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水稻是一种喜温喜湿的农作物,热带一年能收获三次,亚热...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水稻是一种喜温喜湿的农作物,热带一年能收获三次,亚热带一年可以收获两次,温带一年收获一次。在降水多的地方适宜种植水稻。

材料二 我国沿北纬32°地形剖面图。

(1)图中①地形区的大部分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和难利用土地,主要农业部门是____

(2)说明制约①地大部分地区发展种植业的自然因素_____________

(3)②地形区水能资源丰富,简述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③山脉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名称:西侧是____,东侧是______

(5)说明④地形区适合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

(6)④地形区水稻一年收获___次,利用材料说明_____________

 

草地 畜牧业 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位于阶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形平坦,水热条件优越 两 亚热带一年可以收获两次 【解析】 (1)①是青藏高原,大部分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和难利用土地,主要农业部门是畜牧业。 (2)①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制约发展种植业的自然因素是: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3)水能资源丰富水能丰富的原因是位于阶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4)③是巫山,西侧是四川盆地,东侧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5)④是长江中下游平原,从地形,水热条件分析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地形平坦,水热条件优越。 (6)④地形区水稻一年收获2次,因为该地是亚热带,亚热带一年可以收获两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亚欧大陆桥是指东起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的连接多国、横贯亚欧两大洲的铁路线。今天的亚欧大陆桥被誉为“现代丝绸之路”,促进了我国与中亚、欧洲的经贸往来,对亚欧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

下图为亚欧大陆桥的东段。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亚欧大陆桥在中国的铁路线包括A_____线、B____线。

(2)小明从连云港到乌鲁木齐,觉得一路上嘴唇越来越干的原因是___

(3)将下列亚欧大陆桥经过地区的地理事物的序号,按照从东向西的顺序排列:________

①华北平原 ②黄土高原 ③天山山脉 ④河西走廊

(4)下列城市中,亚欧大陆桥没有经过的是____

A.徐州    B.郑州    C.石家庄      D.西安

(5)修建铁路B和C时,因为自然条件所造成的困难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我国纵横交错的山脉和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又使祖国各地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序号代表的山脉是: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

(2)山脉③以东的农业类型主要是_____,以西的农业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

(3)图中甲、乙、丙三大高原,地面崎岖不平,岩溶地形广布的是______,该区域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有____等。

(4)上面右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图。从因地制宜的角度考虑,适宜发展林业的是_____(填字母),理由是___________。适宜种植花卉蔬菜的是____(填字母) 理由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从自然环境差异看,中国也可以分为三大自然地理区,只有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才能实现健康、协调发展。

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________(省区全称);②________河;③______(山脉)。

(2)参照方框中银川的描述,完成济南的内容。

(3)根据图一资料判断甲乙丙三地中     地位于青藏高寒区,并说明理由             

(4)依据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原则,根据图例,A区域为         (电力工业或种植业),原是           。B区域为          。(电力工业或种植业)

 

查看答案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是(  )

A.     B.     C.     D.

2.图中信息显示京津唐工业基地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是(  )

A. 科技发达    B. 工业基础雄厚

C. 海陆交通便利    D. 煤、铁资源丰富

 

查看答案

读“中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不属于该区域重要工业部门的是(  )

A. 钢铁 B. 造船

C. 石油化工 D. 甘蔗制糖

2.关于该区域发展工业的条件,说法错误的是(  )

A. 工业基础好 B. 水资源丰富

C. 海陆交通便利 D. 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