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大致是______...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大致是____________一线,大致与我国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

(2)在①、②、③三地中,“黑土地”是指______(填序号),“黄土地”是指______(填序号)。C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

(3)D地区自然环境的突出特点是______。C地区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_______

(4)图b所示区域工业发展条件优越,区域内及周边地区有丰富的______、铁、石油等矿产资源,有利的条件还有_______(答出一个方面即可)。

(5)读图C,不合理生产方式带来的环境问题有________,请提出解决相应问题的合理化建议_______

 

秦岭 淮河 800 ① ② 青稞 干旱 高寒 煤 交通便利 大气污染 多植树造林、尽量减少煤和石油的燃烧、积极探索新能源来代替煤和石油的燃烧等 【解析】 该题以读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京津唐工业基地图和生产钢铁工业的图片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中国主要农业、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典型的自然环境的特征,京津唐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不合理生产方式带来的环境问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1)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做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读图可知,A是北方地区,B是南方地区,C是青藏地区,D是西北地区。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两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大致是秦岭-淮河线,大致与我国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 (2)读图可知,①是东北平原、②是黄土高原、③是云贵高原;“黑土地”是指东北平原肥沃的土壤;黄土高原的土壤是黄土地,C是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本地区典型的自然地理特征是“高寒”,该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青稞。 (3)读图可知,读图可知,A是北方地区,B是南方地区,C是青藏地区,D是西北地区。D地区深居内陆,降水较少,气候干旱,所以该地区自然环境的突出特点是干旱。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本地区典型的自然地理特征是“高寒”。 (4)读图可知,图b所示区域是京津唐工业基地,该区域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有煤、铁、石油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科技力量雄厚、工业历史悠久。 (5)读图C可以看出,工厂上空浓烟滚滚,这种大量燃烧煤、铁矿造成的,这种不合理生产方式带来的环境问题是大气污染,解决该问题的措施是植树造林、尽量减少煤和石油的燃烧、积极探索新能源来代替煤和石油的燃烧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我国冬、夏季风影响区域示意图,回答问题。

(1)我国季风的名称是:①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2)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主要是根据______(冬季风、夏季风)的影响范围划定的,如图中城市,只受冬季风影响的是_____

(3)下图中反映出的气候特征分别与上图中的什么城市较接近?

_______;乙_______;丙_______;丁_______

 

查看答案

读“我国部分地区山河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山脉ABCD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是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分水岭的是_____。(填字母),属于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是_____(填字母)。

(2)长江冲出C山脉后向东流,进入______平原;黄河冲出B山脉后向东流进入_____平原。

(3)总结图中水电站的分布规律: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如图中的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的邻国与隔海相望的国家名称: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④_____

(2)我国的内海和边缘海:⑤______、⑥______

(3)省级行政中心名称:甲______、乙_______

(4)北纬40°纬线自东向西穿过我国的____________两省。

(5)本区域内我国两大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不具有“东南多、西北少”这一分布特征的是我国的

A.人口 B.年降水量 C.河流 D.少数民族

 

查看答案

读“我国四大盆地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序号所代表的盆地与其所在省区简称排序一致的是

A.新、青、新、川 B.新、川、藏、青

C.甘、川、新、青 D.新、青、藏、川

2.关于四大盆地位置判断正确的是

A.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 B.盆地①、③都位于暖温带

C.盆地④在盆地①②③的东南方向 D.盆地②位于季风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