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国四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代表蒙古族的是( )
A.雪顿节 B.苗年 C.那达慕节 D.泼水节
我国已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某机构抽样调查显示,北京愿意生育二孩的居民为20%,而河南为58%。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北京比河南二孩生育意愿低,主要原因是( )
A.北京经济发展水平高,生活压力大
B.北京市医疗卫生条件水平高
C.河南人文化教育程度高
D.河南人口密度低
2.“全面二孩”政策对我国产生的影响有( )
A.人口数量增多,人口素质提高 B.短期内劳动力增加,社会负担减轻
C.完全解决我国人口性别比例失衡问题 D.延缓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进程
下图为我国四省区轮廓图。下列省区简称和行政中心对应正确的是( )
A.甲—黑—长春 B.乙—豫—济南 C.丙—粤—郑州 D.丁—云—昆明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究发现)
探究名称:西北地区和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及其对生产的影响
资料一:自然环境是一个地区的环境基础,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特征影响并决定了一个地区的人口、经济、交通等因素的布局。下面为西北地区地形图(图1)和东北三省地形图(图2)。
资料二:西部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为避免在西气东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破坏生态环境,工程严格规定沿线28米宽的施工区域。工程施工绝不允许超出此范围,施工中尽量避免破坏地表植被,废弃物全部回收处理,土石方全部回填,并在施工结束后恢复自然面貌。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带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并加大了西部地区治理环境的投入
探究思考:
(1)两地区主要的地形特征:西北地区地形以高原和________为主,东北三省以山地和平原为主,地形特征是________
(2)两地区河流水文特征差异显著,主要补给方式不同:①河流汛期的主要水源是________②河流夏汛的主要水源是________并请你说明理由。
(3)农业的发展受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西北地区的农业以________为主,东北省的农业以________为主,导致两地农业生产差异的主导自然因素是________
(4)写出西北地区发展石油化工工业最有利的自然条件。该地区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采取了一些措施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请你根据资料二对采取的措施进行归纳。
(5)分析西北地区灌溉农业区发展农业的条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地理实践
实践名称:模拟台湾行
实践资料:中国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的诗《乡愁》曾让无数中国人落泪,诗中表达了其怀乡思国之情。梦梦在阅读了《乡愁》之后,也萌生了到祖国的宝岛台湾去欣赏那里秀丽风景、领略那里风土人情的想法,她决定自己先收集台湾的素材,网上先拟一次台湾行。下面为台湾省交通示意图(图1)和台湾省气候、农产品分布图(图2)。
(1)“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中提到的海峡指的是图1中A_______与台湾省隔海相望的是图1中B_________省
(2)《乡愁》表达了作者的一份情怀,并在祖国大陆引起强烈共鸣,这说明( )
①海峡风浪滔天,行船困难 ②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③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 ④尽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祖国与台湾人民的共同愿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读图1,说出台湾全岛交通线的布局特点,并分析影响其布局的因素。
(4)梦梦在模拟旅行过程中,认真查看了图2,她发现台湾岛上有两种气候类型,请你帮他写出来。梦梦还发现这两种气候类型的分界线是向南凸出的,请你运用所地理知识帮助她解释这个问题。
(5)根据图2,梦梦在环岛模拟旅行中发现,与东部、中部地区相比较,台湾岛西部地区的种植业_______ (填“发达”或“不发达”)、人口_______ (稠密或“稀少”),请分析影响其分布的主要自然原因(任答一点即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研究性学习)
课题名称:长江三角州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区域
课题资料
资料一:港珠澳大桥(图1)作为中国珠江三角洲区域内的重大项目,它的完成给珠江三角洲区域注入新的活力,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港珠澳大桥的建立,是基于满足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而建成的。它的建立,加强了香港与祖国内地经济的联系,促成区域一体化建设,提升区域的竞争力,也进一步强化了香港的经济地位。
资料二: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材料三:珠江三角洲区域位置和范围示意图(图2)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位置和范围示意图(图3)。
课题思考
(1)图2中的A铁路线是___________,铁路线直通B__________特别行政区。
(2)说一说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后,可能产生的重大影响。
(3)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长江对该地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沟通作用同时也做出了重要贡献。请你归纳河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4)根据资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