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读下面两图,回答问题。 甲图:我国东部地区春季、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百分比等值...

读下面两图,回答问题。

甲图:我国东部地区春季、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百分比等值线分布图。乙图:我国北部水资源、土地、人口及耕地占全国总量百分比图。

(1)据甲图分析,我国南、北方相比,春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百分比最大的是_____地区。

(2)图甲中A地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对当地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是容易造成_____灾害。

(3)图乙中水资源最缺乏的地区是_____;人地矛盾最突出的地区是_____,该地区由于水资源分布少,加上_____等社会经济因素,水土矛盾也比较突出,为缓解用水紧张,该地区实行的措施主要有_____等。

 

南方 旱涝 西北地区 黄淮海地区 耕地比重大,人口稠密,工业发达 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等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读图分析作答即可。 (1)据甲图分析,我国南、北方相比,春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百分比最大的是南方地区。 (2)A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夏季风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 (3)图乙中水资源最缺乏的地区是西北地区;人地矛盾最突出的地区是黄淮海地区,该地区由于水资源分布少,加上耕地比重大,人口稠密,工业发达等社会经济因素,水土矛盾也比较突出,为缓解用水紧张,该地区实行的措施主要有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长江、黄河分布图。

材料二 长江流域湖泊面积、森林覆盖率、水土流失面积变化。

材料三 黄河不同河段水文站测得的河流含沙量。

(1)长江和黄河均发源于   高原,长江和黄河的流向均大致是自西向东,其主要原因是     

(2)材料二所反映的问题给长江下游河段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等。

(3)据材料一和材料三分析,黄河泥沙主要来自  (”“”)游河段,针对该河段的忧患,应采取的措施是                         

 

查看答案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按要求写出图中数字代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①省区的简称是_____,②省区的行政中心是_____,③_____(海域),④_____(海峡)。

(2)A、B两河流中,有凌汛现象的是_____(填代号),有“水能宝库”之称的是_____(填代号),其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该河流的_____河段。A河流下游流经半湿润地区却没有支流,其原因是_____

(3)C界线是_____的分界线,大致与我国_____㎜年等降水量线吻合,以西除青藏高原以外的大部分地区是_____气候。

 

查看答案

根据我国某省级行政区2010年基本图标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

数量

面积(万平方千米)

39.4

人口(万人)

4596

国境线长度(千米)

4060

海岸线长度(千米)

0

平均海拔(米)

2000

1月平均气温(℃)

>0

降水较多的月份(月)

5~9

年降水量(毫米)

1000~1500

 

 

(1)该省级行政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级阶梯。

(2)该省级行政区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

(3)该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构成中,_____所占比重最大。

(4)该省级行政区与④省区都有面积较大的草地分布。目前,我国草地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___,可采取的治理措施有_____

 

 

查看答案

读下面甲、乙、丙三图,回答问题。

(1)甲、丙两国地势起伏变化有共同之处,据图分析其共同之处是_____

(2)甲、丙两国农业生产区域性特征显著,农业机械化程度都很高,其有利于实施机械化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

(3)牛仔裤耐磨耐脏,选料多为粗棉布。图丙数码①、②代表的农业带中,能够为生产牛仔裤提供原料的是_____。(填数码)。

(4)甲国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煤、铁是重要出口矿产。试分析煤、铁的分布特点对该国有什么好处_____

(5)乙国北部平原地区由于气候过于湿热,人口_____(稠密、稀疏)。该国最显著的人口特征是_____人种数量多,著名足球球星罗纳尔多就属于该人种。

(6)丙国东北部地区钢铁工业发达,利用图中信息说明其原因_____

 

查看答案

比较我国主要运输方式的运量和速度的关系,说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运输方式为

A. ①铁路、水运、空运、公路

B. ①公路、空运、铁路、水运

C. ①水运、铁路、空运、公路

D. ①公路、空运、水运、铁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