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连线两端的物质在通常情况下可以相互反应.下列四组选项中,符合该图要求的是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A |
CO2 |
NaOH溶液 |
稀盐酸溶液 |
Ca(OH)2溶液 |
CuCl2溶液 |
Fe |
B |
CuO |
稀盐酸溶液 |
Fe |
稀硫酸溶液 |
Na2CO3溶液 |
Ca(OH)2溶液 |
C |
Fe |
稀硫酸溶液 |
BaCl2溶液 |
Cu(NO3) 2溶液 |
Ca(OH)2溶液 |
Na2CO3溶液 |
D |
Zn |
稀盐酸溶液 |
CaCO3 |
CuSO4溶液 |
NaOH溶液 |
FeCl3溶液 |
如图所示,一木块漂浮于X中,向X中缓缓加入(或通入)少量物质Y后最终木块上浮,则X与Y可能是(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A.②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小明同学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研究中和反应时,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为 了确认滴加的盐酸是否已经过量,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某种试剂进行检验。下表是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其中不正确的是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通入CO2后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B.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pH小于7
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某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下图是a、b、c、d四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表是这些固体物质在特定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图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NaCl |
KCl |
NH4Cl |
KNO3 |
10℃ |
35.8g |
31.0g |
33.3g |
20.9g |
60℃ |
37.3g |
45.5g |
55.2g |
110.0g |
A.图中a曲线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
B.b的溶解度小于a的溶解度
C.要从a与d的混合物中得到a,通常采用蒸发结晶
D.KCl的不饱和溶液由60℃降温至10℃时变成饱和溶液