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一定的特点或规律对物质进行分类,给化学学习与研究带来很大的方便。下列各组物质中,符合“氧化物—酸—碱—盐” 顺序排列的是( )
A.HClO HCl Mg(OH)2 MgCl2
B.CO2 H2CO3 CaCO3 K2CO3
C.H2O HNO3 NH3·H2O NaHCO3
D.SO3 NaHSO4 NaOH Na2SO4
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牛奶 B.可乐饮料 C.蒸馏水 D.洁净的空气
下图所示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玻璃片上凝结水气 |
B.蜡烛燃烧 |
C.干冰升华 |
D.灯泡发光 |
(6分)在高效复习课堂中,同学们利用“硫酸、硝酸钡、氢氧化钠、碳酸钾” 四种物质的溶液对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再探究。
【知识回放】
通过判断上述四种溶液两两之间能否发生反应,我能写出其中符合下列条件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⑴一个中和反应 ;
⑵一个有沉淀生成的反应 。
【挖掘实质】
⑴图38-1是HCl和NaOH在水中解离出离子的示意图,小丽发现HCl在水中会解离出H+和Cl-,NaOH在水中会解离出Na+和OH-,以此类推硝酸钡在水中会解离出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⑵图38-2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该化学反应的实质可以表示为
H+ + OH- = H2O
我也能用同样的方式表示上述四种溶液两两之间发生反应时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的实质 。
【实践运用】
⑴通过上述探究发现,在溶液中H+和OH-不能大量共存,我还发现在溶液中
(填离子符号,下同)也不能大量共存。
⑵利用上述四种物质的溶液完成实验后,将所得物质混合并过滤,得到一种无色溶液。经测定,该溶液显酸性。则在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
39. 【题文】(4分)家庭食用面碱(主要成分为Na2CO3)中往往混有少量NaCl。李童同学为测定食用面碱中碳酸钠的含量,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称取面碱样品3.4g于烧杯中,加入20mL水,搅拌至样品全部溶解;
②向其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至不再生成沉淀为止;
③过滤并将所得沉淀干燥后,称得质量为3.0g(不考虑操作中的质量损失)。
请计算:食用面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
(5分)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同学想证明:稀H2SO4与NaOH溶液混合后,虽然仍为无色溶液,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
①方案一:测定稀H2SO4与NaOH溶液混合前后的pH(20℃)。
测定某NaOH溶液的pH,pH ______7(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该NaOH溶液中,混合均匀后测定其pH,pH 小于7。
结论:稀H2SO4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_______过量。
②方案二: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图示实验步骤,概括方案要点)
结论:稀H2SO4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③为了进一步获取稀H2SO4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的证据,依据中和反应是___________(选填“放热”、“吸热”或“无热量变化”)的反应,采用同温下的稀H2SO4与NaOH溶液进行实验,整个实验中至少需要测定溶液温度_______次。
(4分)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1) ℃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2)40℃时,若将40g乙(不含结晶水)放入16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该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40℃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20℃,析出晶体(均不含结晶水)的质量关系是:
m(甲) m(乙) (填“﹥”、“﹦”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