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的水利工程的名称是______,是解决我国水资源...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的水利工程的名称是______,是解决我国水资源_______的有效办法。

(2)此工程分为三线,其中A是  _______线,B是________线,两条输水线路主要解决___________地区的缺水问题。

(3)A线调水工程的水源地丹江口水库位于长江的支流______上,B线调水工程沿_____输水,两线在输水过程中需要开挖渠道的是_________填代号)。

(4)C是长江干流上的_______水利工程,该工程与黄河上的_______水利枢纽一样在防洪和水资源的调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南水北调 地区分布不均 中 东 华北 汉江 京杭运河 A 三峡 小浪底 【解析】 本题考查了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的措施。 (1)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如图,目前规划上的南水北调工程,将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 (2)南水北调工程的西线、中线、东线三种调水方案,其中A是中线,B是东线,两条输水线路主要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3)A中线方案由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开挖新渠道,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经郑州、石家庄等城市一直流向北京、天津。B东线方案是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引长江水,沿着京杭大运河苏北段和沿途河湖北上,在山东西部穿过黄河,进入河北再抵达天津、北京。 (4)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已兴建了大量水库,用于调控水量,提高防洪、抗旱能力,并扩大灌溉面积。长江干流上的C三峡水利枢纽是我国最大的水库,小浪底水库是黄河干流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下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丙、丁四幅图片中反映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问题的是_________,反映我国水资源面临的问题的是__________

(2)图甲的意思是:__________用地快速扩张导致________面积缩小了,针对这类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产生该问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试举一例),为此,我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

A.推广滴灌技术             B.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C.跨流域调水               D.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4)图丙中遭到砍伐的是__________资源,该资源的破坏除了导致沙漠面积扩大以外,还容易导致_______问题,为此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

(5)图丁中小朋友的做法与建设_________型社会不相符,生活中,如果你遇到上述现象,请你告诉他,我们的人均该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________,请你节约它。

 

查看答案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一向有“地大物博”之说。

材料二  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

(1)下列属于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是(    )

①石油   ②水资源  ③土地资源  ④太阳能   ⑤天然气  ⑥小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2)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总量____________,人均____________。

(3)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①是  ____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____,③是______________,④是______________,⑤是难以利用的土地。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原则,①~④代表的土地类型中最适宜发展畜牧业的是___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在我国山区的是___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在我国湿润、半湿润地区的有______________填代号)

(4)我们所在地区水土配合不佳,缺水现象非常严重。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实际行动为节约用水作出自己的贡献?(至少提出两项措施)

 

查看答案

下图阴影部分是我国不同类型农业用地的主要分布地区,表示我国耕地分布地区的是(    )

A. ad    B. cd    C. ab    D. abcd

 

查看答案

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

A. 东部平原地区    B. 西南地区

C. 高寒荒漠地区    D. 西部的半干旱地区

 

查看答案

图中景观属于农业用地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