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北极燕鸥是候鸟(如图),当北半球是夏季的时候,北极燕鸥在北极圈内繁衍后代,当北半...

    北极燕鸥是候鸟(如图),当北半球是夏季的时候,北极燕鸥在北极圈内繁衍后代,当北半球冬季来临时,燕鸥便开始长途迁徙。它们向南飞行,越过赤道,绕地球半周,到南极洲,在这儿享受南丰球的夏季,直到南半球的冬季来临,它们才北飞,回到北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北极燕马每年在两极之间往返一次,行程均为(  )

A.1万千米 B.2万千米 C.3万千米 D.4万千米

2.当北半球是夏季的时候,北半球各地(   )

A.出现极昼 B.昼夜等长 C.昼长夜短 D.昼短夜长

3.北极燕鸥向南迁徒也越过南回归线,南回归线的纬度是(   )

A.23.5°S B.23.5°N C.66.5°S D.66.5°N

 

1.D 2.C 3.A 【解析】 地球的半径分为赤道半径和极半径,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极半径为6356千米,赤道半径略大于极半径,所以周长约为4万千米,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1.由题目可知,北极燕鸥每年往返两极一次,也就是每一次是从北极飞到南极,两次行走的路程是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故选D。 2.地球上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半球来回移动,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当北半球是夏季时,太阳是直射在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故选C。 3.北极燕鸥向南迁徙也越过南回归线,南回归线的纬度是23.5°S,23.5°N是北回归线,66.5°S是南极圈,66.5°N是北极圈,故选A .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中阴影A与阴影B的面积比正确的是( )

A.阴影A>阴影B B.阴影A<阴影B

C.阴影A=阴影B D.无法比较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一,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十年来我国人口年均增长率为0.57%,人口增长已进入低生育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三低”模式。

(1)第五次人口普查______省人口居全国第一位;第六次普查,______省居第一位。

(2)两次人口普查,山东省人口总数均居第________位,2010年江苏的人口密度约______人。(保留整数)

(3)两次人口普查的五省中人口减少的是____省,主要原因是_______(自然增长率低、劳务输出);10年间增长最快的是____省,共增长了_____万人,该省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A.矿产资源丰富      B.制造业发达、就业机会多

C.地形以平原为主     D.邻港澳和东南亚

(4)人口总数前五位的省级行政区主要位于我国的_______(东部、西部)。

 

查看答案

读“影响我国的季风示意图”及“我国东部部分城市气候类型图”,回答问题。

             

(1)根据风向判断,左图反映的是_____ (冬、夏)季风。

(2)从右图各城市气温曲线图可以分析得出,我国冬季气温分布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主要原因是受___________(纬度、海陆、地形)因素的影响。

(3)据图可知,我国的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__(季节)。

(4)在右图的四幅图中,与家乡南通气候类型最为相似的是________图(填字母代号)。

(5)我国东部季风区水热配合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读我国主要山脉分布图及沿36°N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的地势特征是__________;山西省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级阶梯上。

(2)图甲中F山脉是___,该山脉北侧是_____(地形区),南侧是____(地形区)。

(3)图甲中山脉B是____,是图乙中第___级阶梯的界山;该山脉东侧的省区、地形区分别是__________

(4)图甲中C是______盆地,属于_________气候。

 

查看答案

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黄河发源于__________山,它注入的海域A是_________

(2)图中的B__________湖是中国最大的湖泊,也是最大的咸水湖。

(3)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是图中的_________,中、下游分界点是 图中的_______,黄河的水能主要集中在______游河段。

(4)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其泥沙主要来自①②③④四个河段中_________河段所在的流域。

(5)黄河下游流经半湿润地区,气候较湿润,却没有支流,试说明原因:__________

(6)①②③④四个河段中,有凌汛现象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