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通水缓解了沿线群众的生产生活用...

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通水缓解了沿线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困难。

材料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路线图”(图A)、“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地形剖面示意图”(图B)和“我国南北方水土组合状况比较图”(图C)。

 

(1)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相比,中线工程的一大特点是全线基本实现自流输水,输水成本低。中线能自流输水的原因是_

(2)太行山以西的地形区是________

(3)为缓解北方地区用水紧张,除南水北调外,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

①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②治理水污染,加大循环利用

③积极发展节水农业,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

④利用先进钻探技术,大量开采深层地下水

⑤加强宣传,提高节水意识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

 

南高北低 黄土高原 B 【解析】 造成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是造成我国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取水,因为水源地地势更高,目的地的地势更低,中线线路是南高北低,可以一直向北自流引水。 (2)太行山以西是我国四大高原中的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3)为解决北方地区用水紧张问题,除南水北调以外,还要做到:①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②治理水污染,加大循环利用;③积极发展节水农业,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⑤加强宣传,提高节水意识;④利用先进钻探技术,大量开采深层地下水是不科学的,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中国水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河流名称:A________,E________

(2)图中字母所标注河流中,属于内流河的是_;汛期最长的是________(填字母)

(3)河流E起源于_(地形区),上游和中游的分界是湖北省的_(城市)

(4)河流C和E分别位于我国重要分界线秦岭-淮河的南北两侧,两河的共同水文特征:________

 

查看答案

读“黄河流域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祁连山的走向是________

(2)图中甲地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湖泊_

(3)图中①和②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它们因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其中②是_平原。

(4)为了解决北方缺水问题,我国正在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_,该工程的东线(如图所示)主要是利用_运河输送,北达山东与天津。

(5)黄河下游,河床逐年抬高有“________”之称。下列关于形成这种特殊景观的自然原因,叙述错误的是___

A.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B.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

C.进入下游水流速度变慢,泥沙淤积

D.下游沿岸居民填河造田

 

查看答案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地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北京_______ 月份降水最多,北京的年降水量比吐鲁番_________(多/少),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 。

(3)看图分析,北京郊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读“中国政区与山脉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_(山脉),②________(地形区),③________(岛屿),④________(省区),⑤________(内海)

(2)数码①与淮河一线与我国1月_℃等温线和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该线以北地区耕地类型为________,作物熟制为________

(3)数码④区有中国最大的盆地_

 

查看答案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A处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引起该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自然原因有________(写两点)

(2)为了加强A地区的生态环境,如图中甲乙丙实验,图中显示森林、草原的作用是______

①防风固沙

②防止水土流失

③涵养水源

④维护生物的多样性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②

(3)C地省级单位的简称是_,该处大部分位于_(干湿区).

(4)B处不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_______.

A.地震B.台风C.洪涝 D.寒潮

(5)下列有关南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南海位于热带地区,有丰富是渔业等生物资源

B.南海在行政区域上属于广东省

C.南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D.黄岩岛及其南海是我国固有的领土,不容他国侵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