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读”跨流域调水图”,回答问题 (1)家在北京的小明高兴地对同学说:“我们就要喝到...

读”跨流域调水图”,回答问题

(1)家在北京的小明高兴地对同学说:“我们就要喝到长江水了!”他说的“长江水”来自下来哪个工程:____

A.引黄入晋    B.南水北调    C.引滦入津    D.引黄济青

(2)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从时间上看,我国水资源分配特点是____季降水集中, 从空间上看,我国水资源__________缺,对水资源的利用必须依赖水利工程。

(3)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是指把___水系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_________地区。

(4)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计划取长江水沿_________运河北上到达京津唐地区,这条运河是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在我国其年运输量仅次于______,居第二位。

(5)针对我国水资源严重紧缺的问题,对我们中学生来说,应该怎样做呢?(任举一例)___

 

B 夏 南 北 长江 华北 西北 京杭 长江 不浪费水,节约用水;加强宣传节水的重要意义 【解析】 试题依据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主要知识来解答此题. 【解析】 读图分析可知,家在北京的小明高兴地对同学说:“我们就要喝到长江水了!”他说的“长江水”来自的工程是工程南水北调.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从时间上看,我国水资源分配特点是夏季降水集中,从空间上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对水资源的利用必须依赖水利工程.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是指把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计划取长江水沿京杭运河北上到达京津唐地区,这条运河是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在我国其年运输量仅次于长江,居第二位.针对我国水资源严重紧缺的问题,我们中学生来说,应该不浪费水,节约用水.根据题意. 故答案为:(1)B;(2)夏; 南; 北; (3)长江;华北; 西北;(4)京杭; 长江;(5)不浪费水,节约用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有关部门统计,2009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中,化石能源(主要指煤、石油、天然气)占到90.1%。其中,煤炭占68.7%(约29亿吨原煤,大部分用于火力发电),石油占18%,天然气占3.4%;其他能源消费比重仅为9.9%。可见煤炭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煤炭的开采与消费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如材料二所示的一系列环境问题。

材料二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我国能源消费构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的问题分别是________。   

(3)材料中的“其他能源”中,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蕴藏比较丰富的主要有水能、________能、地热能等。   

(4)我国能源消费构成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量,为改变这种能源消费状况,请你拟一条合理化的建议。________。   

(5)我们每个公民都是能源的消费者,都要树立节约能源的意识,试举一例,你在日常生活中的哪种生活习惯可以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________

 

查看答案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的四大海产是_______、小黄鱼、______、乌贼。   

(2)图中A,B,C是我国主要盐场的示意.其中,我国目前最大的盐场是______(填字母),该盐场位于________海西岸;位于台湾岛的盐场是________(填字母).相对于南方地区的盐场,北方的盐场雨季_______(长、短),更有利晒制海盐。   

(3)我国最大的渔场是位于_______海的_______渔场。   

(4)对我国近海鱼类丰富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______           

A.地跨热带、亚热带、温带,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生长  B.海水深,有利于鱼类活动

C. 寒暖流交汇,各种鱼类云集  D.众多河流汇入,饵料丰富

(5)目前,我国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           

A.限制沿海地区海盐的生产  B.限制海洋养殖业的发展

C.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努力做到捕养结合  D.禁止海上石油开采,以免产生石油污染

 

查看答案

可再生资源是指______的自然资源,非可再生资源是指______

 

查看答案

我国水资源总量少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居世界第________

 

查看答案

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目前我国最缺水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