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是_______,位于中国与______的边境。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区名称:A________高原, B_________山脉, C__________盆地, D_______平原。

(3)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我国的气候和河流各有何影响?气候__________________;河流_________________

 

珠穆朗玛峰 尼泊尔 青藏 横断 四川 长江中下游 气候:有利于海洋上湿润的气流深入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 河流: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加强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 【解析】 整体该题以读“我国沿32°N地形剖面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中国主要地形区、喜马拉雅山脉和中国地势对中国的影响,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1)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是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的边境。 (2)读图可知,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区名称:A是青藏高原, B是横断山脉, C是四川盆地, D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3)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我国的气候影响:有利于海洋上湿润的气流深入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我国的河流的影响: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加强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我国温度带划分图和干湿地区分布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或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______B_______C________D______

(2)左图中温度带③和④的分界线大体是________(山脉)和________(河流)一线。

(3)左图中⑥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气候。

(4)右图中的干湿地区B和D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_____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5)下列温度带与作物熟制对应正确的是____

A.④——一年一熟                B.③——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C.②——一年三熟                D.⑥——一年两熟到三熟

(6)下列温度带与其主要农作物对应正确的是____

A.④——水稻、油菜                 B.③——春小麦、花生

C.②——冬小麦、棉花                 D.⑥——青稞、甘蔗

(7)图中代号C所在地区的植被是是______

A.森林         B.森林草原        C.草原        D.荒漠草原、荒漠

 

查看答案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位于_______洲的东部,_________洋的西岸。

(2)我国濒临的四个海中属于内海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陆地面积约 _________平方千米。领土最南端和最北端跨越纬度约 ________度。

(4)有一商人欲从图中秦皇岛港把一批煤炭运往海南岛,其途中所经的海域依次为:_____

(5)台湾海峡属于________海域。

 

查看答案

我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读右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地中1月气温低于0℃的是____地,甲、乙两地中降水总量比较多的是___地。

(2)甲、乙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______

A.各月降水都较多                   B. 各月降水都很少

C.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             D. 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冬季

(3)甲地的气候类型属于左图三种季风气候中的___________气候。

(4)我们的家乡黔东南州属于___________气候。

 

查看答案

成语“得陇望蜀”涉及的两个省区是指

A. 陕西省和甘肃省    B. 广东省和广西省

C. 四川省和甘肃省    D. 四川省和陕西省

 

查看答案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A. 华北平原    B. 四川盆地

C. 黄土高原    D. 内蒙古高原

2.图中数字代表的省级行政区与其简称、省会匹配正确的一组是

A. ①——秦——太原    B. ②——鄂——武汉

C. ③——渝——重庆    D. ④——宁——兰州

3.关于图中山脉的描述错误的是

A. 该山脉为东西走向

B. 该山脉是我国1月份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C. 该山脉是我国8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D. 该山脉是我国中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