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和“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___...

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和“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_______山脉,流入_______海,是我国的第二长河。黄河中游流经___高原带来大量泥沙,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世界著名的“__________”。

(2)将黄河划分为上、中、下游的两个地点分别是位于内蒙古境内的A______和位于河南省境内的B______;主要支流a是______;黄河上、中、下游河段中,最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 ______ 游和 _____游。

(3)右图中的①和②称为“塞上江南”,①是_______平原;②是__________平原。

(4)长江发源地B:________山脉。长江干流上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 D:________水利枢纽。

(5)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____(上、中、下游)河段,该河流水能资源丰富,因此被称为“___________”;同时,长江干支流形成广阔的水运网通航里程占全国内河航道里程的2/3,因此,人们把长江称为“_____________”。

 

巴颜喀拉 渤 黄土 “地上河” 河口 桃花峪 汾河 上 中 河套 宁夏 唐古拉 三峡 上游 “水能宝库” “黄金水道” 【解析】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四川等11个省区,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上游和中游划分点宜昌,是我国第一长河;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四川、甘肃等9个省区,最后注入渤海,上游和中游划分点是湖口,全长5464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 (1)读图可知,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流入渤海,是我国的第二长河。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世界著名的“地上河”。 (2)将黄河划分为上、中、下游的两个地点分别是位于内蒙古境内的A河口和位于河南省境内的B桃花峪;主要支流a是汾河,主要流经山西省;黄河上、中、下游河段中,最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上游和下游的有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 (3)读图,根据位置可知,右图中的①和②称为“塞上江南”,①是河套平原;②是宁夏平原,因为黄河水灌溉,这里成为西北地区的米粮仓。 (4)读图可知,长江发源地B唐古拉山脉。长江干流上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 D三峡水利枢纽,在防洪、发电、养殖灌溉等方面有巨大的效益。 (5)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上游地区落差大,水流急,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河段,该河流水能资源丰富,因此被称为“水能宝库”;同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支流形成广阔的水运网通航里程占全国内河航道里程的2/3,因此,人们把长江称为“黄金水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下图,完成以下各题。

(1)读左图,图中阴影区域主要位于我国的_____(季风区/非季风区),图中箭头符号代指的_________(冬、夏)季风难以到达该区域,因此降水较少且多在______毫米以下,大部地区属于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2)右图中A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就干、湿状况而言,其南侧多为______(半湿润、湿润)区。它与我国1月份_______ºC等温线、_________mm年等降水量线基本吻合。

(3)大兴安岭—________山脉—______山—雪峰山一线是我国地势第二级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查看答案

读“中国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山脉是____,山脉以南的地形区是________,北侧的地形区是 _________

(2)图中B地区是_______,甲地区是______(填地形区名称)。

(3)图中具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景观特色的是______处(填字母)的__________(填地形区名称)。 

(4)我国的内海是图中①________,②____________

(5)图中字母C表示__________山脉,北京奥运圣火曾传递到其主峰_____________峰,其海拔高度__________米。

(6)图中数字③所代表的河流是___________,发源于__________高原,自西相东注入________海,由此判断我国地势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反映我国气候特点是(    )

A.气候复杂多样 B.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C.季风气候显著 D.海洋性特点显著

 

查看答案

海南省的作物熟制是(  )

A.一年一熟 B.一年二熟 C.一年三熟 D.二年三熟

 

查看答案

长江黄河共同流经了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A. 青海、四川    B. 四川、云南    C. 青海、西藏    D. 西藏、云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