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序号代表的山脉是:①_________②____...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序号代表的山脉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一中山脉③以东的土地资源类型主要是_________,以西的土地资源类型主要是_________

(3)图中甲、乙、丙三大高原,地面崎岖不平、石灰岩地形广布的是_______该区域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有___________

(4)图二中A地区地形为_________ ,当地为____________气候。

(5)图二中B区域发展为城市的有利因素为________________

 

秦岭 喜马拉雅山 耕地 草地 乙 泥石流、滑坡、崩塌(答出一项即可) 丘陵 亚热带季风 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解析】 我国纵横交错的山脉和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又使祖国各地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 (1)读图可得,①是秦岭,②是喜马拉雅山。 (2)图中可知,图一中山脉③是大兴安岭以东是东北平原,它的土地资源类型主要是耕地,以西是内蒙古高原,它的土地资源类型主要是草地。 (3)图中甲是青藏高原、乙是云贵高原、丙黄土高原三大高原,地面崎岖不平、石灰岩地形广布的是云贵高原,该区域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有泥石流、滑坡、崩塌。 (4)图二中A地海拔在200米以上,地表不平坦是丘陵,当地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亚热地季风气候。 (5)图中可知,B区域发展为城市的有利因素为地形平坦 ,水源充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中国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A所在区域气候类型是___,北京的气候特征为____

(2)B分界线大致与______一线吻合,它同时是______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和1月_______℃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3)A所在区域属______ 集中产区,农作物熟制为______或一年三熟。B分界线以北所在区域属________集中产区。

(4)北京的年降水量比吐鲁番的__(多、少),影响两地降水差异最主要的因素是_______

 

查看答案

读“长江经济带的范围、交通及资源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长江发源于我国第_______级阶梯的青藏高原,注入______(海),全长6300千米,干支流形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通航里程长,被称为“_”。

(2)A是我国最大的水电站,其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B城市(省会)是___,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当地属于____(温度带),根据干湿状况,当地属于____地区。

(4)长江中下游地区多___灾害,从长江干流水文特征来分析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

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为季风区,其它地区为非季风区。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列要求。

(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大体和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__

(2)图中我国沿30°纬线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自东向西依次为____、林业和____________

(3)图中甲、乙、丙、丁四条河流中,位于非季风区且属于外流河的是____,其最终注入___________(大洋)。

(4)丁河流M河段,受_____位置影响,初春或初冬时节水位猛涨,形成______。丁河流下游河段的忧患主要表现为_____,在当地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如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分布示意围。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山东鲁花集团生产花生油的原料主要来自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东南沿海

2.我国糖料作物分布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A.南甘(甘蔗)北甜(甜菜)----气温

B.南甘(甘蔗)北甜(甜菜)----降水

C.北甘(甘蔗)南甜(甜菜)----气温

D.北甘(甘蔗)南甜(甜菜)----降水

3.图示说明我国农业生产应该遵循的原则是

A.科技强农 B.因地制宜

C.合理灌溉 D.决不放松粮食生产

 

查看答案

读下面“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南水北调”东线的水源主要来自

A.淮河 B.黄河

C.大运河 D.长江

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受益地区是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

3.西线方案经过的地区

A.高山峡谷 B.黄沙漫漫

C.地势坦荡 D.茫茫戈壁

4.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A.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B.夏秋多,冬春少

C.南多北少,西多东少 D.春夏多,秋冬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