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将关问题. 材料一 西北地区多高原山地,气候干旱,草场、荒漠...

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将关问题.

材料一 西北地区多高原山地,气候干旱,草场、荒漠、戈壁广布,矿产资源丰富,但经济相对落后,人口密度小(10人/千米2左右).

材料二  华北平原地区,经济相对发达,人口密度大(500人/千米2左右):耕地多,降水偏少,且集中于夏季,是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材料三“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如下图).

(1)图中区域界线C划分的依据是 ______ .

(2)西北地区典型的区域特征是干旱,请结合图示信息分析原因.

(3)说出图中甲山脉一线的地理意义.(至少两条)

(4)图中乙地为我国塔里木盆地,请描述该盆地的地理位置.

(5)西北地区人口稀疏,经济相对落后,为促进其社会经济发展,能否由人口稠密的华北平原地区向西北地区大量迁移人口?请谈谈你的看法.

 

(1)地势;(2)西北地区地处内陆,距海远,降水稀少,因而气候干旱;(3)四大区域中,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4)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麓,东到罗布泊洼地,北至天山山脉南麓,南至昆仑山脉北麓,大致在北纬37°-42°的暖温带范围内 (5)不能;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沙漠广布,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宜大量人口长期居住 【解析】 试题 (1)图中区域界线C为青藏高原边缘线,划分的依据是地势. (2)西北地区地处内陆,气温冷热变化剧烈,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新疆的东部和南部降水甚少,吐鲁番盆地西部的托克逊年降水量仅5.9毫米,是全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新疆西北部因受西风气流的影响,降水略多一些.由于海拔较高和云量较少,本区成为太阳辐射高值区.本区河流稀少,且大多数是内流河.总的来说,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四大区域中,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河流有冰期与无冰期的分界线;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的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4)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麓,东到罗布泊洼地,北至天山山脉南麓,南至昆仑山脉北麓,大致在北纬37°-42°的暖温带范围内. (5)因为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沙漠广布,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宜大量人口长期居住,因而不能由人口稠密的华北平原地区向西北地区大量迁移人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平均海拔最高的是(   

A. 南方地区    B. 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查看答案

下图是我国某省轮廓图,读图回答问题。

1.在西安市最可能品尝到的当地风味小吃是(

A. 糌粑    B. 过桥米线    C. 海鲜粥    D. 刀削面

2.秦岭沿线1月的平均气温约为(

A. ﹣5℃    B. 0℃    C. 5℃    D. 10℃

3.图中M处位位于黄土高原,该处的地表形态是(

A. 千沟万壑    B. 雪山连绵    C. 崎岖不平    D. 辽阔坦荡

 

查看答案

不同类型的区域划分,有不同的地理界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昆仑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B. 秦岭一淮河是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C. 黑河一腾冲线以西人口稠密,以东人口稀疏

D.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我国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查看答案

小芳追随“舌尖上的中国Ⅱ”镜头从上海出发,游览各地,品尝美食,结合图中信息,下列说法不可信的是(  )

A. ①线路人们饮食习惯以大米为主    B. ②线路经过我国四类干湿地区

C. ③线路穿越地势第三、二、一级阶梯    D. ④线路端午节有赛龙舟、吃粽子习俗

 

查看答案

我国的国土幅员辽阔,因纬度位置、海拔和海陆分布等自然地理因素不同,造成地区之间自然差异。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根据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类型的不同,我国大致可划分为四大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是( )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