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结合下列图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 48 b...

结合下列图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6ec8aac122bd4f6e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   48    b  49   

(2)上述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某些气体:

①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50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

               51        ,所选发生装置中还缺少          52  。

②若B中装有石灰石和稀盐酸,则该装置可用于制取  53  气体,收集该气体可选用 54 装置,检验该气体是否收满的方法是  55 

 

48    试管    49. 集气瓶   50.  A51. 2KMnO4K2MnO4+MnO2+O2↑(2分)52一团棉花 53. 二氧化碳(或CO2)  54.  D55. 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校同学以“比较锰、铁、铜3种金属的活动性”为课题进行探究。

提供的药品:铁片、铜片、锰片、稀盐酸、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锰溶液。

【做出猜想】他们考虑到铁的活动性比铜强,对3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锰>铁>铜;

猜想二:铁>铜>锰;

猜想三:                                 

【设计实验】为了验证猜想成立,同学们分成三组,分别针对一种猜想设计实验方案。

(1)第一组验证猜想一。实验方案是将锰片、铁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2)第二组验证猜想二。实验方案是将锰片放入         中,观察现象。

(3)第三组验证猜想三。实验方案是(只用两个实验):

                                                                        

【实验及结论】各组通过实验和交流,确认猜想一是正确的。第一组同学的实验现象

是:                                                                    

【拓展研究】随后同学们对探究金属活动性的方案涉及作了进一步研究。

为了验证甲、乙、丙、丁4种金属的活动性依次减弱,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①把甲放入乙的盐溶液中;②把乙放入丙的盐溶液中;③把乙放入丁的盐溶液中;④把丁放入丙的盐溶液中。你认为哪个实验没有必要做?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请你和小明一起进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

(1)选择药品。小明对三组药品进行了研究,实验记录如下:

 

组别

药品

实验现象

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适中

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

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并逐渐停止

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很快

 

制取收集的角度分析,一般选择第①组药品,该组药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不选择第③组药品的原因是                                                     

(2)选择装置。通过对制取氧气装置的分析,他选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你认为他选择的依据是                                                            

(3)制取气体。将药品装入所选装置制取气体,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验满方法是                                                                。

(4)气体检验。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因此他确定该气体是二氧化碳。他的检验方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13分)为确定木炭还原氧化铜后的固体成份,请你与兴趣小组的同学完成以下探究

【对固体猜想】

猜想I:全部是金属铜;            猜想Ⅱ:除铜外,还含有氧化铜;

猜想Ⅲ:除铜外,还含有木炭;      猜想Ⅳ:除铜外,还含有氧化铜、         

【进行实验】实验流程见下图:

 

6ec8aac122bd4f6e

 

【问题与讨论】

(1)步骤②包括溶解、        两步操作,它们共同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          

(2)C的化学式为         ,D的化学式为         ,由此推出固体B中含有          (写化学式),步骤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结合(2)的结论推断:如果溶液A显蓝色,则溶液A的溶质的化学式为          ,说明样品中含有             ,则证明猜想              成立;如果溶液A无色,则证明猜想               成立。

 

查看答案

(14分)下列图( I )是部分常用化学仪器或装置,图(Ⅱ)是部分“微型”化学仪器或装置(用“微型”仪器做实验,其试剂用量和废物排放量是通常用量的l/10或更少,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对比图(I)图(Ⅱ)回答以下问题:

 

6ec8aac122bd4f6e

 

(1) 图( I )中A、B的名称分别是                             ;若用D装置除去O2 中的水蒸气,则D中应装入的液体是          ,气体应从       口通入(填字母)。

(2)用图(Ⅱ)中的“微型”仪器做实验,固体只需极少量、液体用量也很少(或只需1~2小滴),相对用图(I)仪器做实验的优点是                  (填序号):

①节约药品用量           ②能完全消除实验污染

③方便个人或家庭实验     ④若需加热也能节约燃料

(3)图( I )中的C装置的作用相当于图(II)中的装置               (填字母),它们在实验操作上的共同优点是通过控制                      来控制反应速度。

(4)图( I )中的C装置和图(II)中的“多用途U型管”(是在U型管中套人一个底部有小孔的具支试管)都可用做“固一液”反应制取气体。若在反应进行中分别将两装置的橡胶管中部夹上铁夹,可能出现的现象是:C装置                                     

“多用途U型管”                                                         

 

查看答案

(5分)为测定某碳素钢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粉未于质量为51.8克的烧杯中,然后逐步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当加入80g稀硫酸时反应恰好完全,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的关系如右图。

 

6ec8aac122bd4f6e

 

试通过计完成下列填空:(不能整除时,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该实验取用的样品质量为:__;

(2)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__;

(3)小王不慎在反应结束后,向烧杯中多加了20g稀硫酸,此时,溶液中亚铁离子在溶液总质量中的质量分数为:  ▲   ,若在上图中补绘此过程中稀硫酸的质量与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的关系图,所得线段的终点位于线段AB延长线的__(填:上方、下方或线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