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地理试题 >

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回答问题。 (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界线是_____...

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回答问题。

(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界线是______线。该地理界线是我国1月_____℃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界线是______mm年等降水量线。

(2)河西走廊位于四大地理分区中的________地区,由于受不到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降水较_______(多/少),属于_________(季风区/非季风区)。

(3)图中“高原之舟”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该地区的_______高原由于海拔高,被誉为“世界屋脊”。________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4)图中“沙漠之舟”主要生活在西北地区,该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远离大海,高山阻挡,因此________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秦岭-淮河 0 400 西北地区 少 非季风区 青藏地区 青藏高原 高寒 干旱 【解析】 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着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秦岭-淮河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是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是我国南北方分界线等。 (1)秦岭-淮河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800毫米年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2)河西走廊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难以受到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稀少,位于非季风区。 (3)从图可以看出,高原之舟是牦牛,是青藏地区的代表性畜种,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由于海拔高,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寒是该地区的突出特征。 (4)从图可以看出,沙漠之舟是骆驼,其特别耐饥耐渴,是沙漠地区必不可少的交通运输工具;由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从海洋上来的暖湿气流很难到达,所以该区降水稀少,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大工业基地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级阶梯,它们共同的地区优势是都靠近_______;其中京津唐工业基地还有丰富的_______

(2)图中丙工业基地的核心城市是_______。由于长江丰富的流量和较长的汛期,对沿岸地带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_______和便捷的_______运输条件。

(3) 图中丁工业基地的核心城市是_______。该工业基地侧重于_______(重工业、轻工业)发展。

(4)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的地形平原和丘陵广布,按照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该地区主要适宜发展_______ (种植业、畜牧业),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读图文,完成下列问题。

由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此倡议提出以来,大批合作项目稳步推进。2017年5月31日,中国和肯尼亚合作的“蒙内铁路”(蒙巴萨—内罗毕)正式通车。

(1)丝绸之路经过A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B地区的地形以____为主,从经济发展水平看,该地大多属于_____国家。

(2)C半岛河流稀少的原因是_______,本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_______及沿岸地区。

(3)蒙巴萨濒临的大洋D是_____,从蒙巴萨到鹿特丹最便捷的海上运输是经_______运河的航线;蒙巴铁路开通时,正处于_______

(4)我国和肯尼亚的互助合作称为_______(南北对话或南南合作)。

 

查看答案

“五一”假期,我国南方某校学生开展地理野外实践活动,实践地为图甲。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王村与李村图上距离是3厘米,其实际距离是_______米。

(2)地形部位:A是______; 李村位于王村的_______方。

(3)活动期间,地球运行在乙图中的位置是_______段,此时当地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王、李两村中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________

(4)同学们考查发现,当地耕地类型是______,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两村落选址的共同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黄土高原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A.水土流失严重 B.土地荒漠化

C.土地盐碱化 D.石漠化现象

 

查看答案

坎儿井是新疆吐鲁番的生命之泉,目前已从最多时的1780多条减少到约600条,照此预测,20年后可能消失,因此加强对坎儿井的保护已刻不容缓。坎儿井的水源主要来自()

A.河流水

B.湖泊水

C.冰雪融水

D.雨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