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30日,近千名游客从哈尔滨登上开往海南省三亚市的我国首趟“越冬专列”(下图)。不同于乘飞机,“越冬专列”主推长达8天的“慢旅行”,采用“大窗车体”,让乘客一边体验季节变换,一边沿途欣赏“窗外”大关风光。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越冬专列”途径的铁路干线有
A. 哈大、京沪线 B. 京哈、京九线 C. 京哈、京沪线 D. 哈大、京广线
2.“越冬专列”沿途从北向南可能欣赏到的景观图片的顺序为
A. ②①④③ B. ①③④② C. ②①③④ D. ①④③②
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是由于我国水资源( )
A.地区分布不均 B.季节分配不均
C.年际变化较大 D.总量逐年减少
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充分利用各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满足13亿人的温饱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示意图和该地气温、降水分布图,图中A为城市郊区,B为平原,C为海洋,D为缓坡,E为山地。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地区的耕地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当地的耕作制度是_____________。
(2)读气温、降水分布图可知,当地属于_______气候类型,这种气候特点主要是________。该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的白然条件是__________。
(3)该地区农业生产规划布局如下产业:①荔枝、柑橘种植业 ②水稻种植业 ③渔业④林业 ⑤乳畜、花卉种植业
请你将合理的产业布局(字母)填入下表空格中。
产业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布局 | ____ | 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读中国铁路干线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的家乡在连云港,他的“天山之行”沿途经过了兰州,可见他所乘的火车是沿着E_______线西行的。
(2)陈东从兰州乘火车经有“天路”之称的G_________线,到达其终点城市A___________。
(3)家住北京的李铭乘火车沿F__________线到香港游玩;一周后她又乘飞机到达了长江的入海口城市B后乘火车沿K__________线回到北京。在李铭从B城市回京的火车上,她看到了沿线的田野中有不同的景象;在B城郊区,农民们正在种植水稻,这里正是有“鱼米之乡”的___________平原;而在北京的郊区,农民们正在收割小麦。她所看到的南北方农业生产的差异性,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地形、气候)的差异造成的。
(4)铁路K线连接南北两个重要的工业基地是________、_______。
(5)当北京冰天雪地时,香港还是树林葱郁,造成两地不同最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差异。
读我国南水北调工程部分线路示意图与华北地区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4年12月12日,历时11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
材料二:华北地区耕地占全国的40%,而水资源仅占全国的6%,且降水集中于夏季,冬春降水少,春旱严重。华北地区人口众多,工农业及生活用水量大,淡水供应紧张。
(1)南水北调工程,是指把__________水系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_________、________地区。
(2)南水北调中线流经A________省、河北省行政中心B________市,最后到达_________、________等城市。
(3)读气候资料图可知,华北平原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该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当地易发生春旱,南水北调有利于缓解农业用水不足的问题。
(4)根据材料分析造成华北地区淡水供应紧张的主要白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
我国山脉纵横交织构成了大地的骨架,山脉与山脉之间镶嵌着高原、盆地和平原,共同构成祖国的大好河山。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既是我国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又是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分界线的山脉是_____________,该山脉的走向是__________。
(2)第一级阶梯内被称为“世界屋脊”的是____________高原,因海拔高,气温低,冰川广布,雪山皑皑,是我国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如:黄河、________(填大河流的名称)等均发源于此,该区域也被称为“中华水塔”。
(3)第二级阶梯内既有我国最大的_______盆地,也有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高原。
(4)第三级阶梯内地形以___________(填地形类型)为主,首都北京位于____________平原。
(5)受地势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流向是_____________,注入_________洋。
(6)我国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