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晷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某校利用假期时间组织同学们去故宫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观察了放置在太和殿前的日晷,并绘制了日晷计时示意图(左图)。右图为参观当日的太阳光照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右图可知,同学们是利用__________(寒假/暑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参观当日,太阳直射的地点在______(南/北)半球,极昼现象出现在_____(北极/南极)地区。全球白昼的面积______(大于/等于/小于)黑夜的面积。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为______(昼长夜短/昼短夜长),从参观这一天到新学期开学期间,北京白昼长短的变化是_____。(选择填空)
A.逐渐变短 B.逐渐变长 C.先变短,后变长 D.先变长,后变短
(2)一天中从日出到日落,晷针投影长度变化的规律是先变____(长/短),再变_____(长/短)。根据左图可以判断,同学们观测日晷的时间接近______(日出/中午/日落)。
(3)影响北京故宫日晷计时效果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等。
有“北京最美乡村”之称的X村坐落于北京西郊。因其历史悠久、建筑独特,近年来成为了京郊旅游的热门景点。左图为“X村所在区域等高线地形图”。阅读图文资料,完 成下列问题。
(1)左图中的等高距为_____米。该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是_____。一名游客从游客服务中心出发,沿公路步行至A处观看山腰处的溶洞。其行进的方向大致为先向______,再向_____,其步行距离约为_____米。步行的过程中,该游客感到一直在_____(上坡/下坡)。 溶洞的海拔高度约在_____米。
(2)右图为该游客拍摄的村落照片。村落前面被一道弓形墙围绕,中部被一条弧形大墙分为上下两部分,放眼望去,呈现独特的元宝形态。推测该游客的拍摄地点位于左图中的_______(B/C/D)处,判断的理由是_____。(至少答出2点)
(3)该村落堪称山区院落民居的典范。村中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的院落,这些院落小巧精致, 组织紧凑。院落形状以四合院为主,多坐北朝南,院中屋舍在南面设置窗户,其他三面设置 砖墙。主要是因为这里属于_______气候(填写气候类型),四季分明,夏季_______,冬季_______(填写气温特征)。屋舍在南面设置窗户有利于冬季______,其他三面设置砖墙有利于减少冬季的_____风(填写风向)的侵袭。
下图为“中国、印度两国人口数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1951年至2015年
A.印度的人口总数匀速增加 B.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持续加快
C.中国净增加人口少于印度 D.两国人口数量差异逐渐增大
2.人口数量过多带来的影响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北京中轴线代表着我国古代在都城建设中的最高成就。北京某中学同学开展了考察北京中轴线的地理实践活动,读“北京中轴线手绘图”,完成下面小题。
1.北京中轴线上最能体现古都地域文化特色的是
A.古色古香的街巷胡同 B.小桥流水的城市公园
C.高大雄伟的宫殿建筑 D.四通八达的古代运河
2.中轴线影响下,北京城市空间布局的特征是
A.南北对称 B.自由 C.东西对称 D.开放
3.下列属于北京传统民居的是
A.四合院 B.竹楼
C.土楼 D.碉楼
下图为“地球夜晚灯光图”,图中白色部分代表夜晚的灯光。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灯光较密集的大洲是
A.欧洲、北美洲、亚洲 B.非洲、大洋洲、南美洲
C.非洲、亚洲、南美洲 D.大洋洲、北美洲、欧洲
2.影响灯光强弱的主要因素有
①人口密集程度 ②经济发展水平 ③森林面积大小 ④旅游资源数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全球海陆分布的特点有
A.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陆地多集中分布于北半球
C.北极地区主要为陆地 D.海洋被陆地分为四部分,互不相连
北京某学校计划举办郊游活动,同学们查询了近期的天气情况,如表所示,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表中的天气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5日多云,空气质量较差,需带好口罩
B.16日气温降低,为阴雨天气,请带好雨具
C.17日东南风强劲,外出请远离广告牌
D.18日天气晴朗,气温日较差最大,注意增减衣物
2.从15日到18日
A.气温持续降低 B.风力逐渐增强
C.空气质量变差 D.天气转晴
3.从天气情况考虑,表中四天最适合郊游的是
A.15日 B.16日 C.17日 D.18日
4.同学们在此季节来到郊外,可能会看到
A.樱花盛开 B.荷叶田田 C.枫叶正红 D.白雪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