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800mm等降水量线与1月份那条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 A. 16℃等温线 B...

800mm等降水量线与1月份那条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

A. 16℃等温线    B. 8℃等温线    C. 0℃等温线    D. -8℃等温线

 

C 【解析】 根据秦岭与淮河的地理意义,进行分析解答。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耕地中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等。结合题意。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结合地貌、气候这两大要素,可以把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分成四大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四大自然区与其突出的区域特征组合正确的是(    )

A. 北方地区高温多雨    B. 南方地区四季分明

C. 西北地区干旱    D. 青藏地区冰川纵横

2.关于西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整个自然区均属于内流区域    B. 地处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

C. 整个自然区都属于非季风区    D. 是我国陆地边界最长的地区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千万年来,藏羚羊在广袤的藏北高原生活,与高原恶劣的天气做斗争,成为高原的优势物种。但是仅仅因为它们身上轻柔细软的皮毛能编织“沙图什”的披肩(“沙图什”是波斯语“羊毛之王”,其最高售价为4万美元一条),国际“黑手”深入到中国藏北大肆屠杀藏羚羊,使藏羚羊濒临灭绝。

材料二  青海省略图。

(1)材料中的藏北高原地区位于_____高原北部,现在该地区成立了②____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________等珍稀野生动物。

(2)现在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成立于2000年8月19日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指的是a._____,b._____,c._____

(3)湖泊d.______,是我国最大的______湖和______湖。

(4)图中铁路为______,城市①是______

 

查看答案

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北方地区、南方地区之间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西北地区、青藏地区之间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北方地区、西北地区之间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填“季风因素”“地形因素”或“气候因素”)

(2)北京位于四大地理分区中的___________地区,由于受到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降水___________ (填“高于”或“低于”)400毫米,属于___________ (填“季风区”或“非季风区”),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

(3)图中“高原之舟”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地区, “沙漠之舟”主要生活在___________地区。

(4)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以耕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区域是__________地区和_________地区。

 

查看答案

读“我国甲、乙两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区地理位置不同,自然条件差异大。参照图中对甲地区的描述,图中乙处应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①河为____________,②河为____________,造成两河水文特征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

(3)新疆主要的农业部门是____________。制约该地区种植业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

(4)甲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为输出该地区的天然气资源而建成的能源工程是________;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该能源工程对乙地区经济发展有什么意义____

(5)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郊农业蓬勃发展,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_____(填字母)。

A.市场需求        B.水热条件  C.交通便利        D.劳动力变化

 

查看答案

读西北地区简图,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山脉:A______,B______。高原:D____________城市:E______

(2)盆地C中,分布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______河,河水主要来源于______和山地降水。下图中能代表这条河流流量变化的是______

(3)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盆地C中的___沙漠下,埋藏着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为输出这里的天然气,国家建成了著名的“西气东输”工程,这项工程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意义是______。(双项选择)

A.缓解水资源紧张    B.防止水土流失

C.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D.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