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了《巴黎协定...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了《巴黎协定》。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水污染导致全球二氧化碳猛增    ②燃烧矿物燃料放出大量二氧化碳

③植被破坏导致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    ④使用太阳能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2.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的主要危害是

A.海洋污染加剧,鱼类大量死亡 B.地震、火山爆发发生的频率上升

C.紫外线辐射增强危及人类健康 D.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1.C 2.D 【解析】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有关的现象,是由于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 1.水污染不会导致全球二氧化碳猛增,所以①错误;燃烧矿物燃料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放出大量二氧化碳,所以②正确;植物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功能,植被破坏导致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所以③正确;太阳能是清洁能源,使用太阳能不会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所以④错误。故选C 2.海洋污染加剧,鱼类大量死亡是水污染造成的,所以A错误;地震、火山爆发是地质灾害,全球气候变暖是气候现象,不会地震、火山爆发发生的频率上升,所以B错误;臭氧减少会导致的紫外辐射增强,所以C错误;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引起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沿海低地被淹没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所以D正确。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中国北京开幕。大会标志图形部分主体形态由牡丹花衍生而来,按照亚洲地理位置的分区将标志设计成互动的花瓣状图形,并将抽象的人的形态融入其中,形成了人与人之间手牵手连接沟通的视觉效果,象征亚洲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对话,亚洲人民携手共建命运共同体。

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大会标志的花瓣状图形,代表亚洲有

A.6种联合国工作语言 B.6个民族

C.6个地理分区 D.6种气候类型

2.亚洲文明大会的召开

A.缩小了自然环境的差异 B.利于形成文化的一致性

C.促进了亚洲地区间经济合作 D.隔断了与其它大洲联系

 

查看答案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但却有规律可循。下图为世界人口各纬度所占比重图。读图和表,完成下面小题。

1.从表中可知,世界人口分布最多的地形类型是

A.丘陵 B.平原 C.高原 D.山地

2.图中显示

A.世界上约95%的人口分布在北半球 B.北纬30°~40°地区人口密度最大

C.北纬20°~30°地区人口数量最多 D.南半球几乎无人居住

3.高纬度地区人口数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候 B.河流 C.地形 D.植被

 

查看答案

下图为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

A.南回归线经过的大陆两侧气温相同 B.南极圈以南地区气温均低于-10℃

C.南温带与南寒带相比,等温线更稀疏 D.南半球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升高

2.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主要影响因素为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地形 D.人类活动

 

查看答案

下图为北美洲年平均降水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一线降水分布规律是

A.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B.自西北向东南递减

C.自东南向西北先增加后减小 D.自西北向东南先增加后减小

2.下列城市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A.华盛顿 B.圣弗朗西斯科 C.墨西哥城 D.安克雷奇

3.该大洲与南部大洲的分界线是

A.苏伊士运河 B.白令海峡 C.土耳其海峡 D.巴拿马运河

 

查看答案

当地时间12月9日下午,澳大利亚东南方向的新西兰怀特岛,火山突然喷发并造成人员伤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位于新西兰附近的地点是

A. B. C. D.

2.新西兰位于

A.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C.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D.板块的内部,地壳运动活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