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
A.打开盛装浓氨水的瓶塞,会闻到刺激性气味——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气体压缩体积变小——分子之间有间隔
C.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现象——分子的大小可以随温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D.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
食品卫生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是 ( )
A.用工业酒精勾兑饮用酒
B.用甲醛浸泡海产品保鲜
C.用工业盐腌制蔬菜
D.用小苏打焙制糕点
对以下实验的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点燃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D.在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黄色沉淀
物质的下列用途,利用了该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 )
A.用氦气作焊接保护气 B.用稀盐酸除水垢
C.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D.用干冰人工降雨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洁净的空气 B.液态氧 C.不锈钢 D.医用酒精
电解水实验可以确定水的组成.甲、乙、丙三位同学对电解水后液体的酸碱性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电解水后的液体一定呈中性吗?
【查阅资料】
图Ⅰ所示装置可用于电解水实验;硫酸钠可增强水的导电性,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讨论】
三位同学分别向U形管中加入含有酚酞的硫酸钠溶液,接通直流电,观察现象,电解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
(1)实验中发现试管①电极附近的溶液迅速变红,管②电极附近的溶液任为无色,乙同学用pH试纸测定管②电极附近的溶液,pH小于7.说明试管①电极附近的溶液呈 性,管②附近的溶液呈 _________(选填“酸”、“碱”或“中”)性.
(2)甲同学将实验后U形管中的溶液按图Ⅱ所示倒入烧杯中,发现红色立刻消失.乙同学、丙同学将试验后U形管中的溶液按图Ⅲ所示分别倒入烧杯中,发现红色不完全消失.经讨论与分析,乙、丙同学的试验中溶液的红色不消失,原因可能是酸 .
(3)甲、乙、丙同学分别用蒸馏水洗涤U形管、碳棒等,再将洗涤液倒入自己实验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甲同学的溶液仍为无色.
乙同学的溶液中红色仍不消失.
丙同学的溶液中红色 .
(4)甲、乙、丙同学分析了实验现象,为确证溶液的酸碱性,又进行下列实验:
甲同学用 来测定溶液,原因是 .
乙同学向溶液中滴加 ,使溶液中红色刚好褪去.因为造成(3)中溶液的红色仍不消失的原因是 .
【解释与结论】
用硫酸钠增强水的导电性时,点解后溶液混合均匀,呈中性.
【交流与反思】
甲同学取55g质量分数为2%的硫酸钠溶液进行电解,消耗了5g水后,则电解后硫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甲同学的老师上课时用NaOH增强水的导电性,点解后溶液的碱性 .
乙同学的老师上课时用H2SO4增强水的导电性,点解后溶液的酸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