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A _...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A ______B______F______

(2)将图中的比例尺用文字式表示出来: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的等高距为______米,图中A点和D点的相对高度为______米。

(4)图中小溪的流向大致是______,在图示地图中,我们是根据______来判定方向的。

(5)从C点和E点都可以到达A点,其中比较省力但费时的是从______点到A点,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1)山峰 陡崖 山谷 (2)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 (3)100 570 (4)自西北向东南 指向标 (5)C 此处等高线稀疏,是缓坡 【解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A山顶(或山峰),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B陡崖,E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故其为山谷,是形成河流的地方。 (2)据图可知,图中比例尺为1:10000,即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 (3)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 A处的海拔是670米,D处的海拔是100米,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670-100=570米。 (4)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有的地图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向.使用这种地图,要根据指向标来确定方向.可以判定图中小溪的流向大致是自西北向东南流。 (5)从C点和E点都可以到达A点,从C点到A点的等高线相对稀少,故其坡度较少,故其但其中比较省力,但由于距离长,故其比较费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图,回答问题:

(1)请在图一中适当位置标出地球公转方向.______

(2)B、C两点位于地球上五带中的B________带、C________带,一年中太阳直射两次的是________点.

(3)A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一天中A、B两点先看到太阳的是________点.

(4)当太阳直射A点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________处,此时北极圈内会出现________现象.

(5)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乙处时,南半球处在________季.

(6)地球由公转轨道的丙处向丁处运动过程中,新疆的白昼将变________(“长”或“短”),获得的太阳光热也将逐渐________(“增加”或“减少”)

 

查看答案

2013 年, 我国提出了建设 “一带一路” ( “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战略构想,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叉。读图回答问题: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a--b--c--d依次经过的海或洋的名称是( )

A. 大西洋一印度洋一黑海一地中海    B. 印度洋一太平洋一红海—阿拉伯海

C. 太平洋—阿拉伯海一红海一黑海    D. 太平洋一印度洋一红海一地中海

 

查看答案

人类对地球海陆分布的认识,经历了极其漫长的过程。早期,人们只能认识人类足迹和视野所及的地方,直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人类对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才有一个基本正确的认识。下图为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按①②③的数字顺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B.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C.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D. 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亚洲    B. 大洋①将缩小,大洋②将扩大

C. 地球表面以海洋为主,陆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D. 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查看答案

读东西半球海陆分布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半球    B. 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大西洋

C. ①有“热带大陆”之称    D. ②③两大洲之间以苏伊士运河为界

 

查看答案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28.2°N,84.7°E)发生8.1 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此次地震的原因是(  )

A. 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B. 亚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C. 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压

D. 非洲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压. 非洲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