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甲地景观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开阔坦荡 B.黄...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甲地景观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开阔坦荡 B.黄沙万里

C.雪峰连绵 D.千沟万壑

2.形成乙地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黄河下游水土流失严重 B.河流携带甲地泥沙在此沉积

C.黄河上游大量引水灌溉 D.我国北方沙尘暴频繁

3.针对甲地的地表现状,应采取的治理措施是

①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

③杜绝放牧,禁止发展畜牧业④整修梯田、修筑挡土坝等工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D 2.B 3.C 【解析】 1.读图可知,该景观是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呈现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特点。故选D。 2.读图可知,乙是黄河下游的“地上河”景观,主要原因是由于黄河在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在下游大量泥沙沉积河床造成的。所以根据题意选B。 3.针对甲地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我国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如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整修梯田、修筑挡土坝等工程。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最近,纪录片《航拍中国》在央视纪录片频道播出,引发观众在网上一致点赞,第四集来到了黑龙江,片头是这样介绍的:大小兴安岭携手创造了一片森林的海洋,黑龙江和众多支流一起冲击出了两大平原,成为中国最大的粮仓。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BC三座山脉分别是

A.小兴安岭大兴安岭长白山 B.小兴安岭长白山大兴岭

C.大兴安岭长白山小兴安岭 D.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

2.材料里提到的两大平原是

A.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C.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D.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3.东北三省种植面积最广的糖料作物和油料作物分别是

A.甘蔗、油菜 B.甘蔗、大豆

C.甜菜、油菜 D.甜菜、大豆

4.东北平原东北部的三江平原水稻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打破了传统的“南稻北麦”格局,三江平原可以种植水稻的最主要原因是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B.雨热同期,水源充足

C.地势低平,黑土广布 D.日出最早,光照充足

5.东北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有

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②地多人少,粮食的商品率高

③机械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

④雨热同期,灌溉水源充足

A.①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我国二十四节气农事歌中说:“雨水春雨贵如油,顶凌耙耘防墒流,多积肥料多打粮,精选良种夺丰收。”

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雨水春雨贵如油”的地区主要指是

A.①②地区 B.②③地区

C.③④地区 D.①④地区

2.解决该地春季农田缺水问题的正确做法是

A.种植喜水作物 B.种植耐旱作物

C.使用有机肥料 D.推广大棚种植

3.②地常见的农作物有

A.小麦、玉米 B.甘蔗、玉米

C.水稻、大豆 D.水稻、油菜

 

查看答案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是一月0ºC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B.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C.亚热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 D.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2.下列几组数字,有可能为正常年份甲地1月平均气温的是

A.—4℃ B.5℃

C.8℃ D.16℃

3.下列几组数字,有可能为乙地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的是

A.260mm B.420mm

C.680mm D.890mm

 

查看答案

图甲是“我国局部地区图”,图乙是“某地作物种植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甲中穿过秦岭的年等降水量线是

A.50mm线 B.200mm线 C.400mm线 D.800mm线

2.图乙所示的耕地类型为水田,一般出现在湿润区,可能是图甲中的

A.①地区 B.②地区 C.③地区 D.④地区

3.图中③地区的耕作熟制最有可能为

A.一年一熟 B.一年三熟

C.两年三熟 D.两年一熟

4.图中③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查看答案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略图”及“某区域景观图”,完成下题。

1.图中景观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 B. C. D.

2.乙区域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

A.干旱 B.冷湿 C.湿热 D.高寒

3.主要位于我国季风区的区域是(  )

A.甲乙 B.丙丁 C.甲丙 D.乙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